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篇“ 果糖二磷酸盐类“的相关文章
- 果糖二磷酸钠后处理对老年大鼠体外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后处理对老年大鼠体外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老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环孢霉素组(C组)和果糖二磷酸钠后处理组(D组),每组15只。记录平衡末(T_(0))、缺血前1 min(T_(1))、再灌注后10 min(T_(2))、20 min(T_(3))和60 min(T_(4))各时间点心率、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实验结束后采用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变化情况,并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B组、C组、D组T_(2)~T_(4)时心率、LVDP和±dp/dt_(max)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T_(2)~T_(4)时心率、LVDP和±dp/dt_(max)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D组线粒体表面积与体积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线粒体表面积与体积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粒体直径较A组明显增加,而C组、D组线粒体直径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心肌细胞NAD^(+)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心肌细胞NAD^(+)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升高[(9.17±0.96)μmol/L、(8.39±0.57)μmol/L vs(6.68±0.70)μmol/L,(0.37±0.06)μmol/g、(0.34±0.07)μmol/g vs(0.23±0.05)μmol/g,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后处理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保护线粒体,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老年大鼠体外心肌的损伤。
- 高露月汪芳俊曾思思吴乐高晓沛
-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盐类细胞色素C类NAD
- 果糖二磷酸钠对脑出血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FDP)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64例,根据是否应用FDP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用法用量:5.0克/次,静脉滴注,2次/天,疗程7天),比较入院时第1天、第3天、第7天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心肌酶AST、LDH、CK及CKMB入院第3天治疗组的检测结果为:(46.41±27.53)IU·L-1、(285.94±42.84)IU·L-1、(352.81±148.69)IU·L-1、(37.47±12.05)IU·L-1;心肌酶AST、LDH、CK及CKMB入院第7天治疗组的检测结果为:(35.59±13.44)IU·L-1、(249.28±50.37)IU·L-1、(260.81±98.12)IU·L-1、(23.13±8.35)IU·L-1。入院第1天AST、LDH、CK及CKMB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04、0.935、0.672、0.588),第3、7天对照组AST、LDH、CK及CKMB均较治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P分别为0.003、0.001、0.025、0.009;第7天P值分别为:0.001、0.013、0.013、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ST、LDH、CK及CKMB第3天均较第1天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ST、LDH、CK及CKMB第7天与第1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ST、LDH、CK、及CKMB第7天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果糖二磷酸钠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可以降低急性期心肌酶谱,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 李芳李伯恩
- 关键词:脑出血果糖二磷酸盐类心肌酶谱
- 果糖二磷酸钠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果糖二磷酸钠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月龄5~6月,体重210~240 g,取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心脏6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5):对照组( C组)、果糖二磷酸钠预处理组( Fpr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和果糖二磷酸钠后处理组( Fpo组)。平衡30 min后,C组采用K-H液持续灌注100 min,余3组灌注K-H液10 min,Fpr组灌注含有果糖二磷酸钠5 mmol∕L的K-H液10 min。 I∕R组、Fpr组和Fpo组灌注St. Thomas停跳液20 ml使心脏停跳,同时停灌。心脏停灌30 min后,IR组和Fpr组再灌注K-H液60 min,Fpo组先灌注含有果糖二磷酸钠5 mmol∕L的K-H液10 min,再灌注K-H液50 min。于平衡末( T0)、停灌注前1 min( T1)、再灌注5、15、30和60 min( T2-5)时记录HR、左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T0和T5时测定冠脉流量(CF),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CK和LDH活性。 T5时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C组比较,I∕R组、Fpr组和Fpo组T2~5时HR和LVDP降低,LVEDP升高,I∕R组和Fpr组T5时CF降低,I∕R组、Fpr组和Fpo组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升高(P<0.05);与I∕R组比较,Fpr和Fpo组T2~4时HR和LVDP 升高, LVEDP降低,Fpr组和Fpo组T5时CF升高,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降低( P<0.05);与Fpr组比较,Fpo组T2~5时HR和LVDP 升高,LVEDP 降低,T5时CF升高,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降低( P<0.05)。 Fpo组心肌细胞病理学损伤较Fpr组减轻。结论果糖二磷酸钠预处理和后处理均可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后处理效应优于预处理。
- 汪芳俊胡建华余庆波左友波陈昌林
-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盐类缺血预处理心肌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
