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1篇“ 显微神经外科“的相关文章
显微神经外科被引量:4
2000年
显微外科外科治疗中的一种通用的特殊技术,其特点是采用手术显微镜来协助显示及观察病变,用一整套精细的手术器械进行切、割、剪、分离、牵拉、吸引等手术操作,和用双极电凝进行小血管止血。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手术中所引起的创伤、保存有生组织的功能、缩短术后的康复期。显微外科技术的开展使外科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一步。过去难以达到的区域现在可以达到了,过去不能彻底切除的病变现在可以完全切除了。于是使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得以扩大。
史玉泉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显微外科技术
跨越巅峰 显微神经外科之父亚萨吉尔
本书是有关显微神经外科之父亚萨吉尔教授(MahmutGaziYasargil)的个人传记,记述了亚萨吉尔教授由一名土耳其年轻学子成长为全球神经外科大师的传奇经历,全景式描绘了亚萨吉尔教授的个人特质、学科贡献、手术哲学和家...
(美)拉里·罗杰斯(Larry
应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3年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下,对于伴有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病症治疗,进一步观察治疗疗效。方法 将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80例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不同分为2组,各自有40例患者参与不同形式的治疗。针对对照组则为传统措施,对于观察组则采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 在GOS评分以及在NIHSS神经功能对比中,观察组得分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中,观察组的得分结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三天的TNF-a以及IL-6指标差异对比下,观察组则均低于对照组,对比由于差异大,故视为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在对比患者术后不良事件上,观察组的发生率较低,且卡方数据存在差异。结论 针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实施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下有助于病情的康复,有助于改善关键指标和神经功能,预防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预防再出血发生率,具备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李德辉
关键词:神经介入显微神经外科再出血疗效观察
一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
本公开了一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涉及医用训练台技术领域,包括训练台板,训练台板上方设置有硅胶管A,硅胶管A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硅胶管B,训练台板的下方设置有缝合强度检测组件,缝合强度检测组件的同一竖直面上设...
张红张宇刘冬金彩云
一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
本公开了一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涉及医用训练台技术领域,包括训练台板,训练台板上方设置有硅胶管A,硅胶管A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硅胶管B,训练台板的下方设置有缝合强度检测组件,缝合强度检测组件的同一竖直面上设...
张红张宇刘冬金彩云
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情况分析
2022年
分析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方案,所取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本研究,将我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小,时间限制在2019.3-2021.5内,做随机规范分组处理(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将“神经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并发症、预后情况”视为观察指标并做对比。结果:(1)经对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预后展开评价,数据和对照组相比,前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预后情况好(P<0.05)。(2)经对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评价结果为4.16%,与29.16%的对照组展开比较,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居较低水平(P<0.05)。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康凯徐男男张迪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血清炎性因子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4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讨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状况、并发症、血清炎性指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040,P>0.05);术后,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652,P<0.05);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状况,观察组中等残疾率66.67%高于对照组12.50%,病死率11.11%低于对照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残疾率11.11%、植物生存率11.11%比对照组20.83%、25%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0、1.2868,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78%低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t=0.1781)、IL-6(t=0.0238)指标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3d时,观察组TNF-α(t=47.9944)、IL-6(t=28.516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采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方式,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疾病预后、控制并发症等方面效果理想,并可提升治疗疗效。
蔡金炼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神经介入显微神经外科预后
神经内镜在显微神经外科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2年
选择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MRI扫描评估,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然后在0°和30°硬性神经内镜辅助下寻找残余肿瘤,继续切除肿瘤。38例常规显微手术后,在神经内镜下发现残留肿瘤并在神经内镜下切除。全切除44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8例)、脑脊液漏(1例)和颅内血肿(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42±3)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5例(91.8%)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80分。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胆脂瘤,可提高全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
张旭田聪王万洲张路东于如同
关键词:胆脂瘤桥小脑角神经内镜随访研究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对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aSA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治疗联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aSAH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施炜城吴建阳王志伟杨荣思王逸东张少雄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预后
一种显微神经外科人体力学手臂支撑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微神经外科人体力学手臂支撑托,包括底座、伸缩杆、弹簧气囊和手臂支撑板;所述伸缩杆顶部设置有转动机构,底部设置有弹簧气囊,在伸缩杆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手臂支撑板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机构中,且手臂支...
霍军丽

相关作者

于炎冰
作品数:493被引量:1,25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 减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
张黎
作品数:478被引量:1,34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 减压术治疗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
钟东
作品数:133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 后颅窝
唐文渊
作品数:313被引量:1,049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创伤性脑损伤 颅脑损伤 脑肿瘤 脑损伤 胶质瘤
孙晓川
作品数:466被引量:1,939H指数:2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载脂蛋白E 创伤性脑损伤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