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6篇“ 明代中叶“的相关文章
- 从宋氏家庭移民透视明代中叶陕西军户移民现象
- 2024年
- 家族移民史是中华民族迁移史的微观基础,明代武功县宋家堡宋氏家庭移民的原因和时间的历史溯源,对透视明代中叶陕西庞大的军户移民有一叶知秋的学术价值。研究采取历史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试图还原明代中叶宋氏家庭军垦移民的历史真相,继而为了解明代陕西庞大军户的形成奠定微观基础。明代在陕西实施的军屯移民战略,可稳定国防、充实“宽乡”、减轻赋役,形成明代特殊的移民方式,使陕西成为全国军户移民最多的省份。宋氏父子两代人的血泪移民史,是明代陕西军户移民现象的缩影。
- 宋元梁
- 关键词:明代中叶
- 明代中叶倭寇问题探析被引量:1
- 2022年
- 倭寇问题贯穿了明王朝始终,但缘何在嘉靖时期最为猖獗,演变为极为严重的边患问题?原因有四:(一)朝廷厉行海禁政策,断绝对外贸易;(二)海上走私贸易猖獗,形成逐利集团;(三)朝廷内部权臣专政,一直有内廷官员庇护海上走私集团;(四)明军军备废弛,助长了倭寇嚣张气焰。倭寇作乱严重影响了江苏、浙江、福建一带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平靖倭乱有利于恢复秩序,发展生产。但平倭的过程中,明朝政府内一些具有深识远虑的官吏认识到,“海禁”既不可能阻止海上走私贸易的兴起,也无法抵御倭寇的侵犯,反而迫使沿海民众与倭寇朋比为奸,走私盛行,为害甚重。后来明廷取消“海禁”且开关通商,使得私人海上贸易合法化,“倭患”迎刃而解,百姓安居乐业。
- 李睿
- 关键词:海禁走私贸易
- 明代中叶赋役经制册籍纂修的扩展机制——财政管理技术传播之一例被引量:2
- 2021年
- 伴随着明代国家财政运作手段从实物和劳役向白银货币转移,各级政府探索出一些新的财政管理技术来应对新形势,编纂对赋役收支进行量化核算的经制册籍就是其中之一。赋役经制册籍并非出于顶层设计,而是起源于州县官府的治理实践。因此,其扩展也就主要不是依靠中央统一政令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推行,而是基层经验自下而上传导、省域内自上而下推广,与地域间横向传播的结合。本文以浙江赋役册籍编纂经验的形成与传播为例,说明嘉靖时期各地赋役经制册籍的普遍编纂,不仅是由于各地赋役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新的财政管理技术知识的扩展及其对主政者产生影响的体现。
- 申斌
- 关键词:知识传播
- 明代中叶岭南诗人黄衷研究
- 明代之时,岭南诗派在整个诗坛上声名崛起,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岭南诗人,黄衷是明代中叶岭南诗人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与当时明代诗坛上以“金陵四家”著称的朱应登、顾璘等人以文学擅名于时辈之中。黄衷著有《矩洲诗集》十卷,诗存约为124...
- 符方婉
- 关键词:诗学
- 文献传递
- 明代中叶的官方荀子形象——以《大学衍义补》中的《荀子》为中心
- 一引言战国末期的苟子(约公元前313-238,名况,亦称荀卿)是中国思想史上形象颇为复杂的重要思想家。虽然在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90)看来,荀子有功于推究儒、墨诸家之成败,但因其"性恶"说与后来在近世思想史上被奉...
- 解扬
- 关键词:明代中叶土木之变真德秀
- 文献传递
- 明代中叶浙江为御倭而建的城堡——以乐清县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明洪武末年,日本虽由北朝统一,但失败的南朝武士、政客、浪人、海盗互相勾结为倭寇,不时骚扰中国。至嘉靖朝,日本处于战国时期,王权失控,在领主支持下,倭寇更勾结中国奸商、豪主、海盗,釀成一代倭患。烧杀掳掠,生灵涂炭,幸赖戚继光等将领联合人民奋起抗御,平息倭患,而浙江人民爱国爱乡,筑城堡、练乡兵,现遗存的烽堠城堡就是实物见证。
- 陈学文
- 关键词:明代倭患抗倭城堡戚继光
- 明代中叶私家藏曲群体及其藏曲活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明代中叶以来,随着藏书事业及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私家藏曲群体逐渐壮大。私人藏曲家或出于典籍收藏,或更多源自曲学爱好,收藏了大量戏曲文献,且藏用并举,在家族姻亲传承、幕宾友人借阅传抄及群体曲学交游等藏曲活动中联系紧密,促进了戏曲文献的保存、传播与传承。
- 潘颖
- 从艺术商品化现象看明代中叶吴门艺术之变迁
- 2017年
- 明代中叶的苏州地区,一个是繁荣的商业化城市,这一时期艺术的商品化和欣赏者身份地位的转变,对当时的绘画和雕塑艺术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吴门画派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商品化的影响以及艺术家在市场化环境下的艺术行为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吴门画派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和贡献,做出客观的评价。
- 陈方达
- 关键词:艺术商品化吴门画派大众艺术
- 明代中叶的官方荀子形象——以《大学衍义补》中的《荀子》为中心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以《大学衍义补》为例,分析书中引述《荀子》的思想内容及其思想史内涵。明代中叶,官方话语对《荀子》中民本、将兵、裕民、节用等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内容,与侧重于对其思想做性质界定,且以之为外道、坏礼、性恶的明初官方话语体系相比,有了衡量标准和对思想资源取用原则上的变化。对《荀子》的新认识,来自时代与社会困境所造成的现实紧迫感。在此背景下,思想界进一步增强对思想资源实用性的追求,扩大寻求解决时代难题的资源范围。
- 解扬
- 关键词:《荀子》荀卿明代中叶
- 明代中叶吴中士人居官“毁淫祠”现象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明代中期吴中地区理学一脉始终潜伏于部分士人群体之中,使他们对民间信仰持审慎的态度,而且这些士人之间还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游网络,更有一批地域外的理学家、官员参与其间,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相互影响,互为奥援,这些都构成了当时部分吴中士人外出居官时采取毁淫祠政策的重要背景。从这一点来看,学术背景和士人网络是我们在考察明代毁淫祠问题时所不可忽略的问题。
- 王健
- 关键词:明代中叶士人
相关作者
- 马重奇

- 作品数:95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音系 闽南方言 字典 方言 音系研究
- 解扬

- 作品数:41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明代 明史研究 明史 乡约 功课
- 王育济

- 作品数:37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宋太祖 周世宗 数字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宋代
- 李双龙

- 作品数:30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喀什师范学院教育系
- 研究主题:泰州学派 教化 行道 良知 儒学
- 李刚

- 作品数:94被引量:34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
- 研究主题:明清 山陕会馆 明清时期 会馆 工商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