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0篇“ 明代社会“的相关文章
“双向转型”视野下的明代社会结构变迁
2024年
“双向转型”这一概念,源于21世纪初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晚明社会变迁研究”,当时研究的定位,是对晚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现象与社会结构重大变化进行探讨。除了撰写绪论,笔者以“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为题,进行了研究视角的全面转换,探讨前贤未涉及的白银货币化过程,认为晚明社会与两个划时代意义的开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和世界一体化或全球化的开端)相联系。
万明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结构变迁晚明社会
明代社会文化影响下的牙雕形象塑造
2024年
明代牙雕作为一门精湛的手工技艺,深植于这一时期的文化与历史发展之中。文章通过对明代社会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牙雕艺术在明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探讨了明代牙雕形象的创作技艺、意义以及社会价值。研究发现,明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影响使得牙雕形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趣味,又体现了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此外,牙雕艺术的发展与传播也促进了明代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后世的艺术发展与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资源。
杨涛胡秀峰
关键词:牙雕社会文化
史学视野下“生活质量”的研究典范——评陈宝良《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2024年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从学术的角度研究生活质量,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应,更是学术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以“生活质量”为主题的学术专著或通俗作品,多从社会学、医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角度,介绍生活质量的内涵与价值,构建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某一事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或某一群体的生活质量状况。由于关乎生活质量的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统计和调查采访,史学的相关研究一度缺席。
杨春君
关键词:学术专著数据统计史学视野
社会学视角下明代社会环境对家具工匠制造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晚明的社会环境复杂且多变,但传统家具在此时取得了辉煌成绩。用社会环境-行为人-物质载体相连接的新视角,对明式家具制造主体即工匠群体给予更多关注。以工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明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工匠的影响,提出明代政治制度演变、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的转变是成就明式家具的潜在原因。通过对历史文集、文志和史料记载的梳理,得出社会环境的发展促进了工匠群体的人生解放、社会地位的提升和思想文化的提高,显著调动了工匠群体的创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明式家具的形成。结果表明,在晚明社会环境下,环境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工匠群体,间接影响了客观载体家具制造的呈现。
刘玥珣袁进东梅子吟
关键词:社会环境明式家具工匠社会学
明代社会文士之尚武精神
2023年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倡导文人习武,在科举、学校教育中推行文武并重政策,推动了明初文人习武之风。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内忧外患,武备废弛,使得一些文人大行谈兵论剑之风,甚至有些文人热心结交民间武术家、投笔从戎,以身躬行进行武术活动,推动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的尚武之风。明末清初的东南遗民文士中,身怀反清复明之志而习武,亦促进了社会文士习武之风。
谢雨钊李吉远
关键词:明代社会尚武精神
苏木贸易与明代社会生活
苏木,最早于西晋从异域传入中国,因其药用价值和染料价值得到广泛的应用。至明,在对外政策和海外形式的影响下,苏木逐渐成为东亚海域贸易中一项大宗商品。但关于明代苏木的相关研究却涉及甚少。苏木作为外来香药其中一种,最早是什么时...
常丹静
关键词:对外贸易史社会生活明代
“整理史料”到“重建史实”——1930年代吴晗的明代社会史研究与清华历史系改革
2023年
吴晗是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1930年代初,在胡适的指点下,他立志做“整理史料”的明代学者。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他一面视保存民族文化为己任,积极参加清华大学明清档案整理工作;一面在清华师友的影响下,研究具体历史问题,超出“整理史料”的治学范围。1934年,吴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蒋廷黻对清华历史系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史学教研方向以及育人理念与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吴晗由“整理史料”转向“重建史实”,接受“综合史观”,以集团分析法研治明史,尤其偏重明代社会史研究。这对他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史观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王维佳高赐玉
关键词:明史
九州文库 徐霞客及其家族与明代社会研究
本书是以徐霞客与明代社会相结合而进行的个案研究,重在研究徐霞客及其社会关系与明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全书不仅阐述了徐霞客及《游记》的产生,选取个案考证了徐霞客的出游及其家族亲友情况,而且以《晴山堂石刻》为研究对...
陶明选
关键词:徐霞客
李卓吾的女性观与明代社会——以“出世丈夫”为线索被引量:1
2022年
在近代学术研究中,李卓吾因其思想“离经叛道”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形成了迄今仍然占主流的李卓吾解读研究的“解放史”观路径。细致地考察其女性观,可以对上述主流观点提出质疑与批判。李卓吾大加称颂学佛女性为“出世丈夫”,他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依然是传统社会所设想的“理想男性气质=自立、志向远大”,他又将“无法自立”“优柔寡断”等负面特质赋予“妇人女子”,这虽然超越了单纯以生理性别划分高下的看法,但并未改变他对“男性气质”的推崇。李卓吾所描绘的孔子形象显示,其“出世”概念指人要学道就当出游四方以求道友,然而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出游的只可能是衣食无忧的士大夫男性而已。李卓吾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主张看似超脱流俗,但其实与传统社会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的理想图式不谋而合。
陈晓杰
关键词:女性观明代社会
明代社会因素对山水画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社会环境的影响,明代山水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画派林立,画家以“以画为娱”,胸中着万物,笔下显千秋,山水画呈一片欣欣向荣之势。文章主要分析了社会因素对明代山水画的影响,并阐述了明代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随成龙陆璐
关键词:浙派吴门画派

相关作者

张兆裕
作品数:27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明代 分野 明清 天文 索隐
陈宝良
作品数:140被引量:497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研究主题:明代 士大夫 明清 生员 晚明
陈旭
作品数:4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明代 明代社会 医疗救助 瘟疫 社会救助
李双华
作品数:20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明中叶 文化意义 明代文学 明代社会 知识分子
张德信
作品数:42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明代 明王朝 崇祯帝 《明太祖实录》 科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