搜索到922篇“ 时间银行“的相关文章
-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探索
- 2025年
-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逐年增长,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应对多元化养老需求时已显得捉襟见肘。本文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徐新方雨晨
- 关键词:时间银行人口老龄化
- 农村“时间银行”养老的适切性逻辑与掣肘突破
- 2025年
- 乡村振兴背景下,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至关重要。“时间银行”养老作为一种适宜于在农村地区推广的互助养老模式,其适切性逻辑从共同生产、社会交换与社会支持等理论层面均可得到验证。然而现阶段“时间银行”养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角色缺位、激励性匮乏、规模不足等。其原因在于共同生产协力架构缺失,公益与市场逻辑龃龉以及外部资源调配制度缺漏。可将增强协力性作为伊始,通过揉合公益与市场逻辑、畅通外部资源调配渠道、构建数字化通兑机制等措施推动“时间银行”养老的发展与完善,进而为农村养老提供新方案、新选择。
- 徐智华王旭
- 关键词:社会交换
- 烟台市居民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调查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调查烟台市居民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接受程度和参与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该模式和制定更好的养老政策提供依据。采用配额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覆盖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的居民,收集他们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认知、态度及参与意愿。结果显示,大多数公众对该模式缺乏了解,尽管在一些地区已开展试点,但由于宣传不足,公众认知度较低。然而,在了解模式运作方式及潜在好处后,许多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认为通过志愿服务不仅能回馈社会,还能为未来养老提供保障。结论表明,烟台市居民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接受度较低,参与意愿较弱,亟需完善相关政策以推动其有序发展。该模式作为创新养老方式,具备较大潜力,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 郭欣颖于香宁商艳潘佳妮张中文
- 关键词:时间银行养老参与意愿
- 构建中国式“时间银行”养老新业态的价值和实施策略
- 2025年
- 文章深入研究分析了构建中国式“时间银行”养老新业态的价值与实施策略。起源于西方的“时间银行”理念,通过储存年轻时提供的服务时间换取未来养老服务,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该模式能缓解供需矛盾、降低养老成本、提升社会参与度,彰显平等与尊严,推动社会互助和志愿服务发展。文章提出建立统一管理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索多元资金来源及强化宣传等措施,推动养老服务创新与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文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式“时间银行”养老新业态的认识,更为我国养老服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安益强李之文蔡卿卿赵世鸿
- 关键词:时间银行中国式养老新业态
- “时间银行”的实然困境、应然样态与永续策略——基于台湾地区实践之启示
- 2025年
- 为解决公共福利供给面临的照护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我国台湾地区引入了“时间银行”互助照护机制,展示了时间银行在华人社会本土化的丰富经验。但是,在传统的福利供给模式下,时间银行只能被定位为志愿服务,导致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都未能发挥各自优势,限制了时间银行开发照护人力资源的潜力。借鉴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将社会组织提供的照护服务视为公共福利供给,将时间银行互助照护机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解决当前困境。具体而言,应由国家立法明确时间银行性质及运作规则,同时,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发展时间银行,结合公共部门的行政资源、公信力优势和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志愿服务经验、筹资优势,方可促进时间银行永续发展。
- 王铀镱
- 关键词:时间银行PPP模式
- “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国内外现状分析
- 2025年
-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人,占比21.1%。传统养老服务体系面临重压,急需创新并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解决当下服务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时间银行”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型互助服务模式,提倡“今天我为别人做事,明天我享受别人做的事”,将储蓄和激励机制引入养老服务中,有效扩大社会参与面,汇聚志愿服务力量,缓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目前,“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政策完善、社会参与度提升及服务体系优化,有望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助力应对老龄化挑战,构建和谐社会。
- 闫芳牛凯
-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参与度志愿服务
- “时间银行”,一座省会城市的养老自救
- 2025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年龄层的人参与进来,开始思考“老去之后”。江苏省南京市作为中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2017年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就已经超过14%。
- 马拉拉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省会城市养老
- “时间银行”,让养老变得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 2025年
- 十多年来,史秀莲(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一直在关注养老问题。有一年,她走访了很多苏北农村,发现那里除了有很多留守儿童之外,还有大量的留守老人。史秀莲想:儿童一般是家里最被关心的对象,可留守老人也会生病,会有突发情况,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他们的日常有谁可以关注到?
- 张珠容
- 关键词:留守老人独居老人苏北农村养老问题
- 基于时间偏好不一致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参与意愿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从国外兴起到流入国内,以其互惠互助的理念为我国养老模式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国内已在数个城市社区试点推行时间银行,但面临着参与意愿不足等问题。文章基于时间偏好理论,针对天津市30~60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数据分析了时间偏好不一致与人们参与时间银行意愿的关系,进而为天津市有效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 黎欣怡潘嘉萍薄珂宋哲
- 关键词:时间偏好时间银行
- 我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系统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在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时间银行”为互助养老模式探索创新了思路。基于时间经济理论、第三次分配理论、共享经济学理论及系统论观点,在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目标指引下,通过分析时间银行系统运行中的制度支持(I)、资源筹集(R)、组织管理(M)、志愿互助(C)及风险保障(P)五个子系统,探索构建统一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系统(IRMCP),并在此基础上为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提出顶层设计支持、信息技术保障、风险工具创新及时间银行多功能探索的启示性建议,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一体化的“大养老”生态圈。
- 陈盛伟
- 关键词:时间银行时间经济系统论
相关作者
- 陈功

- 作品数:323被引量:3,048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 研究主题:老年人 残疾人 时间银行 人口老龄化 影响因素
- 曹海军

- 作品数:116被引量:1,75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治理 时间银行 党建 三社联动 逻辑与
- 王黎

- 作品数:46被引量:51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养老机构 老年人 时间银行 护理 护士
- 夏辛萍

- 作品数:44被引量:272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 社会工作 社会性别 大学生
- 高贵如

- 作品数:40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交易成本 农村 农民合作组织 交易效率 时间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