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34篇“ 有机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章
有机地球化学被引量:1
1992年
有机地球化学是近20多年来由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地质学和沉积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互相渗透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边缘杂交学科。它是研究地质体内碳质物体(不包括碳酸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金刚石、石墨等无机物)的科学。主要研究地质体中有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在地质体中的分布、转化、富集规律和参与地质营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机地球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在地球内所表现的性能和演化历史的科学。
盛国英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石油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研究室编
关键词:有机化学地球化学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意义
2025年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烃源岩是近期勘探新发现的烃源岩层系,研究恰尔巴克组地球化学特征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有意义。对顺北地区6口钻井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测试,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热演化特征进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6口钻井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烃源岩主要为灰黑色泥岩、深灰色灰质泥岩和深灰色泥质灰岩。灰黑色泥岩总有机碳含量(TOC)为0.20%~2.81%,平均值为1.59%,岩石热解生烃潜量(S_(1)+S_(2))为0.43~12.05 mg/g,平均值为5.59 mg/g。深灰色灰质泥岩TOC为0.46%~2.24%,平均值为1.47%,S_(1)+S_(2)为0.18~1.97 mg/g,平均值为0.91 mg/g。深灰色泥质灰岩TOC为0.22%~3.41%,平均值为1.72%,S_(1)+S_(2)为1.37~18.56 mg/g,平均值为9.04 mg/g。SB5井、SB7井和SB71X井区有机质丰度最高。②恰尔巴克组烃源岩形成于弱还原偏咸水的海相沉积环境中,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藻类为主。大部分样品氢指数(HI)介于289~512 mg/g,平均值为416 mg/g,为腐殖-腐泥型(Ⅱ1)有机质,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③SB7井恰尔巴克组烃源岩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_(o))介于0.55%~0.88%,平均值为0.72%,为低成熟-中等成熟阶段;SB71X井恰尔巴克组烃源岩R_(o)介于0.53%~0.70%,平均值为0.62%,为低成熟阶段;SB5井恰尔巴克组烃源岩R_(o)介于0.85%~0.95%,平均值为0.90%,达到中等成熟阶段。④恰尔巴克组烃源岩厚度为20~25 m,主要分布在顺北地区5号断裂带和7号断裂带台内洼地。
何帅马安来云露曹自成李贤庆黄诚张国松胡松王铁一彭威龙朱志立崔福田
关键词:分子地球化学烃源岩塔里木盆地
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分析
2025年
[研究目的]基于浅地表地质调查认为,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是羌塘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然而,由于缺乏深钻井样品,盆地深部这套烃源岩特征尚不清楚。北羌塘坳陷东部QZ-16井钻遇了迄今为止盆地最深的上三叠统烃源岩,并发现了较显著的气测异常及大量沥青,为盆地深部烃源岩品质研究与生烃潜力分析提供了新的机遇。[研究方法]以QZ-16井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研究,揭示羌塘盆地深部该套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来源及其与沥青油苗之间的油源关系。[研究结果]与已有的地质浅钻及地表露头相比,QZ-16井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TOC含量总体较低(0.12%~1.09%,均值为0.47%),但普遍高于Ⅱ型干酪根的过成熟烃源岩的TOC下限标准(0.3%);氯仿沥青A和生烃潜量(S_(1)+S_(2))参数可能不能真实反映研究区过成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指数(8.75~18.5)、Ph/nC_(18)(0.65~1.06)、Pr/nC_(17)(0.34~0.61)值及C_(27)-C_(28)-C_(29)甾烷特征等表明有机质为低等浮游生物与陆生高等植物的混合来源,为Ⅱ2型干酪根,且多形成于较强的还原环境;干酪根颜色(棕褐色-黑色)、T_(max)(536~602℃)、镜质体反射率(R_(o)=2.44%~2.77%)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表明该套黑色泥页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过成熟;油源对比参数反映QZ-16井上三叠统沥青油苗与黑色泥页岩之间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为自生自储型。[结论]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为过成熟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该成果为羌塘盆地烃源岩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王剑刘中戎王忠伟付修根范志伟何志勇曾胜强易建全
关键词:上三叠统烃源岩评价生烃潜力羌塘盆地
中上扬子北部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4年
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对古老油气地质研究及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有机碳(TOC)、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质镜检,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总结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丰度、成熟度特征,并探讨其地质意义。下寒武统烃源岩TOC平均值为3.28%,干酪根碳同位素较轻,下寒武统有机质镜检类型指数分布为80~89。饱和烃色谱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奇偶优势不明显。样品均检出了丰富的三环萜烷及五环萜烷;Ts/(Ts+T_(m))等热演化参数均已达到平衡值。规则甾烷C_(27)>C_(28)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Ⅰ型干酪根,过成熟。有机质来源为高生产力的浮游绿藻及细菌,底部水体缺氧还原环境则有利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机质的保存。
