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6篇“ 板块缝合带“的相关文章
某高原铁路板块缝合地段选线理念及实践
2023年
某高原铁路线路穿越金沙江、澜沧江和班公湖-怒江等板块缝合,受特殊的构造背景影响,缝合内断裂活动、高地应力、高地温、构造混杂岩以及山地灾害等工程地质问题十分突出,给线路方案选择、重大工程选址以及防灾减灾均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板块缝合工程地质特征及选线理念进行系统梳理。研究结论:(1)线路穿越板块缝合时,应遵循“正穿越、短穿越”,以及“走高、走边、走硬”的选线理念,以降低隧道埋深、优化辅助坑道设置条件,从而降低隧道工程风险和实施难度。(2)缝合内表生不良地质问题同样突出,当面临明暗线方案选择时,应充分开展技术经济综合比选。(3)应充分评估跨大江大河不良地质体堵江风险以及岸坡稳定性问题,必要时采用大跨高桥以降低桥梁以及两侧隧道工程风险。(4)结论可为区域内其他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勘察设计提供参考。
陈勇毕强王哲威李伟
关键词:铁路工程板块缝合带
横断山板块缝合构造剥蚀重力型堆积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区域山体稳定性是刘国昌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区域工程地质学的内容之一,区域山体稳定性的问题受两个区域性要素的控制,即区域稳定性工程地质的区域性与地性要素。本文以横断山区板块缝合构造剥蚀重力型堆积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说明区域稳定性工程地质区域性要素与横断山区铅直地性要素对区域山体稳定性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论述了河床深厚覆盖层具有全球性特征,及其与冰期海平面下降以及区域地壳隆升两者之间的关系。
陈剑平
关键词:区域工程地质板块缝合带
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板块缝合地质灾害效应被引量:8
2022年
板块缝合作为特殊类型的“断层”,其地质灾害效应是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受特提斯洋复杂而漫长的构造演化制约,川藏交通廊道穿越了7条板块缝合,但对其地质灾害效应的研究却鲜有涉及.为此,在搜集整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简要分析了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板块缝合的地质灾害效应,并探讨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板块缝合地质灾害效应主要表现在塑造地貌、创造地形条件,劣化岩体、提供物质来源,控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诱发地质灾害(链)等4方面.构造混杂岩因其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和特殊的岩石类型与组合特征,使其天然具有易灾性,而板块缝合就位过程中的构造运动是地质灾害效应的内生动力.板块缝合的地质灾害效是贯穿于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板块缝合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耦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板块缝合地质灾害效应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在加强基础地质与灾害地质精细化调查的基础上深化其认识;川藏交通建设工程应加强板块缝合工程效应研究,加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发,以确保其安全施工与后期平稳运行.
李洪梁李洪梁黄海张佳佳王灵李宝幸
关键词:板块缝合带构造混杂岩特提斯工程地质
川藏铁路廊道板块缝合对软岩分布的控制效应及其工程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软岩长期以来都是工程建设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具有高地应力、高温、高水压等复杂环境特点的川藏铁路廊道更是不可忽视的难题,但目前区域软岩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工程效应还未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在铁路廊道及邻区地质填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岩体结构调查、岩石回弹测试以及微观分析,发现缝合对软岩发育有着明显的控制效应。取得如下认识:(1)铁路廊道发育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及雅鲁藏布江等板块缝合,受缝合特殊的构造活动形式与温压条件等影响,泥岩、片岩、板岩等软弱岩石及糜棱岩、碎裂岩和损伤岩等构造软岩主要分布在缝合内部及其边界断裂两侧;(2)板块碰撞运动控制了区域岩石建造特征,并造成岩石变形变质和构造损伤,使得岩石力学性质劣化,导致区域内软岩广泛发育;(3)川藏铁路廊道软岩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受缝合控制的软弱岩石区段隧道工程大变形风险较高,隧道工程穿越缝合活动性边界断裂构造软岩时易出现突水突泥灾害,软岩发育且外动力作用强烈的区段频发的山地灾害将严重威胁地表线路及临辅工程。本研究成果可为川藏铁路廊道软岩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下软岩的变形机制和工程防控技术等方面研究奠定基础。
易树健崔鹏伍纯昊李渝生
关键词:板块缝合带软岩
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之重磁证据被引量:6
2020年
通过对东北地区重磁数据重新处理,从重磁场特征角度分析和讨论目前地质界一直争论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的位置问题,并得出了新的认识.认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缝合为约240 km宽的近似等宽.该缝合的走向自东北地区西部朝阳北、通辽南,走向北东东,过沈阳北、长春北折向南东东,直到通化北和珲春南.这样的认识主要来自区域重、磁资料的综合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垂向及水平各方向导数、水平梯度模、不同上延高度、小波、小子域及插值等多种滤波、信号提取及增强等多种处理后反映出的异常特征.该南与北、内与外的重磁异常存在明显差异.通常表现为内与外的异常错动、曲线扭曲、走向改变、规模差异、特征冲突.比如松辽盆地就在的南北宽度上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包括山势也因其存在而变得内外有别.
