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1篇“ 朱子学“的相关文章
朱子
蔡茂松著
关键词:朱子学
乾嘉朝朱子“式微”辩
2024年
乾嘉朝时期,由于文化政策的变化,考据一时兴盛,传统朱子出现了相对弱化的情形,但并非达到界所认为的“式微”程度。从者群体影响看,乾嘉时期,依然存在着一大批朱子群体,有的能够与戴震比肩;从地域看,考据主要盛于江左,远不及朱子的南北上下;从成果数量看,朱子著述编撰刊印丰厚,远非考据著作可以比拟。作为官化、制度化的朱子得到尊崇,各术派别不敢“显背紫阳”。
徐公喜
关键词:朱子学学术群体
异域的回响:朝鲜朱子对饶双峰《中庸》的批判与继承
2024年
饶双峰《中庸》解以观点新颖、分析精密著称,在《中庸》章节之分、首章工夫论及中和、中庸、费隐、鬼神、诚等概念阐发上,皆多有不同于朱子之说,引发了以退溪、栗谷为代表的朝鲜朱子者的热烈辩议。朝鲜者对双峰之说的深入探究和不同观点,显示出朝鲜朱子在对朱子经典诠释的继承与批判中形成和建构起自身对朱子的认识,体现了朱子对朝鲜朱子所具有的中介和阶梯作用,为中韩朱子朱子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从中我们亦可以看出,罕为界所知的饶双峰实为朱子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加强对饶双峰的研究对于认识朱子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许家星
关键词:《中庸》
朱子与康有为早年成立教的理路
2024年
近代“今文运动”为晚清思想解放的大关节,康有为则为其中枢纽。康氏对于朱子说的运化,贯穿于成立教的全过程。初由中法马江之役的时局所刺激,编礼之朱子,成《教通义》,以呼应龚自珍“自改革”。复循此坚毅上书,至上书受挫,乃发愿仿刚果近禅的朱子。遂于回粤乡居时,朱熹创“新教”。《新伪经考》重订“真经”及其“道统”,发挥原教义是重要一环。这一操作,通于朱熹集注《四书》别出于《五经》、序列“道”的传承、确定新义理之举。其中“改制”之义的诠释,颇具以师道加于君权之上的“民权”说的时代特色,显示“世变异则教异”的特质。
於梅舫
关键词:朱子学《新学伪经考》
清代中晚期朱子的自我拯救及其术史意义--以李元春为中心的探讨
2024年
清代中晚期是朱子趋于势微、日渐羸弱的时期,以李元春为代表的朱子者以道自担,奋力自救,力图从卫朱子之道、辨心之偏和斥考据之僻三个维度展开对朱子的拯救,呈现尊朱而不佞朱、谴取心和考据术取向,并仰赖其在中晚清朱子营垒中的术地位,相应地涵具了重要的术史意义:一是提振了朱子的地位,推动术思潮由汉独大向汉宋(朱子)兼采转进;二是促使关中地区成为中晚清朱子研究的重镇;三是力促关术形态由崇尚阳明向尊奉朱子转进。以李元春这一典范者为切入口,不仅可以具体而微地呈现清代中晚期朱子术样态,更可以弥缝以往界研究的缺漏之处,进一步完善清代朱子演进、发展的术图谱,从而呼应和落实“明清朱子将是宋明理研究的新增长点”的术主张。
李敬峰
关键词:清代中晚期朱子学考据学
近世日本朱子的再定位——评渡边浩《东亚的王权与思想》
2024年
《东亚的王权与思想》一书以近世东亚的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承袭《近世日本社会与宋》“概念史”式的研究方法,深化前著中朱子并非德川幕府体制意识形态的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近世日本朱子的再定位,是思想史领域突破丸山预设的别具一格且卓有成效的尝试。
刘晓婷
关键词:朱子学再定位政治思想
蔡清《大蒙引》与明代中期朱子的自我修正与开新
2024年
《大章句》不仅是朱子用心最笃、用功最勤的经典著作,也是朱子建构即物穷理哲体系的重要典据,更是把握朱子思想精义的要津所在。蔡清作为明代中期朱子派的中流砥柱,从其《大蒙引》入手最能从一个重要侧面极致地显豁明代中期朱子术样态。蔡清的《大蒙引》以句读字议、汉宋兼采为进路,以折中群言、推明朱注、抉发精义为诉求,首先回应辐辏在《大》文本上的三大争议,继而着意对“三纲领”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尔后又聚焦在“八条目”的“格物致知”,显豁出倚重但又不陷于训诂和尊奉但不墨守朱子术特质。与之相应,赖其卓绝的术地位,他的经典诠释涵具有典范的术史意义:一是修正朱子,推动朱子开出新面目;二是遥启清代汉,发出汉复振的先声。蔡清的《大蒙引》成为理解经典诠释与术思潮递变以及明代中期朱子演进的具体而典范的个案。
李敬峰
关键词:《大学章句》汉学
元初朱子与朱陆合流思想窥探——对胡炳文“明德本心”说的分析
2024年
元初新安理家胡炳文的《四书通》以维护朱正统为己任,被肯定“有功朱子,莫若云峰”。朱子在“明德合是心,合是性”的问题上呈现出了以心性兼言之的判断倾向,但因此问题无一明确定论,从而引发了后世讨论。胡炳文提出了“明德即是吾之本心”的观点,以“本心”一词涵括朱子对于“明德”的解释,以“心外无理,理外无事,即事以穷理”讨论“明明德”工夫,彰显了元代前期朱陆思想合流的色彩。从中具体呈现出元初朱子是如何面对并且回应来自象山心的冲击,同时体现了朱子在元代初期的流变特色。
何玮
关键词:明德本心
元代朱子范式下礼乐互诠关系的义理解读——以陈澔《礼记集说》为例
2024年
自理范式确立以降,传统哲中的概念就被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家所重视并赋予新内涵。元代朱子陈澔以《礼记》为研究对象自觉接续其思想遗产,既从义理诠释上实现了朱子的精微化,又从经维度上补救了朱子流于繁琐、空虚之弊。受礼乐彼此依存关系的影响,陈澔《礼记集说》通过太极“函三为一之理”的思想、道器不离的关系、阴阳动静的屈伸变化以及体用不离的关系,不仅实现了礼乐互诠的义理诠释,而且还达到了经典诠释与义理建构的双重旨趣。
曾令巍
关键词:道器
朱子是“心统性”还是“性统心”?
2024年
“心统性情”之提出,是朱子为了配合经典之诠释,以便贯通自己体系中“性发为情”一说。盖孟子原意是以恻隐羞恶等为心,而朱子视之为情,又《中庸》则言情绪之喜怒哀乐之发。为统一这些经书,朱子遂藉张子“心统性情”一词,来联系心与情,将孟子的恻隐羞恶等亦视为情,如此,则既能顺于孟子原文,亦能疏通自己的《四书》体系。“心统性情”之“统”字,并非“主宰”之意,而是意味着“整合”。心只是虚灵知觉,其背后之性理才是本体与根源。朱子终归为理而非心
蔡家和
关键词:心统性情理学恻隐之心

相关作者

乐爱国
作品数:226被引量:413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民国时期 朱子学 《论语》 《中庸章句》 牟宗三
许家星
作品数:128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朱子学 四书 四书学 《中庸》 道统
吴震
作品数:114被引量:420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阳明学 朱子学 儒学 心学 宋明理学
李敬峰
作品数:81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朱子学 关学 思想史意义 阳明心学 四书
张品端
作品数:67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
研究主题:朱子学 陆九渊 闽学 书院 朱子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