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木材性状“的相关文章
生长和木材性状耦合评价红松半同胞家系被引量:1
2024年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果材兼用树种,但由于生长周期长,遗传改良进展缓慢,为评价和筛选优质红松种质资源,以吉林省永吉县西阳林木种子园内36个20年生红松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木材性状进行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1),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5.89%~45.21%;除通直度(0.46)外,其他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超过0.5,属于高遗传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r>0.663),木材性状间半纤维素、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间达显著相关水平,而生长性状木材性状间仅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与部分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4个性状构成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9.24%。利用综合评价法对36个半同胞家系进行评价,以10%的入选率,依据生长性状,初步筛选3个优良家系(家系PK61、PK29和PK22),各生长性状遗传增益为6.41%~33.91%;依据木材性状,初步筛选3个优良家系(家系PK16、PK78和PK10),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为1.08%~6.72%;结合生长和木材性状初步筛选出3个优良家系(家系PK61、PK29和PK44),各指标遗传增益为0.27%~37.28%。该研究选出的优良家系可为红松良种选用提供基础。
王雪来刘晓婷王力冉李诗童张太进张嘉峰许经华曲冠证赵曦阳
关键词:生长性状木材性状
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生长与木材性状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为揭示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效应,选择优良的杂交组合,利用设置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的4×5双因素交叉设计的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测定林,研究8年生杉木的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碳含量,估算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及相对重要性,分析遗传控制方式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树干碳含量在杂交组合间均差异显著(P<0.05),含碳率在组合间差异不显著。父母本配合力分析显示,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干碳含量的母本效应均大于父本效应,C25-3母本效应最大,B109-3父本效应最大;杂交组合各性状均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工作仍需注重亲本的选配。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树干碳含量与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按10%的入选率,联合选择出3211和3215两个速生高固碳的杂交组合,单株材积较对照(CK)增加30.91%以上,树干碳含量较CK增加26.95%以上,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弱相关或负相关,筛选出3218和3216两个木材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木材基本密度较CK增加2.17%以上。
牛慧敏张振邱勇斌沈汉徐金良何贵平
关键词:杉木遗传力配合力木材基本密度
东北地区不同间伐强度青山杨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状变异
2024年
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山杨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状的影响,为东北地区培育杨树优质工业资源材提供理论基础。以18年生青山杨为试验材料,以初植株行距2 m×3 m为对照,设置3种强度的间伐处理(4 m×3 m、6 m×3 m、4 m×6 m)。间伐后第5年对试验林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2米径、冠幅)及木材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树高、胸径计算出单株材积及单位面积蓄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基本密度外,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均值分析结果表明,林木各生长指标与木质素含量的均值在株行距为6 m×3 m时达到最大,其余各木材指标均在株行距为4 m×3 m或6 m×4 m时达到最大;各测定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35%~29.87%;除基本密度外,各指标重复力均超过0.59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指标间均达显著正相关水平(0.690木材性状间及生长性状木材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弱。分别以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及联合生长与木材性状为评价指标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Qi分别在株行距为6 m×3 m、4 m×6 m及4 m×6 m时达到最大。间伐能够促进林分生长,改良林木材性,且保留株行距为4 m×6 m时,林木材性及生长与木材综合改良效果较为优良;保留株行距为6 m×3 m时,林木生长效果最好。因此,今后可根据培育目标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间伐强度进行东北地区杨树优质工业资源材的培育。
徐晶徐晶王福森李开隆李开隆曲冠证
关键词:间伐强度生长性状木材性状
基于生长与木材性状的柏木优良家系选择
2024年
研究达主伐年龄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优树子代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可为选育速生优质家系及其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以浙江省淳安县林业总场有限公司姥山分场45个32年生柏木优树子代家系试验林为试材,以淳安当地普通种(CK1)和一代种子园优树混合种(CK2)为对照,测定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冠幅)、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碳含量,分析变异系数,估算遗传力参数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柏木树高、胸径、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碳含量皆存在显著的家系差异,其中单株材积和树干碳含量变异相对较大,而木材基本密度和碳密度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在5%以下;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在0.21~0.63,说明除冠幅外,其余性状受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速生家系可同时改良树干碳含量,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和碳密度影响不大。基于速生优质和高固碳的育种目标,综合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其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碳分别高出种子园混系种(CK2)97.93%、2.17%和132.36%。
华克达孙娇娇王建昌楼君丰忠平楼科勋赵浩博张振
关键词:柏木家系木材基本密度碳含量
抑制内源miRNA7833表达在改良毛白杨木材性状上的应用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抑制内源miRNA7833表达在改良毛白杨木材性状上的应用和方法,通过构建STTM沉默载体,转化毛白杨植株获得内源miR7833的表达水平的转基因株系,能有效提高毛白杨的木质部细胞和维管形成层细胞的产生速度和...
