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0篇“ 木豆“的相关文章
木豆抗涝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木豆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豆抗涝的种植方法;通过从窖泥中筛选耐高乙醇的菌群,并繁殖培养,制成窖泥筛选菌液,窖泥中的菌群包含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通过高浓度乙醇的筛选,可以筛选掉乙醇耐受低的菌群,如酵母菌...
邱迎庆李爱萍林金新邱凌宇
木豆特异根际促生细菌R15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2025年
为开发新的菌种资源并获得具有优良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菌,本文从木豆根际土中分离并纯化出26株根际菌,并系统评估了其植物促生特性,包括解磷、产铁载体、固氮及吲哚-3-乙酸(IAA)产生能力。对具有优异性能的菌株进行了16S rDNA鉴定,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其对植物生长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的26株菌株均至少表现出1种促生相关特性,其中16株具有解磷能力,19株具有产铁载体能力,20株具有固氮能力,12株具有产IAA能力。筛选出具有4种及以上促生特性的菌株6株。通过综合比较这6株菌株的促生性能,菌株R15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果,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沙雷菌(Serratia sp.)。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R15对木豆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接种R15后,木豆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分别增加了1.79%、36.36%、34.11%和42.86%;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7.71%、31.31%和30.27%;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别增加了1.82%、28.78%和55.25%。因此,本文从木豆根际土壤中分离出1株具有较强促生特性的菌株R15,为生物肥料的研发提供了潜在的菌种资源和理论支持。
高雪霞李宾宾吕敏凡欣雨吕新铭袁肖寒顾成波
关键词:木豆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作用
木豆提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及其在制备降脂、降糖和减肥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木豆提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及其在制备降脂、降糖和减肥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木豆提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有显著的降脂的功效,能显著减少3T3‑L1细胞的脂肪生成和脂肪分解;木豆提取物及活性化合物能够显著降低SREBP...
邱声祥姚李媛赵丽云李百琳刘芬
一种木豆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豆内生真菌及其应用,从木豆叶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L‑150,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
焦骄盖庆岩富锦先付玉杰
两份海南地方木豆资源的核型分析
2024年
木豆(Cajanus cajan)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豆类作物,是一种集粮、饲料、药物为一体的多用途植物,同时,作为先锋植物,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方面有重要功能。海南木豆种植时间长、资源多样性高,但细胞遗传学方面的报道目前较少。本研究以海南两个重要木豆产区‘保亭’和‘白沙’木豆地方资源为材料,通过核型分析发现,‘保亭’木豆核型公式为2n=2x=22=16m+6sm,其中10号染色体有一对随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L+5M2+3M1+2s,为1A型;‘白沙’木豆核型公式为2n=2x=22=20m+2sm,未发现随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L+4M2+5M1+1s,为2A型。本研究结果为木豆资源鉴定提供了新技术,也为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程志号孙长君郭素霞曾学蔚严琳玲吴琼
关键词:木豆核型分析对称性
木豆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2024年
木豆为热带及部分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食饲兼用作物,南方低温会导致木豆的减产,开展木豆的耐寒性研究可为耐寒木豆新品种培育提供数据支撑。为探究不同耐寒性木豆的蛋白表达差异特性,本试验以耐低温的缅甸木豆(MD)和低温敏感型的琼中木豆(QZ)种质为材料,4℃低温胁迫96 h后,进行蛋白组测序和DIA分析,结果表明:MD和QZ材料中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别为56个和57个;GO分析发现DEPs主要涉及催化活性、结合、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等,MD中显著富集在氧化还原酶活性、应激反应、信号转导等功能,QZ中显著富集在水解酶活性、水解O-糖基化合物和蓝光光感受体活性等;KEGG分析显示,DEPs涉及代谢通路、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等途径,在MD中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蛋白加工过程和RNA聚合酶途径,而在QZ中显著富集在氨基糖和核糖代谢、植物昼夜节律和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大部分DEPs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中。蛋白组学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是参与提高木豆耐寒能力的关键蛋白,氧化还原酶活性、应激反应、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蛋白加工过程等生物学途径参与木豆响应低温胁迫过程。
