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 篇“ 普通荞麦 “的相关文章
同源四倍体荞麦 与普通 荞麦 的观赏性比较试验 2024年 荞麦 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矿物元素和生物黄酮等,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药食同源的养生杂粮,有帮助消化、软化血管、降低血糖等功效,近年来备受人们的重视和青睐。荞麦 花又称“恋人花”,植株形态优美、色彩丰富,以“红茎、绿叶,白花或红花或粉花,黑籽”,呈现极高的观赏价值,荞麦 作为多花的杂粮作物,是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重要资源。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可食可赏的荞麦 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它的产业价值,为乡村振兴增辉添彩。 黄爱斌关键词:花期 黑苦荞淀粉与普通 荞麦 淀粉理化和结构性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该文以黑苦荞全粉为原料,采用碱法和酶法提取淀粉,对黑苦荞淀粉和普通 荞麦 淀粉的理化、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的黑苦荞淀粉(black tartary buckwheat starch extracted by enzymatic method,eBTBNS)有糊化迹象,颗粒表面粗糙或不规则,淀粉结构趋于更大尺寸。eBTBNS中双螺旋得到更有效的堆积,分子排列更加有序,但相对结晶度(relative crystallinity,RC)较低(P<0.05),淀粉晶型为V型。碱浸法提取的黑苦荞淀粉(black tartary buckwheat starch extracted by alkaline leaching method,BTBNS)的糊化焓值和RC最高,分别为104.50 J/g和37.18%。BTBNS和普通 荞麦 淀粉(common buckwheat starch,CBNS)均呈现典型的A型晶体排列,淀粉以独立的颗粒存在,尺寸较小,表面较光滑。eBTBNS、BTBNS和CBNS的直/支链淀粉分布相似,它们都包含较高数量的短支链(A和B_(1)链,74.95%~75.70%)和较低数量的长支链(B_(2)和B_(3)+链,24.30%~25.04%)。2种黑苦荞淀粉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更紧密的双螺旋结构。eBTBNS中的抗性淀粉含量高,对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BTBNS和CBNS的粒径较小且分布较均匀,可能在造纸业、化妆品和包装业上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郑发英 曾姗姗 刘思曼 赵梓娴 许青莲 邢亚阁 陈剑雄 张萍关键词:普通荞麦 淀粉 普通 荞麦 种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普通 荞麦 Fagopyrum esculentum种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APK)序列的差异,研究MAPK基因序列在普通 荞麦 栽培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以普通 荞麦 的9个栽培品种和3个落花落果野生种质为材料,PCR特异性扩增获得MAPK基因的保守片段,对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差异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荞麦 MAPK基因cDNA全长为2 835 bp,开放阅读框1 827 bp,编码609个氨基酸,含有TDY的三肽模块,为植物D组MAPK蛋白。PCR扩增获得12个供试材料的MAPK序列,其单型不变位点为723个,多态位点为70个。9个栽培品种间开放阅读框(ORF)区域无序列差异,3个野生种质间ORF区域也无序列差异。栽培品种与野生品种的ORF区域序列含有8个差异位点,编码3个差异氨基酸。其中,ORF区域第13位点组氨酸(H)→酪氨酸(Y)发生置换,导致1个α-螺旋构象发生变化。【结论】普通 荞麦 MAPK基因序列高度保守,栽培驯化对ORF区域第13位点差异氨基酸的选择具有高度一致性。 梁成刚 陈晴晴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陈庆富关键词:普通荞麦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蛋白结构 普通 荞麦 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阐述国内外普通 荞麦 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普通 荞麦 的起源及其祖先种,普通 荞麦 的遗传多样性,普通 荞麦 遗传图谱构建,遗传转化的研究,普通 荞麦 的基因克隆研究,以及荞麦 的生物技术育种。 吴婕 韩丹 陈建欣关键词:普通荞麦 生物技术 山西普通 荞麦 南北比较与判别分析 2016年 为了探寻甜荞产地溯源、鉴别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以19个山西甜荞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山西南北甜荞中必需氨基酸、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的特点,采用逐步法筛选有效判别指标,构建判别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同时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中变量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山西南北甜荞必需氨基酸中的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等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锌、锰、磷和硒4种矿质元素含量亦有极显著差异,维生素E和维生素PP含量差异不显著;采用3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矿质元素含量为变量,建立的判别模型,回判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100%;模型中的重要性依次为色氨酸、硒、苏氨酸、缬氨酸和铜。