边宇鹏李力韩生辉惠楠马军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烃源岩下寒武统
风化作用对川西北剖面露头固体沥青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2024年
在野外露头剖面上沥青会受到风化作用影响,包括生物降解、淋滤和光氧化降解等,这些风化作用会不同程度地改造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目前对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在风化过程中的变化过程及其机理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尤其是多环芳香烃类和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用常规手段很难深入研究。本研究在川西北地区油坊沟组出露地表的软沥青丘钻了一口0.80 m浅钻,利用岩石热解(Rock-Eval)、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手段,研究了剖面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在风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剖面顶部(0.05~0.15 m),风化作用使沥青的总有机碳(TOC)和非极性族组分损失明显,极性族组分相对含量升高,O/C原子比的增加表明,剖面顶部沥青受到了较强的氧化作用。正构烷烃、C_(27)~C_(29)规则甾烷、藿烷、二苯并噻吩和甲基二苯并噻吩等分布特征的变化显示,剖面顶部沥青同时遭受了显著的生物降解和淋滤作用。奇偶优势指数(OEP)、C_(29)甾烷异构化参数及甲基菲指数(MPI_(1))等成熟度参数指示剖面沥青进入成熟阶段,但藿烷类成熟度参数(Ts/(Ts+Tm))和烷基萘指数(DNR和TNR)指示的成熟度偏低。FT-ICR MS结果表明,多环芳烃和含硫多环芳烃在风化过程中损失,其风化产物主要是含氧的杂原子多环芳烃。在0.15~0.80 m,多环芳烃和含硫多环芳烃无明显降解特征;在0.10~0.15 m,碳数较低且缩合度(DBE)较低的多环芳烃被生物降解为碳数更低的酚、醇类化合物和羧酸;在深度≤0.10 m,碳数较高且DBE较高的多环芳烃和含硫多环芳烃被光氧化,主要产生相似碳数和DBE的醛、酮类化合物和羧酸。
万志雄廖玉宏郑益军蒋彬
关键词:风化作用固体沥青多环芳烃
富含木质素生物质中甲氧基的有机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2024年
木质素是组成树木、泥炭和低熟煤等生物质的重要结构单元,它的单体和聚合物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甲氧基(–OCH_(3)),其含量最初随着生物质腐殖化过程中木质素与纤维素比值的增加而增加,然后在成岩过程中快速下降,在此过程中甲氧基含量及其稳定C、H同位素(δ^(13)C、δ^(2)H)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有机地球化学意义。本文综述了富含木质素生物质中甲氧基的研究进展,包括甲氧基定量评价方法,甲氧基δ2H在古气候、古环境方面(如大气降水、温度、海拔等)的应用,甲氧基含量及δ13C在甲烷资源(如煤层气)评价方面的应用等,指出建立外标定量曲线是生物质中甲氧基定量评价的有效方法,同时强调了在样品处理、实验分析过程中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注意要点。生物质进入沉积体系后甲氧基演化特征及其有机地球化学信息,如甲氧基演化对沉积地层中甲烷聚集的资源效应,以及生物质沉积演化过程中伴随甲烷的生成与释放进入大气引起的环境问题等,是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黄敏王浩哲赵冠宇廖泽文
关键词:甲氧基木质素有机地球化学
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吐木休克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3
2024年
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吐木休克组烃源岩作为近期勘探新发现的烃源岩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因此亟需对其进一步开展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勘探。通过总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测定以及饱和烃、芳烃色谱-质谱(GC-MS)等分析方法对富满地区吐木休克组黑色泥岩及灰色泥岩岩屑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吐木休克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均值为3.4%,氢指数(HI)最高可达到590 mg/g,干酪根类型以Ⅱ型干酪根为主,为一套好-极好的优质烃源岩。从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来看,烃源岩形成于弱还原偏咸水的海相沉积环境中,以低等水生藻类作为主要成烃生物。基于热解峰温T_(max)及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和芳香烃热成熟度参数,吐木休克组烃源岩总体处于低成熟-中等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富满地区东南部区域作为环满坳陷西部斜坡区,可能分布有更厚、更优的吐木休克组烃源岩,且烃源岩可能已达到更高的热演化程度,其对奥陶系油气资源的贡献不可忽视。
杨海军蔡振忠李勇杨宪彰张银涛张艳秋孙冲康鹏飞张海祖赵星星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
柴西凹陷英雄岭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郝万鑫
塔东及周缘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中-下奥陶统-寒武系暗色泥岩、泥灰岩是塔东地区最重要的一套海相烃源岩,前人对这套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塔东地区钻井取心较少,针对烃源岩评价所用的样品大部分为岩屑样品,但岩屑样品往往受到掉...
刘安亮
关键词:油气藏下古生界烃源岩评价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相关作者

盛国英
作品数:658被引量:7,071H指数:4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环芳烃 气溶胶 生物标志物 沉积物 有机污染物
傅家谟
作品数:468被引量:5,990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环芳烃 沉积物 气中 地球化学 羰基化合物
王铁冠
作品数:249被引量:2,33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原油 地球化学 烃源岩 多环芳烃 地球化学特征
王培荣
作品数:97被引量:64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原油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轻烃 轻馏分
彭平安
作品数:386被引量:3,620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干酪根 烃源岩 碳同位素 热模拟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