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篇“ 最小意识状态“的相关文章
运用麝香从“痰、火、瘀、虚”论治最小意识状态
2025年
认为最小意识状态为处于窍闭神匿到窍开神现的边缘状态,但仍属“中风闭证”范畴,病机总属邪气痹阻、窍闭神匿,病理因素为痰、火、瘀三端,风动和水饮可伴随其中,后期多因气血阴阳的耗伤而致虚闭。治疗上以麝香为君,注意配伍及用药缓急;以开窍为法,同时注重祛邪与扶正。痰、火重者以小承气汤开其下窍、以泄热通腑,以麝香配牛黄开其上窍,以醒神导气。痰浊较甚者以白芷暂代麝香,以涤痰汤豁痰开窍,待痰浊渐消再加用麝香。瘀血为主者以通窍活血汤活血通窍,以求血行风自灭,血利则无水患,瘀血除则窍开神现。窍闭体虚者应开窍扶正、标本兼顾,气虚者以补阳还五汤益气扶正,阴虚者以芍药甘草汤合封髓丹养阴柔筋、封固肾中精气,阳虚者以地黄饮子滋阴补阳开窍。
宋研博孙永康李明远王新志
关键词:最小意识状态麝香醒脑开窍
针刺“八卦眼针”治疗卒中后最小意识状态PO_(2)及PCO_(2)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八卦眼针治疗卒中后最小意识状态(MCS)后氧分压(P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共收治的60例卒中后最小意识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常规针刺组(n=30)和八卦眼针组(n=30)。常规针刺组采用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常规针刺治疗,八卦眼针组采用八卦眼针治疗,每周针刺5天,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动脉血)的PO_(2)及PCO_(2)、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后,八卦眼针组患者的PO_(2)水平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卦眼针组患者的PCO_(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八卦眼针组患者的CRS⁃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卦眼针治疗卒中后最小意识状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PO_(2)、降低PCO_(2)。
张玉洁孙大中伍华兵祝晓倩杨素婷钟敏钟浩澎池响峰
关键词:最小意识状态眼针二氧化碳分压
基于脑电特征的最小意识状态程度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诊断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脑电特征的最小意识状态程度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脑电信号的采集;S2,脑电信号的预处理;S3,脑电信号特征的提取;S4,脑电信号特征的分析;S5,评估结果可视化。本发...
杨勇俞宸浩孙芳芳邬婷婷褚剑涛郭一玮柯常杰
经颅磁刺激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促醒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丽霞
应用顶叶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最小意识状态患者意识水平的一例报道
2023年
慢性意识障碍是指因严重脑损伤导致意识缺失大于28 d的病理状态^([1]),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促醒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具有无创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2]).大部分针对意识障碍患者的rTMS研究.
张晔万小萍王勇李小俚杜巨豹刘秀贞宋为群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严重脑损伤循证医学证据最小意识状态病理状态
风油精K点刺激对ICU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风油精K点刺激对ICU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的干预效果, 为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最小意识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K点刺激治疗, 试验组采用风油精K点刺激治疗。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 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CRS-R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周后, 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Ⅰ~Ⅴ级分别为1、6、13、7、3例, 试验组分别为4、12、8、3、3例,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09, P<0.05);试验组口部运动/言语分量表得分为(2.60 ± 1.16)分, 高于对照组的(1.90 ± 0.3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8, P<0.05)。结论风油精K点刺激可有效改善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 提高患者口腔运动功能。
张春静张付娟裴永菊倪明辉
关键词:吞咽障碍风油精最小意识状态
醒脑开窍针法配额三针联合序贯情景视听刺激对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配额三针联合序贯情景视听刺激对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最小意识状态的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序贯情景视听刺激疗法,治疗组则给予醒脑开窍针法配额三针联合序贯情景视听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的苏醒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行为学评估指标、EEG分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额三针联合序贯情景视听刺激治疗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可充分激活大脑皮质兴奋性,促进患者苏醒。
马梦良何便鸿章良翔范葵邓丽霞倪莹莹
关键词:脑外伤醒脑开窍针法最小意识状态
基于静息态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究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脑功能网络连接和区域自发神经活动的特点
2023年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rs-fNIRS)探究最小意识状态(MCS)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FC)强度和区域自发神经活动的特点。方法选取10例MCS患者,纳入MCS组,同期招募12例性别、年龄与MCS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纳入健康对照组(HC组)。采集所有受试者5 min rs-fNIRS数据。采用NIRS-KIT工具箱计算每例受试者的53通道FC强度和比率低频振幅(fALFF)值,比较两组受试者每个通道FC值和fALFF值的差异。结果与HC组比较,MCS组有17条通道的功能连接强度显著下降[P<0.05,经错误发现率(FDR)校正],异常脑区主要位于左右额极、背外侧前额叶。与HC组比较,MCS组的Broca区(通道2)、前运动皮质与辅助运动皮质(通道4、10、40)、背外侧前额叶(通道6、11、25、39)、额眼区(通道12)和额极(通道23、27、36)的fALFF值升高,额极(通道19)的fALFF值下降(P<0.05,经FDR校正)。结论MCS患者前额叶、部分语言和运动相关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过度活跃,前额叶内部功能网络协同失调。
苗国富龚瑜王丝蕊陈慧廖维靖
关键词:最小意识状态
高压氧联合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患者意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MCS)患者意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0年6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因脑外伤所致MC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综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以15 d为1个疗程,间隔休息7 d后进入下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给予高压氧结合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中药服至高压氧治疗结束。比较2组意识状态[采用昏迷恢复量表(CRS-R)和持续植物状态量表(PVS)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CRS-R评分、PVS评分、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3.3%(10/30)、10.0%(3/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脑外伤所致的MCS可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提高促醒康复效果,并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马梦良陈星何便鸿邱承尧
关键词:高压氧益气活血化瘀法日常生活能力
基于脑电特征的最小意识状态程度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诊断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脑电特征的最小意识状态程度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脑电信号的采集;S2,脑电信号的预处理;S3,脑电信号特征的提取;S4,脑电信号特征的分析;S5,评估结果可视化。本发...
杨勇俞宸浩孙芳芳邬婷婷褚剑涛郭一玮柯常杰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狄海波
作品数:59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植物状态 最小意识状态 意识障碍患者 生理学 量表
高励
作品数:165被引量:372H指数:10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植物状态 最小意识状态 持续植物状态 脑卒中 血管源性
张芳
作品数:36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核心稳定性训练 最小意识状态 三维步态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张瑛
作品数:25被引量:143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植物状态 最小意识状态 护理 CR S-R
张皓
作品数:143被引量:905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研究主题:康复 脑外伤 创伤性颅脑损伤 脑卒中 颅脑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