必需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指标与判别分析技术相结合,可作为山西甜荞鉴别和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张强关键词:甜荞 普通 荞麦 重组自交系群体F_4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普通 荞麦 构建的包括两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F4代植株的株高、结实率、单株粒重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种子粒数、结实率、花数在双亲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IL群体各性状变异范围较大,说明其选择性也大。7个农艺性状均呈连续变异,且大多符合偏正态分布,说明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株粒重与其他农艺性状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且与单株种子粒数相关性最大;除千粒重外,所有性状均与株高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种子粒数、千粒重是影响RIL群体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株种子粒数贡献最大。 闫玉莹 张锦阁 王传蔚 陈庆富关键词:普通荞麦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普通 荞麦 籽粒灌浆过程生理生化特性初探 本试验以普通 荞麦 为材料,研究其不同部位分枝、不同花期、不同品种和经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处理后的籽粒灌浆生长过程、灌浆期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积累规律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等。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部位... 宋毓雪关键词:普通荞麦 籽粒灌浆 生理生化 淀粉积累 关键酶活性 文献传递 普通 荞麦 发芽种子的液态发酵荞麦 酒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丰甜一号普通 荞麦 种子作为试验原料,探索了普通 荞麦 种子经发芽处理后使用液态发酵法酿制荞麦 酒的工艺。结果表明,在酵母菌接种量为5%,料水比为1∶4.0(g∶mL),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8 d的最佳发酵条件下,荞麦 酒的酒精度为13.50%vol。产品呈黄棕色具有焦香味,显示出良好的品质,总黄酮含量为268.97μg/mL。 尉杰 陈庆富 郭菊卉关键词:荞麦 液态发酵 酿制工艺 低度酒 基于微卫星标记普通 荞麦 种子序列表达标签的开发 被引量:11 2014年 为丰富普通 荞麦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的序列信息,挖掘有效的 SSR 标记,基于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普通 荞麦 的种子转录谱进行测序、分析,利用 Misa 软件进行 SSR 位点扫描,采用Primer 5.0引物设计程序对其中的300个 SSR 位点设计引物,随机挑选40对引物对19个普通 荞麦 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产生20508824条高质量的短序列(read),总长度为1889111004 bp,通过拼接最终获得54947条转录本(transcript)和36133个独立基因(unigene)。在2226个独立基因中发现了2666个 SSR 位点。有20对引物(占50%)能扩增出目标产物,其中,12对有多态性,多态性信息量(PIC)范围为0.10~0.93,平均为0.57,多态性程度高。 石桃雄 黎瑞源 郭菊卉 李月 李光 陈庆富关键词:普通荞麦 转录组 种子 普通 荞麦 重组自交系(RIL)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给荞麦 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将普通 荞麦 重组自交系栽培于植物生长室内设计随机试验,研究其总分枝数、株高、单株产量、种子结实率、种子千粒重、花直径、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8个农艺性状中,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变异度,达到了87.1%;株高与分枝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产量与结实率、千粒重和种子长度、种子长度与种子宽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结实率、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千粒重和总分枝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且结实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效应最大。 郭菊卉 石桃雄 黄凯丰 陈庆富关键词:荞麦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作者
陈庆富 作品数:334 被引量:1,386 H指数:18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苦荞 荞麦 甜荞 黄酮含量 普通荞麦 郭菊卉 作品数:6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普通荞麦 重组自交系 荞麦 DNA指纹图谱 RIL 石桃雄 作品数:69 被引量:334 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苦荞 荞麦 重组自交系 黄酮含量 重组自交系群体 张以忠 作品数:36 被引量:331 H指数:8 供职机构:毕节学院 研究主题:甜荞 苦荞 荞麦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荞麦属 李月 作品数:13 被引量:101 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苦荞 黄酮含量 生态因子 农艺性状 普通荞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