孙中任赵雪娟段会升贾立国
关键词:航磁缝合带
拉林铁路板块缝合隧道地应力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青藏高原板块缝合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大陆块的缝合区域,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川藏线拉林铁路几乎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展布,高地应力问题十分突出,但目前针对板块缝合隧道的地应力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空心包体法对拉林铁路沿线隧道进行了原位地应力测量,并与成兰、兰渝和锦屏等几个典型工程的地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拉林铁路沿线隧道埋深大,构造应力突出,总体表现为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平均侧压系数(1.0~1.5)分布较为集中且处于较高水平;最大主应力量值大多在20~50MPa之间,最大主应力与埋深的梯度为0.0337MPa/m,方向以北北西-北北东向为主。建议采用仰拱结构减小隧道墙脚处的应力集中现象。
欧小强王奭李永亮刘志强郑宗溪吴剑
关键词:板块缝合带地应力铁路隧道
拉林铁路板块缝合岩爆隧道数值计算分析
岩爆是高地应力隧道工程建设中典型地质灾害之一,但针对板块缝合这种以构造应力为主导的特殊地段隧道岩爆问题尚缺乏系统地研究.本文针对拉林铁路板块缝合高地应力现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以强度应力比法中最大主应力为标准,对隧道...
欧小强肖丙辰刘志强郑宗溪吴剑
关键词:板块缝合带铁路隧道岩爆
拉林铁路板块缝合岩爆隧道数值计算分析
2018年
岩爆是高地应力隧道工程建设中典型地质灾害之一,但针对板块缝合这种以构造应力为主导的特殊地段隧道岩爆问题尚缺乏系统地研究。本文针对拉林铁路板块缝合高地应力现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以强度应力比法中最大主应力为标准,对隧道岩爆的控制措施,如应力释放孔布置、开挖进尺、初支和锚杆参数等不同工况下的围岩最大主应力进行了探究,研究得出:(1)应力释放孔对最大主应力控制效果可达5%~17%;且孔位布置应靠近开挖轮廓线,以斜向外插设置为宜;(2)开挖进尺对最大主应力影响不大,降幅小于1.2%;(3)其余两种措施最大主应力降低值居于上述两种措施之间。并结合现场防治措施,提出了板块缝合地区岩爆隧道的控制措施建议。
欧小强肖丙辰刘志强郑宗溪吴剑
关键词:板块缝合带铁路隧道岩爆
板块缝合地区的选线理念与实践被引量:6
2018年
在拉林铁路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地区选线实践中,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铁路工程可靠性、雅鲁藏布江桥位、隧道软岩大变形等因素,运用三维技术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选线,总结出板块缝合地区的铁路选线理念:(1)应用三维选线方法、多目标决策模型能增强选线的直观性和科学性;(2)尽量减少隧道工程,减少隧道软岩大变形或岩爆长度;(3)线路尽量选择在岩性较好的区域通过,降低隧道软岩大变形的风险;(4)线路尽量选择在被动盘通过;(5)尽量减少隧道埋深;(6)做好隧道软岩大变形设计预案,加强支护,防止隧道围岩大变形。
何娘者
关键词:铁路地质选线层次分析法
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之地球物理特征被引量:12
2014年
内蒙古地域辽阔,全区跨越了西伯利亚、华北、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四大板块。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质构造环境极其复杂。历年来关于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缝合界限的位置,始终是地质工作者讨论的热点。笔者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之地球物理场(重磁场)特征,认为西拉木伦河断裂应是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终极缝合
苏美霞赵文涛张慧聪孙会玲李红威范亚丽
关键词:地球物理缝合带

相关作者

李才
作品数:516被引量:2,525H指数:3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羌塘中部 青藏高原 糖尿病 羌塘 地球化学
范建军
作品数:71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 班公湖-怒江 岩石组合
邹光富
作品数:167被引量:65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找矿方向 滇西 成矿规律 腾冲地块 地质特征
刘志强
作品数:140被引量:33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隧道 铁路隧道 高地应力 风速 隧道模型
胡培远
作品数:96被引量:33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地球化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蛇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