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12篇“ 景观生态“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雨水利用的景观生态花草种植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景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雨水利用的景观生态花草种植架,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端设置有漏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改良后的花草种植架,通过漏斗、密封塞和集水...
- 彭天彩
- 景观生态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2025年
-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系统的生态学科,通过生态格局分析、景观连通性分析、生态过程模型和多尺度评价等方法,能够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连通性及承载能力,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展及水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环评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有助于揭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优化生态保护措施。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复杂,景观生态学在环评中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强其技术性与操作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支持。
- 唐疆蜀张帆金学飞
-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环评
- 植物选择对公园景观生态适应性的影响
- 2025年
- 分析了植物挑选在公园景观生态适应能力中所起的关键角色以及它的作用原理。经过深入探讨植物选取与景观规划、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的有序管理、空气品质的增强、土壤维护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服务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了加强生态平衡的植物筛选方案。强调了地方性质、多功能植物社群的建立和具体应用案例的关键性。这些战略方针为增强公园环境生态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 胡定伟
- 关键词:植物选择公园景观生态适应性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服务
- 生态文明融入“景观生态学”思政教学模式改革
- 2025年
- 本文立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对“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阶梯化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一体化构建研究型课程发掘生态文明内涵、多元化实践教学践行生态文明三个方面构建该课程的思政改革模式。“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的必要性“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地理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是普通生态学更为宏观化、空间化的发展,具有综合性和宏观区域特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下,“景观生态学”以构建生态和谐为核心理念,助力“人类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方针和理念的实施,体现了“景观生态学”的科学性和时代前瞻性。景观生态学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 陈志飞王志杰
- 关键词:生态文明普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研究型课程生态和谐系统论
- 黄河三角洲城市景观生态风险测度及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黄河三角洲作为典型生态脆弱区,其景观生态风险受多重因素影响,表现尤为突出。系统认知景观风险不仅是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更是有效应对生态风险的关键。[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东营市为研究区,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胁迫度-脆弱度-韧性”的景观生态受损概率评估框架。采用ESDA和地理探测器模型,从网格尺度探究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东营市景观生态风险平均值为0.15,呈北部东部高、中偏西南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为3 175.99亿元,低于当年GDP,经济发展表现为不可持续增长,呈由北部、东部沿海向西南部逐步递减的空间格局。生态受损概率为0.43,呈北部东部高低交错、中偏西南较为均衡的空间格局。2)景观生态风险呈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47。高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东营市北部和东部沿海,占风险区面积的32.48%。3)东营市景观生态风险主要受社会经济基础和环境区位条件影响。在全市范围内,海岸线距离是主导因素,决定度为0.43;在城镇区域,人口密度为主导因素,决定度为0.38。[结论]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也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风险管理提供实证支持。
- 李建春周晓雨李慧琳王玉婷袁文华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影响因素
- 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治理
- 2025年
- [目的]针对典型西南岩溶山地特殊景观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治理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岩溶山地景观特征出发,建立目标-综合-项目-指标层的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几何平均数和InVEST模型对生态敏感性和系统服务重要性2个综合层进行评价,进而完成生态安全目标层评价并划分生态功能区,提出差异化治理措施。[结果]1)文山市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石漠化敏感性以轻度和中度敏感为主,占总面积的48.83%~59.13%,极敏感最少,占比5.92%~7.10%。2)文山市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占总面积的67.42%~80.31%,土壤保持重要性以不重要为主,占比55.30%,极重要占比仅为2.06%~5.22%。3)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整体不高,1级、2级占比仅有4.82%和16.74%,集中分布在“文山老君山自然保护区”;3级面积最多,占比高达30.43%,主要分布在得厚镇、红甸乡、秉烈乡等地区;4级、5级占比分别为13.59%、25.62%,广泛分布在秉烈乡、东山乡、追栗街镇和开化镇等地。4)将文山市生态功能分区划分为石漠化生态功能修复区、城镇生态协调建设区、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区和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提升区等4类生态功能区,并针对各区域生态问题提出4项治理措施与建议。[结论]将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有机结合综合评价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并进行分区治理,为西南岩溶山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 于中原黄义忠
-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生态安全评价生态功能分区
- 景观生态设计在城市公园规划中的生态文化共生策略研究
- 2025年
-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众多城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生态挑战。为了探索城市公园在文化与生态之间如何达到完美的均衡和融合,该研究基于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对城市公园在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生态与文化共生策略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章首先阐述了城市公园在生态恢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其次,借鉴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比如,生态系统的综合修复、资源的高效循环以及人为干预的最小化原则来突出城市公园设计中结合生态与公众需求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强调了对地域性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该研究旨在为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如何在其中融入生态与人文的深度关怀,从而为未来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 朱锦晖刘慧
- 关键词:景观生态城市公园资源循环人文关怀
- 以千峡湖小溪流域为例谈山溪性河流景观生态修复路径
- 2025年
- 山溪性河流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修复理念,结合景宁畲族自治县千峡湖小溪流域的设计实践,以景观设计视野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探索山溪性河流水陆联动的流域治理、生态友好的岸线建设、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技术,以期为山溪性生态修复式景观设计提供新路径。
- 蒋润芸杨少林
- 关键词:山溪性河流水景观水生态
-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上海市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分区识别与优化策略研究
- 2025年
- 在国土空间陆海统筹的背景下,科学评估海岸带现有生态环境,以降低因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景观生态风险、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是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方向。聚焦如何通过探究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相关性,为科学构建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安全格局提供支撑,本文以上海市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基于150 m×150 m的评价单元,定量评价研究区的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二者的局部空间关联性,以此为基础进行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景观生态风险区”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但受港口、码头建设活动和海洋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景观生态风险区”承载少量生产活动,受周边景观生态高风险地区影响,生态风险可能增加;“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景观生态风险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集,对原有自然环境改造程度高,对区域生态风险影响程度大;“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景观生态风险区”旅游业发达,游客居民活动频繁,但周围已完成或正在开展生态修复项目,生态环境良好。基于以上结果,将上海市海岸带地区划分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涵养防控区、生态风险修复区、生态潜力发展区、生态过渡区5类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为超大城市海岸带生态修复精细化分区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 干靓汪钊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海岸带
- 山水城市建构指导下的重庆两江四岸滨水景观生态审美设计探索
- 2025年
-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多功能属性的追求已成为城市设计的共识性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山水城市的概念逐渐崭露头角,为城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其城市建设不仅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展现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现代化发展成果,其中长江和嘉陵江在此交汇,形成了“两江四岸”的独特地理格局,为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审美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文章旨在探讨在山水城市建构指导下,重庆两江四岸滨水景观的生态审美设计策略与实践。
- 王韧
- 关键词:山水城市
相关作者
- 肖笃宁

- 作品数:201被引量:9,135H指数:5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景观生态学 绿洲 景观 景观指数 景观变化
- 王仰麟

- 作品数:219被引量:7,046H指数:5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景观生态学 土地利用 景观 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变化
- 傅伯杰

- 作品数:475被引量:23,404H指数:9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生态系统 黄土丘陵沟壑区 生态系统服务
- 陈利顶

- 作品数:413被引量:15,149H指数:6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
- 胡远满

- 作品数:317被引量:6,712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森林景观 岷江上游 景观 驱动力 景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