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 篇“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的相关文章
胃复春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胃、十二指肠 溃疡穿孔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胃复春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对胃肠 道穿孔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的恢复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胃肠 道溃疡穿孔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2组均进行胃肠 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给予术后 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复春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 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炎症 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血清胃肠 激素[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痛改善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 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各项炎症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G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PGⅠ、PG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春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可有效调节胃肠 道溃疡穿孔术后 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减轻炎症 反应,改善胃肠 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症状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 良好。 肖广远 黄文艳 吴海俊 周君 肖卫星 陈炳荣 周海军 顾梦佳关键词:炎症性肠梗阻 胃复春 加味桃核承气汤 胃肠激素 奥曲肽治疗胃肠 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胃肠 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胃肠 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70例,将2020年1—5月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将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胃肠 减压液量、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 因子[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 减压液量多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8、hs-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χ^(2)=7.467,P=0.006);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仅观察组患者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疼痛2例,未经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结论 奥曲肽治疗胃肠 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过度的炎性 反应,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林松明关键词:炎症性肠梗阻 奥曲肽 住院时间 大承气汤治疗外科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治疗外科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1月—2022年01月)外科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60例,分两组,各3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 水平,统计症状明显减轻及消失时间、恢复指标、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血清炎症 指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研究组腹胀痛、呕吐症状缓解、消失时间及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的治疗中,以大承气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 指标水平,缩短患者相关症状减轻、消失时间,缩短排气与住院时间,并减少胃液引流量,治疗效果理想。 孔祥辉关键词:大承气汤 外科术后 炎症性肠梗阻 炎症指标 理气通便中药辅助治疗大肠 癌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理气通便中药辅助治疗大肠 癌(CRC)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6例CRC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理气通便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体征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炎症 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肠 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常规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效患者均经松解术治疗后恢复,状况好转后出院;两组显效和有效患者均经第2疗程治疗状况好转后住院治愈、出院。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理气通便中药辅助治疗CRC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减轻炎症 反应,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陆峰 黄伯冲 尹国关键词:大肠癌 炎症性肠梗阻 大承气汤加减对腹部手术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胃肠 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加减对腹部手术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EPISBO)患者胃肠 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术后 EPISBO患者64例,用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及胃肠 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 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部症状消失时间、胃管撤离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炎症 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CRP、TNF-α、IL-6、PC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13%(2/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承气汤加减可促进EPISBO患者胃肠 功能恢复,减轻术后 体内炎症 ,复发率低,安全性 高,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丁孟德 冯丹丹关键词:炎症性肠梗阻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大承气汤 奥曲肽治疗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价奥曲肽治疗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在CNKI、VIP、PubMed、CBM、Web of Science数据库系统检索奥曲肽治疗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国际协作网评价员工作手册规程,对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偏倚分析,运用RevMan 5.2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项随机对照试验,916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曲肽治疗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在胃肠 减压引流量[WMD=-403.30(95%CI:-532.99,-273.62)]、肛门恢复排气时间[SMD=-1.33(95%CI:-1.75,-0.91)]、住院时间[WMD=-4.19(95%CI:-5.79,-2.59)]有潜在的临床疗效,同时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P=0.050)。结论奥曲肽在治疗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改变奥曲肽给药方式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白江江 宗新玲 高维东 曹光材 霍爱鑫关键词:炎症 肠梗阻 奥曲肽 手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通腑承气汤对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血清炎性 因子及胃肠 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通腑承气汤加减方治疗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胃肠 外科2018年3月—2020年3月84例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中药组,每组42例。对比两组疗效、胃肠 功能康复与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 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后,中药组临床总疗效88.10%(37/42),显著高于常规组71.43%(30/42),常规组和中药组通腑承气汤组肠 鸣音恢复、腹部症状(腹痛腹胀)消失、肛门排气与胃管撤离时间分别为(3.56±0.87)d vs(2.14±0.43)d、(5.79±1.02)d vs(3.58±0.84)d、(4.69±1.10)d vs(3.05±0.97)d、(6.43±1.78)d vs(4.09±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中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76%(2/42)、7.14%(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TNF-α、IL-8与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hsCRP、TNF-α、IL-8与PC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30.43±8.76)vs(61.26±11.32)mg/L、(24.75±9.86)vs(43.07±12.14)ng/mL、(67.64±21.32)vs(98.77±28.96)pg/mL、(70.06±15.34)vs(125.63±19.4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中药通腑承气汤用于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不仅可缩短患者胃肠 功能康复所需的时间与减轻炎性 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多,安全性 尚可,有一定的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张亮 孙乃辉关键词:炎症性肠梗阻 炎性因子 桃核承气汤治疗阑尾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桃核承气汤治疗阑尾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EPISBO)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 分析126例EPISB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桃核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胃肠 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 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进食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胀减轻时间、肠 鸣音恢复时间、首次通气时间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活性 肠 肽(VIP)、降钙素原(PCT)、血清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 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可有效改善EPISBO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肠 道功能恢复,减轻炎症 损伤程度。 高可新关键词:桃核承气汤 阑尾切除术 肠梗阻 导管在结直肠 癌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结直肠 癌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治疗方案存在争议,我们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数据,来探讨肠梗阻 导管在结直肠 癌术后 出现的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 通过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 李晗关键词: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临床疗效 结直肠癌 文献传递 通腑活血方对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症 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通腑活血方对术后 早期 炎症性 肠梗阻 (EPISBO)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 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8例EPISB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活血方口服及灌肠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 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 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腑活血方口服和灌肠 辅助治疗EPISBO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 王瑶 孙建飞 谢世瑞 陈学峰 孟昕珂关键词: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生长抑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腹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