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08篇“ 显微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章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
2025年
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动脉瘤复发率低、手术费用低、血流重建方式成熟等优势。目前,开颅手术面临手术量下降、患者倾向微创介入治疗、部分介入手术医师缺乏开颅手术技能等诸多挑战。同时,动脉瘤显微手术尚缺乏统一规范。鉴于此,由我国神经外科及介入领域专家组成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治疗策略、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麻醉管理、开颅夹闭治疗、血流重建治疗、复合手术应用、并发症处理及预后、护理与康复等问题进行反复讨论,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征集专家建议,形成10个方面共62条共识推荐意见,为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且切实可行的临床指导方案。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毛颖张鸿祺曹勇杭春华郎黎薇李培良林元相刘佩玺刘翼罗猛强倪伟全凯孙浩耕徐燕朱巍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显微手术治疗德尔菲法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39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颅脑MRI分型,囊壁结节型19例,囊实型12例,实体型8例,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结果39例患者肿瘤全切,术后脑脊液漏2例,脑积水2例经脑室外引流恢复;31例术后头痛、眩晕、呕吐症状明显好转,8例症状有所改善,未出现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1 a,未见复发。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症状以小脑平衡功能障碍及眩晕、呕吐为主,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针对不同类型血管母细胞瘤采取不同手术策略。实体性肿瘤手术难度大,对大型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术前栓塞有助于手术全切。
桂超尹玉婷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小脑显微手术介入栓塞完整切除
经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下经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在全麻下实施显微手术操作,试验组行经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参考组行脑回皮质入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炎症介质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参考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参考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 S)评分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肽(NPY)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能够减轻手术创伤,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和生活质量。
华显柯韩清清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
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效果及预后随访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手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患者92例,其中48例采用传统显微手术(对照组),44例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联合组),对比两组肿瘤切除率、手术前后脊髓功能、临床症状改善及3年随访情况。结果肿瘤完全切除率联合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疼痛发生率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6月感觉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3月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脊髓功能McCormick分级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月联合组患者脊髓McCormick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年肿瘤复发率,联合组6.82%,对照组12.5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手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更有利于减轻手术引起的脊髓损伤,促进术后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及脊髓功能恢复,但是对患者的远期预后影响不大。
刘龙奇史良王科大苏亦兵
关键词:脊髓髓内肿瘤显微镜手术神经电生理监测预后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4年
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实际效益予以比较。方法 对60个病例行双盲分组,一组为对照组,择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另一组为观察组,落实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结果 表3-6示,观察组各项数据更能体现手术的应用优势(P<0.05)。结论 较之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更有助缩短治疗及术后康复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推广。
李文杰董介远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手术与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血肿的疗效
2024年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基底节区血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手术治疗的100例原发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50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观察组),50例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97.0±3.5)%vs.(96.1±3.6)%;P=0.19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73.36±14.41)min vs.(87.88±22.47)min;P<0.001]和术中出血量[(31.30±8.62)ml vs.(65.60±13.65)ml;P<0.001]明显减少。术前,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8.94±5.45)分]、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4.02±0.92)分]与对照组[分别为(17.64±5.60)分、(4.08±0.83)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9.92±4.51)分]和mRS评分[(2.28±1.07)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NIHSS评分[(11.92±4.84)分]和mRS评分[(2.96±0.97)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观察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自发性基底节区血肿,神经内镜手术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但是神经内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少、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
唐清明侯黎明汪棋笙李华国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基底节区血肿神经内镜手术显微手术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经侧裂显微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参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92.41±8.57)min、术后苏醒时间(6.34±1.25)h及住院时间(12.86±1.74)d,均短于参照组(124.65±12.39)min、(8.72±1.87)h、(16.25±2.38)d(P<0.05)。试验组手术造成的出血量为(80.34±6.57)mL,低于参照组的(152.85±10.84)mL(P<0.05)。试验组手术总有效率(100%)优于参照组(84.00%)(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28.00%)(P<0.05)。结论经侧裂显微手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相比于小骨窗开颅手术更显著,可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丁涛谢民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苏醒时间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和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和血清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司昊天何森王晓斌任虹宇张小广马建功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外二科收治的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抽取到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显微组,前者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后者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肿瘤全切率。结果:显微组的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54.23±15.63)mL、(406.52±13.55)mL,均少于对照组的(643.45±14.26)mL、(801.26±15.63)mL,差异显著(P<0.05),显微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53.28±12.41)min、(155.36±12.36)min,差异不显著(P>0.05);显微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显著(P<0.05);显微组中仅出现1例肌力下降,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中出现3例癫痫、1例颅内感染以及4例肌力下降,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显微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显微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术中输血量与出血量,提高肿瘤全切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刘吉东
关键词:显微手术开颅手术并发症
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该院13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内镜手术组和显微手术组,每组66例,内镜手术组行内镜手术治疗,显微手术组行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预后良好率、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显微手术组比较,内镜手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治疗后,内镜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生活质量、治疗有效率及血肿清除率均高于显微手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低于显微手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显微手术内镜手术能明显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血肿清除率,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预后更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生活活动和生活质量的恢复。
周一支刘强
关键词:内镜手术显微手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术后感染

相关作者

康德智
作品数:758被引量:1,378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治疗 癫痫 文献复习 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石松生
作品数:410被引量:786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胶质瘤 显微手术 脑膜瘤
薛洪利
作品数:223被引量:4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锁孔手术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
陈谦学
作品数:778被引量:2,246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颅内动脉瘤
魏学忠
作品数:239被引量:821H指数:15
供职机构: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