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1篇“ 机械性肠梗阻“的相关文章
双源CT在机械性肠梗阻检测中的价值
2024年
肠梗阻临床通常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腹部CT平扫检查确诊,但对其病因的判断效能较差,而明确肠梗阻病因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双源CT通过使用两个X线源、两个探测器进行图像采集,能显著提升图像分辨率[1],但单独用于肠梗阻诊断的效果并不理想。CT增强能更容易区分病变与正常组织,能观察到壁的血供情况,展现梗阻移行带处的管与周围系膜血管情况[2],结合MPR处理能够显示任意段、系膜以及系膜动静脉的解剖结构,进而实现对管更细致的解剖结构分析。本文对照手术结果对双源CT增强+MPR+平扫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敏感及特异进行分析,为该病的临床影像检查选择提供参考。
张春燕朱时才栗付周
关键词:机械性肠梗阻多平面重组
多类型非肿瘤机械性肠梗阻治疗危险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多类型非肿瘤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991医院自2011年3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25例非肿瘤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n=15)与非手术治疗组(n=10)。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有无腹部手术史、有无基础疾病史、确诊时间、术前24 h是否合并高热、持续腹痛、腹膜炎、鸣音减弱,CT提示异物直径大小、密度、周围壁情况,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治疗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肿瘤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持续腹痛,腹膜炎,CT提示异物直径,CT提示异物密度高、壁增厚水肿,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腹痛(时间≥48 h),腹膜炎,CT提示异物直径≥2.5 cm,CT提示异物密度高、壁增厚水肿,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均为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持续腹痛(时间≥48 h)、腹膜炎、CT提示异物直径≥2.5 cm、异物密度高及周围壁增厚水肿、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均为非肿瘤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存在以上2~3个危险因素者建议早期手术治疗。
尚辉辉田秀梅焦丽莉冯婷邱萍贵丽王静
关键词:胆石性肠梗阻柿石性肠梗阻手术
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急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急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郑州四六〇医院收治的85例疑似急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给予MSCT、MRI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急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应用MRI、MSCT单一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85例疑似急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经临床病理确诊阳60例、阴25例;MSCT检测阳53例、阴32例;MRI检测阳54例、阴31例;联合检出阳59例、阴26例。MSCT联合MRI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SCT及MRI单一检测,漏诊率低于MSCT及MRI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对粘连的符合率高于MSCT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总符合率高于MSCT及MRI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联合MRI诊断急机械性肠梗阻效果良好,对病因的检出符合率更高,其诊断效能高于MSCT及MRI单一检测。
杨帆杨小慧
关键词: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
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筛选导致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危险因素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肿瘤)外科收治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98例,根据患者治疗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76)和预后不良组(n=22)。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症状与体征、炎相关指标及治疗相关特征的差异;分析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症状与体征、炎相关指标及治疗相关特征与不良预后的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BMI、PG-SGA分级及糖尿病患病率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P=2.486/0.015、8.164/0.017、4.382/0.036];预后不良组患者发生鸣音消失比例、腹痛进行加重比例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4.025/0.045、4.248/0.039);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CRP、PCT、IL-6、NLR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t/P=2.653/0.009、2.478/0.015、2.391/0.019、2.636/0.010);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长、应用糖皮质激素比例及平均住院时间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P=2.373/0.020、5.002/0.025、2.366/0.020];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PG-SGA分级、糖尿病患病、血清CRP、PCT、IL-6、NLR水平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P=0.202/0.040、0.211/0.037、0.213/0.036、0.229/0.023、0.211/0.037、0.207/0.039),平均BMI水平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r/P=-0.242/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BMI升高为预后不良保护因素[OR(95%CI)=0.377(0.196~0.724)],PG-SGA分级、血清PCT、IL-6及NLR水平增高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9.893(5.087~16.043)、2.835(1.742~10.840)、1.415(1.044~1.919)、2
王萌王丽邵妍王婷婷
