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6 篇“ 机械通气技术 “的相关文章
急性间质性肺炎采用无创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研究急性间质性肺炎采用无创通气 技术 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5例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44%(76/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2%(64/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12±1.2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22±1.21)d、CT肺部感染好转时间(14.81±1.0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56±0.69)、(5.76±1.24)、(25.32±2.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技术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买迪娜·阿布都瓦衣提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肺炎 无创通气技术 糖皮质激素 影响机械通气 技术 在新疆基层医院推广效果的原因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在新疆基层医院进行机械通气 应用培训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推广应用的因素。方法对2014年至2016年参加机械通气 技术 推广阿勒泰、伊犁地区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培训人员对机械通气 必要性、适用性、掌握难易程度的评价;并选取部分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统计机械通气 的培训效果和最终使用率。结果①参加培训情况:共42家医疗机构、366人参加培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124人、大专193人、中专49人;职称为高级43人、中级127人、初级185人、无职称11人。②培训效果:74.59%(273/366)的人员经培训后能初步或熟练应用机械通气 技术 ,其中51.09%(187/366)的人员能熟练应用机械通气 ;培训效果与培训前对机械通气 技术 的了解程度有线性关系(χ2=91.81,P〈0.01)。③不同职称人员对机械通气 的评价:中级职称人员较高级、初级、无职称人员认为更容易掌握机械通气 技术 [71.17%(98/127)比60.47%(26/43)、50.81%(94/185)、45.45%(5/11),不同职称人员在技术 掌握的难易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P〈0.01)。④不同学历人员对机械通气 的评价: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大专、中专更容易掌握机械通气 技术 [84.68%(105/124)比56.99%(110/193)、67.35%(33/49)],不同学历人员在技术 掌握的难易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9,P〈0.01)。⑤技术 使用率:本次培训后机械通气 技术 的使用率高达78.5%。结论工作经验、学历及职称是影响新疆基层医院机械通气 培训效果的因素。 王一 刘真群 徐思成关键词:机械通气技术 适宜卫生技术 血液净化治疗与机械通气 技术 在急诊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效果及安全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与机械通气 技术 在急诊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2.04±0.55)d、意识恢复时间(8.15±2.65)h、住院时间(11.31±2.4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阿托品用量(48.37±10.28)mg,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有利于缩短各项功能恢复时间,加快患者出院,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纪秋花关键词:血液净化 机械通气技术 急诊 重度有机磷中毒 俯卧位机械通气 技术 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进展 被引量:23 2018年 俯卧位机械通气 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械通气 治疗技术 ,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患者群体和疾病类型明显得到拓展。该技术 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完成,其干预效果的优劣、安全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俯卧位机械通气 在相关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状况、护理要点以及面临的挑战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和优化提供参考。 徐乃伟 刘素彦 沈悦好 曹洁关键词:俯卧位 呼吸衰竭 护理进展 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探讨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山西省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72例患者分为低流量吸氧组和无创通气 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低流量吸氧组患者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技术 进行治疗,对无创通气 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技术 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PaO_2和PaCO_2的水平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低流量吸氧组患者相比,无创通气 组患者的心率及PaO_2、PaCO_2的水平更佳,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能有效地改善该病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心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马雪婷关键词: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用无创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用无创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在2016年7月至12月期间接诊的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60例/组)。为这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吸氧治疗,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 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PH、PaO_2、Pa CO_2、Neu/Leu、IL-8、TNF-α的水平、呼吸频率和心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血PH、PaO_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Neu/Leu、IL-8、TNF-α的水平、PaCO_2、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无创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雷智元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技术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与血气参数的影响 2016年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参数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Pa O2、p H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 CO2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机械通气 技术 在老年COPD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强化血气参数,缓解疾病进展,适于临床应用。 凌文珊 侯宪云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 老年 疗效 血气参数 面罩机械通气 技术 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通气 技术 对面罩机械通气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均进行面罩通气 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指标、生命体征,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通气 前相比,患者的血气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 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为(72.34±6.14)mm Hg(1 mm Hg=0.133 k Pa),脉搏为(113.36±7.64)次/min,呼吸频率为(28.63±2.16)次/min;通气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为(112.43±7.21)mm Hg,脉搏为(81.36±8.53)次/min,呼吸频率为(16.14±2.34)次/min。与通气 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78、27.380、38.42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结论通气 技术 对面罩机械通气 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的疗效甚为理想,可有效改善其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症状,应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何中伏 李国瑞 段宪云关键词:通气技术 面罩机械通气 疗效 分析机械通气 技术 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 2014年 目的分析探讨机械通气 技术 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3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分别应用机械通气 技术 和常规药物方案对所选患者进行治疗,并监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 h的血气变化和气道内压变化。结果机械通气 法治疗组的重症支气管哮喘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常规药物对照组,治疗前后机械通气 法治疗组的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机械通气 技术 进行治疗,能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周钰关键词:机械通气技术 重症支气管哮喘 内科综合治疗 机械通气 在急诊急救的应用一适宜在急诊推广的机械通气 技术 进展 文章对适宜急诊急救推广的机械通气 技术 及相关进展进行了介绍,指出在机械通气 过程中间断给与高于常规平均气道压的压力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让萎陷的肺泡复张,即肺复张(RM)。RM的目的是改善氧合提高肺顺应性及减少肺损伤。无创通气 适... 刘志关键词:急诊科 急救处理 机械通气
相关作者
刘又宁 作品数:781 被引量:6,845 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抗菌药物 SARS 急性肺损伤 抗生素 王辰 作品数:1,144 被引量:12,259 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肺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 解立新 作品数:312 被引量:1,809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患者 预后 邱海波 作品数:807 被引量:7,082 H指数:3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ARDS 感染性休克 吴太虎 作品数:160 被引量:685 H指数:1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研究主题: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 失血性休克 系统设计 重症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