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篇“ 暖冬气候“的相关文章
暖冬气候影响下金华地区桃园蛀果类害虫危害特点及防治策略
2024年
近年来受全球温室效应影响,金华地区桃产区普遍呈现暖冬气候特点,对桃园蛀果类害虫为害行为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在对金华地区桃园蛀果类害虫连年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暖冬气候条件下蛀果类害虫种类和为害特点,并提出防治策略,以期为浙中地区桃园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吴嘉颀王轶陈辰斐王小婷沈建生孙萍朱建锡
关键词:暖冬
河北廊坊1971—2020年冷暖冬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22年
利用廊坊地区1971—2020年气温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冷暖冬事件变化特点,并探究了冬季气温变化对流感病例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廊坊地区近50年的冬季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随时间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但增长速率有所有差异,遭遇冬季偏暖的气候概率越来越高,估计未来50年将升高1℃~2℃;冷暖冬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强暖冬主要发生在20世纪之后,强冷冬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廊坊地区近50年冷冬逐渐减少,暖冬逐渐增加,即廊坊地区1971—2020年冬季升温导致暖冬频率及强度均有所增加;流感人群受在强暖冬暖冬事件下(2012—2018年)影响下,人数逐年升高,在强暖冬事件下,增长速率更快。但由于流感人群病例数据有限等原因,此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期做进一步研究。
纪诗璇沈芳白千川高清泉黄浩杰许敏
关键词:气温冷冬暖冬
潍坊市暖冬气候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潍坊市自1971年以来,全市所有地区的冬季平均温度维持在-3.8~2.2℃范围内,呈现出典型的暖冬气候特征,这与当地隶属于北温带季风区,呈现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有关。首先探讨了暖冬的相关理论,重点结合潍坊市暖冬实验资料与方法对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展开全方位分析。
朱翠红刘哲王婉
关键词:暖冬气候气温变化
1961-2019年吉林省暖冬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选取1961-2019年吉林省46个气象观测站冬季逐日气温资料(1960年12月至2019年2月),分析全省冬季气温变化特点,并依据国家标准《暖冬等级》中单站暖冬、区域暖冬的划分标准,提取暖冬指数时间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来吉林省冬季平均气温升温速率为0.41℃/10 a,增温趋势明显,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和2月气温的升高是冬季变暖的主要因素,各站点冬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05~0.77℃/10 a;单站暖冬发生5~59次,呈现西南部和东南部大、北部小的空间分布。区域暖冬指数呈升高趋势,速率为4.3%/10 a,表明达到暖冬标准的站点呈增多趋势;59年间共出现25个区域暖冬,其中1990-2019年共出现17个,占总数的近70%。25个暖冬年中出现18个强暖冬年,2007年是近59年来暖冬强度及范围最大的一年。
刘宁于秀晶黄晶
关键词:气温暖冬气候变化
上海奉贤1960—2019年冷暖冬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利用奉贤1960—2019年气温、降水、日照等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奉贤地区冬季气温、冷暖冬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冷暖冬对气象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奉贤地区60年冬季及冬季各月平均气温呈升温趋势,其中2月增温最明显,气候变暖导致奉贤地区出现暖冬频率及强度均有所增加,最低气温对冬季变暖贡献较大;奉贤冬季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由冷冬为主转为暖冬为主,1987年以来未出现强冷冬,1999年强暖冬开始出现并趋多;冬季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及当年的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冷冬年汛期降水量以正常至偏少为主,暖冬年汛期降水量以偏多至正常为主。
徐相明顾品强姚寅秋王正大汤晨阳尹荔阳
关键词:冷冬暖冬气候特征气象要素
陕甘宁地区暖冬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陕甘宁地区22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5年的冬季日气温资料,分析该地区的冬季气温变化,并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分析陕甘宁地区暖冬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陕甘宁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451℃/10a,1980年后冬季气温增加更加明显。区域暖冬指数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10%/10a,各站点的暖冬发生频率在22%~33%之间。陕甘宁地区区域性暖冬事件发生共16次(年),其中区域强暖冬事件共5次(年),暖冬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暖冬现象存在2 a、4 a短时间以及9 a、15 a长时间振荡周期。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500 hpa位势高度场偏高,东亚大槽减弱,冷空气活动减弱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可能是造成陕甘宁地区暖冬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鲁佩董婕
