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1篇“ 曲线下面积“的相关文章
谷浓度或24小时药时曲线面积/最低抑菌浓度引导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个体化给药
2025年
目的 比较谷浓度和24小时药时曲线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UC_(24h)/MIC)引导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肥胖患者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24年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因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成年肥胖[体重指数(BMI)≥30 kg/m~2]患者,根据患者入组时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的方法分为谷浓度和AUC_(24h)/MIC监测组,比较万古霉素两种TDM监测靶标肥胖患者的肾毒性及疗效。结果 共纳入22例肥胖患者,其中谷浓度监测组12例,AUC_(24h)/MIC监测组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用药前肌酐清除率、基础疾病、感染类型、病原菌类型及合并用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UC_(24h)/MIC监测组患者入住ICU的比例更高,但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万古霉素疗程、细菌清除率和综合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组的平均日剂量显著低于AUC_(24h)/MIC监测组[(1.63±0.59) g对(2.29±0.72) g,P=0.026],两组患者的平均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3±10.28) d对(14.90±6.92) d,P=0.911]。与谷浓度监测组相比,AUC_(24h)/MIC监测组万古霉素初始峰浓度[(30.99±16.22)mg/L对(19.41±5.42)mg/L,P=0.025]和总体峰浓度[(33.67±16.53)mg/L对(22.08±3.96)mg/L,P=0.045]都更低,但两组患者初始谷浓度[(11.03±8.66)mg/L对(6.33±4.45)mg/L,P=0.139]、总体谷浓度[(13.75±9.74)mg/L对(9.74±4.24)mg/L,P=0.218]接近。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万古霉素相关性肾损伤,但谷浓度监测组有41.7%的患者达到了谷浓度≥15 mg/L的肾毒性阈值。结论 在当前万古霉素常规治疗剂量,肥胖感染患者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AUC_(24h)/MIC引导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可在较低浓度或暴露量实现目标参考值,在降低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景。
张慧芳范亚新周芳庆崔泽林朱冠华陈梦婷张菁王瑞兰
关键词:万古霉素谷浓度治疗药物监测
基于层次分析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耦合算法的2022年泸定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估
2024年
地震滑坡是由于地震的触发作用而导致接近或恰好处于临界状态的坡体发生提前滑动的地质事件。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泸定地震极震区内的地震滑坡进行解译,并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距离、地震峰值加速度、与水系距离和与道路距离等9个因子与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引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克服了AHP方法采用专家打分确定影响因子权重的主观性,并采用改进的AHP方法对泸定地震滑坡易发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泸定地震在极震区内共诱发5008处滑坡,总面积达17.28 km^(2)。高程、与水系距离和与道路距离是诱发泸定地震滑坡的主控因素。地震滑坡的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河谷两岸。采用ROC曲线面积(AUC)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AUC值为0.8505,表明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为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估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并为泸定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王进臧明东许冲刘天浩黄雨村
关键词:地震滑坡层次分析法ROC曲线下面积
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霉酚酸药时曲线面积及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患者霉酚酸(MPA)药时曲线面积(AUC)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监测MPA血药浓度的地中海贫血儿童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MPA浓度并计算其AUC,统计患者用药期间发生ADR的信息。多元回归方法分析MPA-AUC影响因素,同时探究ADR与MPA-AUC及患者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白蛋白(ALB)是MPA-AU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LB水平<35 g·L^(-1)时,患儿AUC最低,提示低蛋白血症对MPA-AUC有影响;并且患儿缺乏肝肠循环,故MPA-AUC偏低。患儿用药后ADR发生率为84.2%,以感染为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ADR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ALB以及缺乏肝肠循环对MPA-AUC有影响;患儿ALB<35 g·L^(-1)时应适当增加给药剂量。患儿用药后ADR发生率较高,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实现精准用药。
牛露露伍云黄天敏吴廷庆肖洋刘滔滔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地中海贫血药时曲线下面积霉酚酸
基于曲线面积的脱色评价方法及应用
2024年
