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7篇“ 景观应用“的相关文章
福州市城市公园竹景观应用研究
2025年
竹特殊的气质、优美的姿态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情趣和道德意识,也因生长迅速、种类丰富及适应强等特点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环境建设的重要元素。本研究采用线样法对福州市44个城市公园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探究福州城市公园中竹类植物应用及竹景观营造特征,为城市公园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44处城市公园竹类植物应用共计12属38种(含种、变种、变型和品种),其中簕竹属、刚竹属和牡竹属的竹种使用频率较高,分别为15种、8种和2种。竹种应用中红哺鸡竹、淡竹和麻竹使用频率较高。不同类型竹景观中竹与植物、竹与设施小品组景的竹种类应用占比超过70%;其次为竹与建筑、竹与铺装地面组景,竹种应用占比分别为63%和55%;竹与地形、竹与水组景竹种类应用最少,占比分别为45%和32%;各类型竹景观中单一竹种应用频次占比均低于30%。福州市城市公园竹景观数量分布整体呈现城市中心高、四周低的特点,竹景观应用集中在传统中式园林风格和2000年左右建设且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内。竹景观应用中竹与植物组景154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竹与建筑组景140处、竹与设施小品组景109处、竹与铺装地面组景103处,最少的为竹与地形组景46处、竹与水体组景42处。竹与植物、建筑组景都分布于34处公园,分布最广;其次为竹与设施小品、竹与铺装地面组景,分布于32处和27处公园中;最少的为竹与地形、竹与水体组景,分别位于16处和11处公园中。除茶亭公园和于山风景名胜公园外,福州市城市公园内竹景观整体分布密度较低,竹景观节点分散。福州市城市公园竹类植物应用和竹景观的营造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未来城市公园建设中,应加强系统性的规划,增加观赏竹类植物的多样性,并根据公园特征做到有所侧重,综合提升城市公园的环境质量
黄美云郑素姬邓智文张迎辉陈凌艳何天友郑郁善
关键词:竹资源景观营造城市公园
沧州市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选择与景观应用
2025年
科学选择适宜的乔灌木植物并巧妙布置于园林景观中,可提升城市绿化系统的美学性和多样性,增强其生态服务功能。为给河北省沧州市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分析沧州市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的选择原则与具体配置方案,重点探讨乔灌木在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化等方面的景观应用策略。
金蒙蒙吴丹
关键词: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选择景观应用
显隐之美 古今之智——传统雨洪管理体系韧性特征提炼与现代水环境景观应用
2025年
传统雨洪管理体系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和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是应对人文与自然资源的统筹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其包含乡村环境低技术、低成本、低维护的特点,体现传统生态智慧。以我国北方寒冷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具有地域适宜性的雨洪韧性系统,挖掘“显性”画卷后“隐性”的雨洪管理韧性特征,提炼传统雨洪管理体系的韧性特征,探讨雨洪韧性视角下的水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并付诸示范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翟立鹤
关键词:生态智慧雨洪管理
阿拉伯婆婆纳观赏特性与景观应用研究初探——以周口市为例
2025年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野生阿拉伯婆婆纳在周口市生长期长、病虫害少、对环境适应性强,为该区域优势野生地被植物之一,且生长期在秋冬春三季,早春深蓝色的小花花开不断,可弥补冬季地被植物枯死失绿的景观缺陷,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张蕊王震麦尧博孙玲凌高巨
关键词:观赏特性地被植物
鸢尾繁殖培育技术与园林景观应用
2025年
鸢尾以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花型,成为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观赏花卉。系统介绍了鸢尾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总结了鸢尾繁殖培养技术与园林景观应用,以供参考。
时坤刘兵吴珊尹梦玲时乾
关键词:鸢尾栽培技术园林应用
意大利VASA历史乡村景观环境完整性评估方法之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应用探究
2024年
从2012年开始,意大利政府制定并实施了《适用于历史乡村景观登记的国家标准》,创建了《国家历史乡村景观目录》,将历史村落及其环境的保护落实于国家层面的保护体系之中,并提出VASA历史环境评估分析法,以实现乡村景观完整性评估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在回顾传统聚落历史环境整体保护相关理论与思潮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传统聚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有关遗产完整性评价的指标缺乏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因而提出引入VASA方法以优化我国相关评价认定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论述了VASA方法在我国传统聚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中应用的适宜性。
李焜薛诗睿
浅析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韧性景观应用——以福安·世茂云颂大区景观设计为例
2024年
以韧性景观为理论基础,将其应用于居住区景观项目——世贸云颂。介绍了项目整体概况,提出了总体设计理念,细述了三大礼序模块与五大必选模块的标准化景观设计。通过阐述主题景观空间与绿化设计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展现了韧性景观的多功能性、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吴美锦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
基于CAC理论的景观应用行为研究——以大学生使用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行为因素为例
2024年
为了系统地分析虚拟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意向,以认知-情感-意向(CAC)理论为基础,聚焦大学生群体,发现影响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行为的关键因素,以探讨此类应用程序的使用对大学生行为意向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308名大学生的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统计,重点考察了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的3个技术特性:准确性、沉浸特性、便捷性和个人观景行为两方面的需求:纪念保存、社交互动。研究结果发现,景观展示类程序不仅是空间的再现工具,更是情感和记忆的存储载体;景观展示类程序的应用引发了“间接”的观景行为,增加了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依恋行为,增强了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的使用意愿和人与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互动的强度。
沈极丰黄光辉
关键词:虚拟景观大学生
探索景观应用新格局——南宁植物园(青秀山)叶子花园特色景观
2024年
南宁植物园(青秀山)叶子花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的青秀山风景区东区。该园建于2019年,占地面积260亩,现有叶子花街、叶子花径、叶子花谷等特色景点。
尹婷辉
关键词:景观应用叶子花特色景观植物园
基于传统园林人文精神的现代植物景观应用设计研究
2024年
基于传统园林人文精神的现代植物景观应用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创新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传统园林人文精神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传承与发扬传统园林的深厚底蕴。通过科学审视传统园林文化,提取精华,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表达,提出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策略。现代设计师应深入理解传统园林的精神内涵,而非仅模仿形式,以创造宜居且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与传承,构建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适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结合项目实例探讨了传统园林人文精神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通过融入山水格局、禅意哲学、地形变化、自然元素和人文精神,强调人性化与和谐共生,创造富含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现代景观空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展现了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创新发展。
郭英
关键词:景观设计

相关作者

张明忠
作品数:85被引量:229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干热河谷 麻疯树 金沙江干热河谷 元谋干热河谷 柱花草
张映翠
作品数:47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
研究主题:金沙江干热河谷 烤烟 干热河谷 元谋干热河谷 元谋干热河谷区
李章汀
作品数:42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香石竹 橄榄油 东方百合 栽培基质 基质
张秦英
作品数:55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梅花 声景观 园林植物 植物配置 西瓜
朱红业
作品数:160被引量:402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干热河谷 金沙江干热河谷 元谋干热河谷 栽培方法 氮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