关键词:机械性肠梗阻预后老年人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奥曲肽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对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经鼻肠梗阻导管(TIC)联合奥曲肽(OTT)治疗机械性肠梗阻(IO)的效果及对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机械性I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TIC联合OT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功能、血清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X线片梗阻消失时间及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65.63±8.47)、(69.45±7.33)、(63.47±5.39)、(83.46±8.11)、(31.04±5.78)h,均显著早于对照组的(86.77±9.68)、(79.37±8.55)、(78.41±8.97)、(96.47±9.32)、(43.56±6.2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管活肽(VIP)水平为(39.64±5.63)pg/mL,丙二醛(MDA)水平为(1.56±0.22)nmol/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43±7.48)pg/mL、(1.88±0.32)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胃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TIC联合OTT治疗机械性IO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道功能、血清指标,对患者疼痛有显著缓解作用,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安全
周兴舰朱融慧郭朝阳秦章禄
关键词:肠梗阻奥曲肽胃肠功能血清指标
机械性肠梗阻合并肝门静脉积气病例1例
2024年
肝门静脉积气症(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 HPVG)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在门静脉及其肝内门静脉分支异常积聚形成的影像学征象,是一种少见的影像学征象。门静脉积气本身是独立的病变,造成门静脉积气的原因有很多,病因不同其预后也不相同。最常见于缺血和坏死。一般被认作并发症出现,极其罕见,病情进展极快。肝门静脉积气症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病情极重,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常被称为“死神之症”。HPVG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常与原发病有关,机械性肠梗阻是指因机械原因如腔内、壁本身,外侧等原因引起的内容物不能从上往下运行,出现的肠梗阻。现将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机械性肠梗阻合并肝门静脉积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乔艳萍韩明阳
关键词: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内科临床技术路线被引量:3
2023年
肠梗阻是晚期腹盆腔恶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由于肿瘤分期晚,腹腔、腹膜广泛转移,一般状况差,营养不良等失去手术机会,需实行个体化的内科综合治疗。全文着重论述癌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上的内科诊治技术路线,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杨守梅李苏宜
关键词:内科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机械性肠梗阻手术决策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机械性肠梗阻手术决策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预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仍需手术治疗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
朱先富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机械性肠梗阻手术决策
MSCT和MRI在急机械性肠梗阻中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58例急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MSCT和MRI进行诊断,观察2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指标选取病因诊断准确率、肠梗阻类型诊断准确率,2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预测值及阴预测值。结果:MSCT与MRI在病因诊断准确率中,以粘连、肿瘤、扭转及套叠进行比较,最终结果证实,MRI诊断准确率均高于MSCT(P<0.05),且MSCT与MRI诊断肠梗阻类型准确率对比中以单纯和绞窄两种类型为主,最终证实,MRI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P<0.05),同时58例患者MSCT诊断与MR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预测值及阴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采用MRI诊断的价值高于MSCT,患者影像学表现以粘连、肿瘤、扭转以及套叠为主。
付瑜莹
关键词: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
益气养阴灌方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灌方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3年1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用SPSS 25.0软件倾向值匹配评分功能匹配后,得到中药灌组和对照组病例各67例,观察指标为患者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总计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抗生素升级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灌组患者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及抗生素升级情况、疗效评价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中药灌组在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中粒细胞计数及中粒细胞比值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中配合应用益气养阴灌方有助于缩短患者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抗生素使用的天数,减少抗生素升级情况,提高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
李乔刘宝清杨成城张栋
关键词:中药灌肠机械性肠梗阻

相关作者

蔡晓军
作品数:51被引量:160H指数:9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气腹造影 气腹 术后肠粘连 螺旋CT 肠粘连
管文贤
作品数:204被引量:69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结直肠癌 腹腔镜 淋巴结
崔华雷
作品数:158被引量:669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儿童 小儿 外科学 腹腔镜手术
冀秀英
作品数:17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科 护理 精神科护理 风险管理 血磁
刘源
作品数:103被引量:510H指数:1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炎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