为建立一种脱色评价的方法,以样品吸光度曲线曲线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作为脱色率计算依据,将AUC应用于枸杞多糖的脱色工艺考察中,探究枸杞多糖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760 nm处对3种色素(原花青素、叶绿素铜钠、β-胡萝卜素)的溶液分别进行全波长扫描,采用Origin软件统计脱色前后样品液的AUC,用于计算脱色率。将AUC脱色计算方式引入到枸杞多糖的脱色工艺考察,筛选不同类型大孔树脂的脱色效果,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色条件。结果表明:上述3种色素分别在0.98~31.25、3.92~125.00、0.39~12.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6,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86%、100.08%、100.6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2.66%、2.27%、2.55%。采用AUC脱色率计算方法,枸杞多糖粗品采用S8大孔树脂脱色,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每100 mg多糖粗品使用S8树脂量为7.5 g、粗品浓度为3.0 g/L、在35℃脱色时间为60 min。在该脱色工艺条件,脱色率的平均值为73.01%,RSD为1.01%,说明稳定性良好。
朱静张阿琴牛德芳
关键词:曲线下面积脱色率枸杞多糖大孔树脂
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与药时曲线面积预测新生儿肾毒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24 h曲线面积(AUC_(24h))与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相关性,确定最佳药物暴露阈值,为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住院新生儿信息,包括血清谷浓度、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等;AUC_(24h)采用贝叶斯方法计算;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谷浓度与AUC_(24h)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谷浓度与AUC_(24h)对AKI的预测效能,使用Youden指数选择最佳临界点;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谷浓度临界值、AUC_(24h)临界值与AKI的相关性;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分组后肾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135例患儿,12例发生AKI,占8.9%。发生AKI患儿万古霉素谷浓度(16.10 mg/L对12.40 mg/L;P>0.05)及AUC_(24h)(647.53 mg·h/L对503.25 mg·h/L;P<0.01)均高于未发生AKI患儿;万古霉素谷浓度与AUC_(24h)呈弱相关(Rho=0.304);通过ROC曲线分析,AUC_(24h)高于谷浓度(0.763对0.608),Brier评分均<0.1;AKI的谷浓度暴露阈值为24.90 mg/L,AUC_(24)的暴露阈值为575.78 mg·h/L,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两者与AKI发生相关,Log-rank检验显示二分类后的万古霉素谷浓度、AUC_(24h)的AKI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及使用贝叶斯方法计算AUC_(24h)可以预测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肾毒性,谷浓度>24.90 mg/L和AUC_(24h)>575.78 mg·h/L可作为风险预测因子,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万隽赖昕陈权耀黄志毅李云送
关键词:万古霉素新生儿
68例患者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和血药浓度曲线面积的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C_(min))和24 h血药浓度曲线面积(24 h area under the curve,AUC_(0-24h))的监测结果,并对C_(min)和AUC_(0-24h)超出目标范围上限的情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3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后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并同时测定稳态峰、谷浓度的患者,按照C_(min)是否>20 mg·L^(-1)和AUC_(0-24h)是否>650 mg·h·L^(-1)各分为2组,分别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纳入68例患者,共收集103对万古霉素稳态峰浓度和谷浓度。C_(min)超出目标范围上限的比例为48.54%,AUC_(0-24h)超出目标范围上限的比例为49.51%,C_(min)和AUC_(0-24h)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0.9492,P<0.05);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或存在慢性肾脏病病史(OR 7.18,95%CI 1.41~36.53,P<0.05)以及浓度测定后调整给药方案(OR 10.61,95%CI 3.33~33.78,P<0.05)是C_(min)>20 mg·L^(-1)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仅浓度测定后调整给药方案(OR 6.15,95%CI 2.05~18.45,P<0.05)是AUC_(0-24h)>650 mg·h·L^(-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实践中万古霉素C_(min)和AUC_(0-24h)超出目标范围上限的发生率约为50%;虽然浓度测定后多数已调整给药方案,但从安全性角度出发,建议在患者病情危重且已出现急性肾损伤或既往有慢性肾脏病时适当降低初始给药剂量。
刘亭亭赵宇蕾陈晓燚岳慧杰刘雪姣
关键词:万古霉素急性肾损伤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霉酚酸药-时曲线面积有限采样模型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展开霉酚酸药-时曲线面积(MPA-AUC)有限采样(LSS)模型的应用研究,为临床合理评估霉酚酸药物暴露提供参考。方法:以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于该院接受异基因HSC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服用吗替麦考酚酯的第8日进行密集采样,收集并监测服药前至服药后12 h期间的8个采样点MPA血浆浓度,使用梯形法计算MPA-AUC。同时采用已发表的LSS模型预测上述患者的MPA-AUC结果,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估该LSS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患者25例,收集MPA血浆浓度200份。入组患者采用梯形法计算的MPA-AUC_(0~12 h)平均值为(16.33±4.10)mg·h/L(8.28~25.25 mg·h/L),采用LSS模型计算的MPA-AUC_(0~12 h)平均值为(16.15±4.17)mg·h/L(9.28~27.59 mg·h/L),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除MMF服药后12 h的血浆浓度外,其余各时间点的血浆浓度与AUC的相关性低。模型的绝对预测偏差(APE)为(2.44±1.56)mg·h/L,APE%<20%。结论:本研究的LSS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用于该院HSCT患者MPA的治疗药物监测,是评估MPA药物暴露的良好方法。