唐军王文强王文强陈志坚马向丽毕玉芬
关键词:木豆低温胁迫蛋白组学差异表达蛋白
干旱胁迫对木豆叶片的影响及机理验证
2024年
木豆(Cajanus cajan)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木豆的基因组中鉴定基因,对其进行了基本的理化性质预测、系统发育、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等分析,同时进行组织特异性分析、过表达植株构建以及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从木豆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4个SnRK2家族基因,发现SnRK2氨基酸的数量在217~383之间,相对分子质量为24578.32~43627.79,等电点范围为4.78~9.22;SnRK2基因家族聚集成3个分支,分布均匀;外显子和内含子分布保守,除CcSnRK2.13(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和CcSnRK2.14(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外,都含有9个外显子以及8个内含子;所有的CcSnRK2基因启动子区域都包含启动子和增强子区、厌氧诱导、光诱导调控、玉米蛋白代谢诱导调控、干旱诱导调控和脱落酸诱导调控元件;CcSnRK2家族成员的二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每个结构的氨基酸数量占比较为一致;根据基因表达情况以及前面的分析结果,选择CcSnRK2.5、CcSnRK2.8和CcSnRK2.9进行功能验证,发现其在叶片中高表达。CcSnRK2.5、CcSnRK2.8和CcSnRK2.9过表达显著提高了植株的耐旱生存能力,保持较好的叶片形态、水分平衡、细胞膜完整性等,表现出干旱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的显著改善。从全基因组鉴定了SnRK2基因并表征了其基本特征,通过植物遗传转化发现SnRK2增强了木豆耐旱性。
魏一凡杨清宋治华董碧莹曹红燕代阳孟冬
关键词:木豆干旱胁迫生物信息学
木豆小叶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2024年
叶片是植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流与能量转化的主要器官,对植株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对前期航空诱变获得的木豆(Cajanuscajan)小叶突变体进行了表型鉴定。结果表明:其叶宽、叶长、叶面积与野生型相比均显著变小(P<0.01),而叶片长宽比显著变大(P<0.01)。通过对小叶突变体和野生型‘ICPL81-3’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表型观察发现,不同单株的叶宽、叶长、长宽比和叶面积在F2群体中均有较大变异,且显著相关,其中叶宽和叶面积呈现明显双峰分布,叶宽表型符合3∶1分离(X^(2)木豆小叶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基因克隆提供了重要基础。
王上志罗小燕王文强叶玉秀李雪枫丁西朋
关键词:木豆表型鉴定基因定位
木豆提取物及其菧类活性成分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木豆提取物及其菧类活性成分的应用。木豆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尤其木豆素A作为一种源于中草药的天然化合物,具有环境友好、耐药性低、环境残留少、生物毒性低、天然易降解等优点。木豆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用于防治诺卡氏菌病...
赵丽云邱声祥姚李媛刘美兰陶正国陆豫
木豆不同采收期的营养成分差异初步分析
2024年
木豆(Cajanus cajan)是一种药食兼用型的豆科植物,为了探究木豆不同种质资源在不同采收期营养成分动态变化。本试验选取8个采样时间,测定并比较其营养成分含量(干物质,粗蛋白,总黄酮等),根据营养成分的综合比较,以期确定木豆最佳采收时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不同木豆种质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总黄酮(GF)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逐渐升高后达到平稳,可溶性糖(SS)和水溶性浸出物(WSE)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粗蛋白与总黄酮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木豆初花期时粗蛋白、干物质含量均处于峰值,且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大部分时期(P<0.05),其中9-HK2的总黄酮、粗蛋白等方面综合表现较佳。本研究结果可为木豆种质选育、杂交育种以及最佳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李子玮廖丽王坚王志勇
关键词:木豆营养成分总黄酮最佳采收期

相关作者

李正红
作品数:135被引量:48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木豆 滇丁香 地涌金莲 木豆新品种 地锦
付玉杰
作品数:274被引量:1,27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木豆 树脂富集 木豆叶 分离纯化 甘草
谷勇
作品数:97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木豆 马鹿花 麻疯树 木豆新品种 小桐子
刘秀贤
作品数:83被引量:3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木豆 滇丁香 地涌金莲 木豆新品种 育种
马宏
作品数:66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滇丁香 木豆 地涌金莲 木豆新品种 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