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篇“ 暴发性死亡“的相关文章
夏季高温养黄鳝须防暴发性死亡
2022年
黄鳝是内陆鱼类中最怕热的一种,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而夏季光热易使黄鳝发生中暑,甚至被烫死。同时,夏季也是黄鳝疾病的高发季节,稍有不慎,就可导致黄鳝暴发性死亡而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确保黄鳝安全过夏是管理中的关键。
李翠英
关键词:夏季高温暴发性死亡黄鳝中暑安全过夏
湘华鲮暴发性死亡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查明池塘养殖湘华鲮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并对分离的病菌进行鉴定和回归感染试验。【方法】取濒死湘华鲮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采用细菌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进行优势菌的鉴定,并通过人工感染和药敏试验评价优势菌的毒力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分离获得优势菌XHL-01和XHL-02,经鉴定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结果表明:两菌株对湘华鲮均具有致病性,感染发病症状与临床症状类似;药敏结果显示:两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产生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多西环素等9种药物高度敏感。【结论】从发病湘华鲮中分离获得的致病菌XHL-01和XHL-02对湘华鲮都具有致病性,可能为此次暴发性死亡的细菌性病原,药物敏感结果可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邓时铭程小飞刘丽邹利李传武蒋国民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病原菌
冬季池塘高密度养鲤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2019年
贵州冬季阴雨天气时间长,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减少,很多养殖户在冬季放松了对精养鱼塘的管理(如:停开增氧机或“不浮头不开机”、停止投饲、少换池水、不防鱼病等),导致鱼死亡频频发生,给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凯里市水产养殖场冬季高密度养鲤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胡世然李建光曹生权赵华彪麻智芳
关键词:暴发性死亡池塘水产养殖场
一例中国对虾暴发性死亡病因分析
2019年
辽宁东港市中国对虾养殖面积约6000公顷,产量2500吨。2018年7月东港市某立体养殖池发生中国对虾暴发性大规模死亡,从傍晚到凌晨,死亡率高达50%以上,而该养殖池其他养殖动物未出现异常。为了查明中国对虾发病原因,本文分析了患病中国对虾5种主要病原的感染、细菌分离与鉴定、水质理化指标等检测,为中国对虾养殖疾病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发病的中国对虾养殖池共两个,每个池塘面积3.5公顷,池深1.8米,池底为泥沙底。
高杨
关键词:中国对虾暴发性人工感染试验IHHNV
益生菌生物絮团法治愈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实例
2019年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荐的世界性养殖品种。2017年,我国罗非鱼淡水养殖产量为15.8万吨,产量仅次于四大家鱼,主产区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罗非鱼抗逆性强,但在高密度、水环境恶化条件下,容易生病。
毛颖睿韩阳彭开松鲍传和薛贵胜
关键词: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暴发性益生菌
一例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阐明山东省潍坊市一对虾养殖场发生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原因,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发病对虾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偷死野田村病毒(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CMNV)及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7种病原的检测,且对发病对虾进行了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同时采用16S r DNA细菌鉴定方法及浸泡回接感染实验对分离自发病对虾体内的可疑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及毒力测试。结果显示,发病对虾样品核酸检测呈现WSSV强阳性,IHHNV和CMNV为弱阳性,其他4种病原为阴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在对虾的胃、鳃等上皮组织中存在WSSV包涵体,头部肌肉纤维出现离散。对分离编号为2901、2902、2903的3株优势可疑病原菌鉴定结果显示,3株菌分别与印度格里蒙菌、交替单胞菌及溶藻弧菌相似,相似度分别为99%、99%及100%。攻毒结果显示,3株可疑病原菌的LC50分别为9.8×107、1.1×108与2.3×108 CFU/m L,各细菌毒力均较弱,非导致对虾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病原。研究表明,导致本次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因与混合感染病原WSSV、IHHNV、CMNV有关,其中WSSV感染是造成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主因,研究结果可为解析当前养殖日本囊对虾疾病暴发及其成因提供参考。
韩琳王秀华杨冰万晓媛武和英张庆利黄倢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病毒细菌病因分析
中华鳖暴发性死亡症流行性调查及病原菌的致病性、耐药性研究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一种具有重要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两栖动物。中华鳖作为我国名优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高密度、控温人工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细菌...
尹梦雅
关键词:中华鳖流行病学药敏特性
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死亡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3
2018年
为查明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小龙村某养殖户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常规方法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病原菌,AP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为K-B纸片扩散法。结果,从患暴发性死亡征的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对斑点叉尾鮰的致死率为100%,API生化鉴定结果,2株病原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2株病原菌对24种试验药物中均高度敏感的有复达欣、多粘菌素B等10种,都不敏感的药物有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
蒙兰丽蓝光瑞李发深黄英龙韦慕兰黄维韩书煜邓小红吕小丽黄钧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
一例日本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分析及益生菌联用对对虾免疫增强作用
第一部分:一例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分析  为了阐明山东省潍坊市1对虾养殖场发生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暴发性死亡的原因,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发病对虾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h...
韩琳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病原分析益生菌免疫增强
文献传递
引起鲟鱼暴发性死亡病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2016年8月,河北省涞源县一家鲟鱼养殖场突发疾病,且出现大量死亡。为确定病原,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鱼的肝、肾和脾中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28℃培养后,上述三个组织中均分离获得大量形态一致菌落。肝、肾和脾分离的病原菌分别编号为LY160816L、LY160816K、LY160816S,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rD 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结果为海豚链球菌。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导致该场鲟鱼暴发性死亡的病因是感染了海豚链球菌。
王静波贾丽曹欢徐立蒲王小亮张文王姝
关键词:暴发性死亡病因分析鲟鱼海豚链球菌病原菌

相关作者

黄钧
作品数:125被引量:748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嗜水气单胞菌 鉴定及药敏 药敏试验 病原菌 温和气单胞菌
施海涛
作品数:30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平县新湖黄庄海涛鱼病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草鱼 养殖过程 养殖鱼类 车轮虫病 养殖生产
王国良
作品数:241被引量:1,460H指数:2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大黄鱼 三疣梭子蟹 假单胞菌 香鱼 网箱养殖
梁静真
作品数:32被引量:18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鉴定及药敏 嗜水气单胞菌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温和气单胞菌
龙苏
作品数:16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养殖与营养调控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药敏试验 鉴定及药敏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罗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