林良沫洪绵慧符祥俊
关键词:霉酚酸造血干细胞移植
比较浓度-时间曲线面积与谷浓度指导万古霉素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浓度-时间曲线面积和谷浓度指导万古霉素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差异。方法入选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因革兰阳性菌感染且经医师确认需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经纳排标准筛选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对照组以万古霉素谷浓度10~20 mg/L为目标靶值,观察组以万古霉素浓度-时间曲线面积400~600 mg·h/L为目标靶值。经过监测,最终对照组77例、观察组79例符合目标靶值范围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两组临床疗效及总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谷浓度(OR=1.021,95%CI 1.019~1.577,P=0.033)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OR=1.189,95%CI 1.055~1.339,P=0.004)是万古霉素相关AKI独立危险因素,采样总数量(OR=0.476,95%CI 0.247~0.917,P=0.000)是临床转归独立危险因素。对谷浓度与万古霉素相关AKI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谷浓度预测万古霉素相关AKI临界值为15.65 mg/L,敏感度为0.786,特异度为0.697,ROC曲线面积为0.727。结论基于浓度-时间曲线面积为目标靶值的药物监测方法,可以减少万古霉素相关AKI发生,但临床疗效无差别。
王锐何囡囡席振创罗延年高雪花李美玲曹雯
关键词:谷浓度万古霉素肾毒性
超微血管显像参数PI、曲线面积及廓清时间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显像(SMI)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面积、廓清时间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乳腺癌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同期选择68例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病变组,最终诊断结果以手术或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在病理活检确诊前行SMI检查。比较两组超微血流特征;比较两组SMI定量参数PI、曲线面积及廓清时间;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肿瘤生物学行为SMI定量参数PI、曲线面积及廓清时间;分析SMI定量参数PI、曲线面积及廓清时间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腺癌组具有穿支血管、边缘模糊、淋巴转移、血管扩张/迂曲、血流丰富、血管畸形/紊乱占比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组PI、曲线面积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廓清时间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不同肿瘤直径、不同分化程度、有无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I、曲线面积、廓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定量参数PI、曲线面积及廓清时间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AUC为0.927,最佳诊断敏感度为83.82%,均高于各参数单独检测的AUC(PI:0.810,曲线面积:0.799,廓清时间:0.817)和最佳诊断敏感度(PI:61.76%,曲线面积:69.12%,廓清时间:64.71%)(P<0.05)。结论SMI检查定量参数PI、曲线面积及廓清时间在乳腺癌及良性结节患者中表现差异较大,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田小燕姚宁周玉超
关键词:乳腺癌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面积/最低抑菌浓度与新生儿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治疗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面积(AUC)/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新生儿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治疗结局相关性,确定最佳阈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新生儿住院信息,包括血清浓度、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等。24 h曲线面积(AUC_(24))采用贝叶斯方法计算,计算AUC_(24)/MI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测定临床疗效最佳阈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万古霉素暴露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63例患儿,治疗有效组51例,治疗无效组12例。两组AUC_(24)/MIC中位数分别为367.54(295.70,528.08)、209.23(173.08,341.77),有效组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临床疗效的暴露阈值为AUC_(24)/MIC>281(mg·h)/L。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UC_(24)/MIC>281(mg·h)/L可作为疗效预测因子(OR:1.007,95%CI:1.000~1.013,P<0.05)。结论使用贝叶斯方法计算AUC可以预测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AUC_(24)/MIC>281(mg·h)/L可作为疗效预测因子,指导临床用药。
万隽陈权耀黄志毅林万龙
关键词:万古霉素新生儿耐药葡萄球菌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黄翠姬
作品数:133被引量:744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酒精发酵 酵母 酿酒酵母 木薯 酒精
伍时华
作品数:175被引量:840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酿酒酵母 酒精发酵 L-亮氨酸 木薯 酒精
于学忠
作品数:538被引量:7,205H指数:3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急诊 心肺复苏 急诊医学 急诊科 呼吸衰竭
王婷婷
作品数:31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组合物 百合 药组 血糖曲线下面积 绿色健康
李孝栋
作品数:141被引量:390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吸波 面积法 透骨消痛胶囊 中药 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