范迪罗克明谢海燕李丹吴能表
灰楸无性系早期木材性状变异分析与评价
2024年
以小陇山林科所收集的一年生164个灰楸无性系为材料,测定树高、地径、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双壁厚、胞腔直径和纤维长度等多个生长和材性性状指标,采用聚类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评价了灰楸种质材性优良程度。结果表明:材性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表型变异系数最大,达19.76%,纤维长度的最小,仅为6.28%;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纤维长和双壁厚的重复力都大于0.7,属于高重复力;相关分析表明,基本密度与胞壁率、双壁厚和纤维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腔直径、弦向直径和平均中央直径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材性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遗传相关系数绝对值,其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通过早期评价,灰楸无性系可初步分为四大类群:高木材密度型、短纤维型、低木材密度型和长纤维型。
丁鹏举赵秋玲安三平
关键词:灰楸无性系
基于生长与木材性状的红松优良种源评价选择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通过对红松种源评价选择,为红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红松种源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地径、通直度、分枝角、冠幅、材积)和木材性状(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含碳量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木材密度、纤维长和纤维素、半纤维素、灰分质量分数外,其他性状的区组效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除木材密度外,其他性状的区组×种源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2)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53%~33.47%;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变化范围为0.617~0.97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性状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而木材性状间以及生长性状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弱。(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16%,结合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Ⅰ和主成分Ⅱ结果,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26个红松种源进行筛选,以8%的入选率,初步选择出2个生长性状优良的种源,各生长指标遗传增益范围为12.52%~35.93%;初步选择出木材性状良好的2个优良种源,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范围为−7.21%~11.55%,其中木质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为−7.21%。【结论】本研究基于红松的生长和木材性状,评价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可为红松的推广使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可为红松及其他树种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魏嘉彤陈思琪芦贤博张非凡潘振海柳妍如葛丽丽赵曦阳
关键词:种源生长性状木材性状遗传增益
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生长和木材性状遗传变异与联合选择被引量:1
2022年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用材树种,根据生长和木材性状对其进行综合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吉林省延边自治区汪清林业局32年生的49个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9个生长性状(树高、地径、胸径、3 m径、材积、尖削度、冠幅、分枝角和通直度)和4个木材性状(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变异来源间所有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性状家系遗传力均较高(0.51~0.96);表型变异系数为3.04%(分枝角)~23.15%(冠幅);各性状相关系数为-0.367(管胞宽度与管胞长宽比)~0.994(胸径与材积);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46%,包含了家系生长性状木材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分别以生长和木材性状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5个生长性状优良家系(S78、S81、S80、S84和S83)和5个木材性状优良家系(S37、S51、S6、S30和S19),结合生长和木材性状初步筛选出5个优良家系(S89、S74、S76、S82和S83)。本研究初选的材料可以为良种选育提供基础,亲本可以为改良种子园营建提供材料。
周雪燕王璧莹郝雪峰胡兴国吴江涛郎凯胡钦波赵曦阳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木材性状
密度与氮肥对东北半干旱区小黑杨生长与木材性状的影响
张非凡
11个桉树无性系木材性状比较与选择被引量:11
2021年
为给桉树优良家系选择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桉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8个材性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树皮率、心材率、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和纤维比量的总体均值分别为13.23%、73.53%、0.538 g/cm^(3)、955.98μm、8.75μm、54.98、1.09和79.59%。除心材率和纤维长度外,其他6个材性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树皮率与基本密度、长宽比和壁腔比呈极显著正相关,材性性状间可进行联合选择。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为0.461~0.918,材性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初步筛选出生长和材性较优的5和6号无性系,可作为后续的良种选育对象。
卢翠香邓紫宇任世奇李昌荣韦俊郭东强李建凡陈健波
关键词:良种选育木材解剖桉树无性系材性性状

相关作者

李火根
作品数:125被引量:833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鹅掌楸 SSR 北美鹅掌楸 马尾松 杨树
赵曦阳
作品数:105被引量:62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遗传增益 生长性状 无性系 半同胞家系 白桦
王章荣
作品数:132被引量:1,418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尾松 鹅掌楸属 种子园 马褂木 杂交育种
陈天华
作品数:54被引量:486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马尾松 种源 染色体 种子园 马尾松种源
周志春
作品数:334被引量:2,634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马尾松 木荷 种源 家系 南方红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