关键词:暖冬陕甘宁大气环流ENSO事件
暖冬气候变化对青海云杉安全越冬和生长的影响
2017年
研究了青海云杉育苗地近年(2011~2015年)冬季气候变化(气温、降雪、湿度)对苗木安全越冬和越冬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苗龄青海云杉越冬后死亡率在不同年份随着冬季平均气温的升高而提高,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和空气湿度的降低而提高,越冬后顶梢干枯长度也与冬季平均气温、降雪天数和空气湿度之间存在相关性。1~6年生青海云杉苗木2011~2015年越冬后死亡率分别由15.37%、12.15%、9.47%、7.32%、6.07%和5.42%提高到21.10%、19.04%、16.21%、12.17%、11.28%和10.18%,死亡率与平均气温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4~0.99之间变动,死亡率与降雪天数和空气湿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在-0.95^-0.97和-0.97^-0.99之间变动。除此之外,冬季气候变化还影响青海云杉顶梢干枯长度、越冬后发芽能力和生长势。并就暖冬气候变化对青海云杉越冬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些防范建议。
魏万海陵军成
关键词:青海云杉气候变化越冬
暖冬气候条件下甜种油甘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7年
介绍甜种油甘的果品特性,并从科学建园、加强施肥管理、垦复及修剪、促进冬季休眠与花芽分化、综合防治病虫害、科学采收等方面介绍暖冬气候条件下甜种油甘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王泽明
关键词:暖冬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近50年青藏高原冷暖冬气候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为分析1964~2013年青藏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参考中国国家标准《暖冬等级》的定义和方法,对冬季青藏地区单个站点和区域进行冷暖等级划分。结果表明:近50年冬季青藏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每10年上涨0.22℃~1.07℃(通过5%显著性检验);近20年更强烈,升幅为0.8℃/10 a。青藏地区同德升幅为最大(1.07℃/10 a),升幅最小为贵南(0.22℃/10 a),甘德降幅最大(2.68℃/10 a),河南降幅最小(0.5℃、10 a)。区域暖冬指数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以12.7%/10 a的线性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指数上升更为显著。青藏地区各个站点暖冬频率为2%~94%,定日、改则(2%)最少,江孜(94%)为最多。青藏高原地区全区暖冬事件14次,3个极端强暖冬事件,分别是2006年、2009年、2010年;其中,2009年区域暖冬指数为最高(90.6%),当年的强暖冬指数高达91%(最高),是半个世纪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暖冬;冷冬事件17次,两次极端强冷冬事件,分别是1968年和1983年。区域冷冬事件主要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期(20世纪60~80年代),区域暖冬事件主要发生在半个世纪后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近半个世纪以来,暖冬暖冬事件逐渐增多,冷冬事件逐渐减少。
陈倩雯假拉肖天贵
关键词:高原气象气候特征冷冬暖冬青藏高原
近51年山东临沂市冷暖冬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为了掌握临沂市冬季气候特征及其冷暖冬的成因,减少冷暖冬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以便更有效利用冬季气候资源服务于临沂地区农业生产,利用临沂市1961—2011年12—2月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气候诊断研究,分析了临沂...
张磊潘婕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温变化温室效应

相关作者

董昀
作品数:51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强筋小麦 新麦18 选育 品种选育
丁同华
作品数:56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西瓜 大棚 青椒 种植面积 高效栽培
龙庆海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小麦 暖冬气候 生长发育 WCSODS 多穗
王华
作品数:43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西瓜 大棚 青椒 栽培技术 种植面积
何永垠
作品数:27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水稻 成因及控制 水稻害虫 特点及防治 中黑盲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