- 生脉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临床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住院患儿中诊断为VMC的55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二磷酸果糖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疗程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血清心肌酶、心电图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VMC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 张芸娟刘亚红董湘玉常欲晓倪倩
-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疾病果糖二磷酸盐类生脉散
- 透析患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出现代谢性脑病1例被引量:3
- 2014年
- 高磷低钙是终末期肾病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钙磷代谢紊乱可引起代谢性脑病,现将透析患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fructose-1,6-disphosphate,FDP)后出现代谢性脑病1例报道如下。
- 姜祥品崔美玉孔祥雷许冬梅
-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盐类
- 1,6-二磷酸果糖预先给药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预先给药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20~280 g,周龄8~12周,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开胸前即刻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仅游离血管穿线不结扎;缺血组(I组)在心肌缺血前10 min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FDP组(F组)在心肌缺血前10 min经股静脉注射10%FDP 100 mg/kg (5 m1).I组和F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结扎后30 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评价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结扎30 min后快速摘取心脏.测定左心室面积(LVA),缺血区面积(AAR)和梗死区面积(IA),计算AAR/LVA和IA/AAR.测定心肌Cx43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组和F组心肌Cx43表达下调,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升高(P〈0.05).与I组比较,F组心肌Cx43表达上调,IA/AAR降低,心律失常严重程度降低(P〈0.05).结论 FDP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其机制与上调心肌Cx43表达有关.
- 李长生邢孟韬吕帅国李廷坤徐刚冯艳平
-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盐类心肌缺血连接蛋白类
- 糖原合成酶激酶-3抑制剂与1,6-二磷酸果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肝脏创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抑制剂和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联合应用对大鼠肝脏创伤救治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9只,全部建立大鼠肝脏撞击破裂伤模型。先取42只大鼠按不同处理方式完全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氯化钠组)、FDP组、FGI组(FDP+GSK-3抑制剂联合应用组)。三组再按处死取材时相点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缺血前组和再灌注4h组。剩余7只为再灌注4h时相点假手术组。测定各组血液中AST和ALT含量、肝组织糖原含量、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缺血前肝脏糖原含量对照组〈FDP组〈FGI组(P〈0.01)。再灌注4h血液中ALT、AST含量对照组〉FDP组〉FGI组〉假手术组(P〈0.01),肝脏组织SOD活力对照组〈FDP组〈FGI组〈假手术组(P〈0.01);MDA含量对照组〉FDP组〉FGI组〉假手术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GSK-3抑制剂和FDP能加强FDP对大鼠肝脏撞击破裂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SK-3抑制剂能在肝脏缺血前有效增强肝脏以FDP为底物的糖原合成作用,短时间内极大地增加肝脏糖原贮备,从而减轻大鼠创伤后肝脏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 陆明汤礼军麻晓林
- 关键词:肝糖原果糖二磷酸盐类糖原合成酶激酶-3再灌注损伤
- 1,6-二磷酸果糖对婴幼儿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in,FDP)在体外循环中对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24例先天性心脏病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随机分为FDP组(F组,12例)和对照组(D组,12例)。F组体外循环前静脉给FDP200mg/kg。分别在体外循环前后各时间点测定两组血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前后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前两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外循环后血清NO浓度均较体外循环前降低(P<0.05),血浆ET-1、MMP-9浓度均较体外循环前升高(P<0.05)。F组中NO浓度高于D组(P<0.05),ET-1、MMP-9浓度较D组低(P<0.05)。两组在体外循环后肺结构和肺血管内皮细胞较体外循环前均有损害,F组肺组织结构破坏及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较D组轻。结论:FDP在体外循环中对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的肺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张建安胡型锑赵琦峰吴国伟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果糖二磷酸盐类肺动脉高压肺保护婴幼儿
- 1,6-二磷酸果糖对内毒素损伤性肺组织的保护作用(英文)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内毒素(ET)致兔急性肺损伤(ALI)后肺组织炎症反应指标及病理改变。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ET所致的兔ALI可能的保护性作用。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ET致伤组(B组)、ET致伤+FDP干预组(C组),每组8只。A组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B、C组经静脉一次性注射ET复制兔ALI模型,C组在ET致伤后静注FDP作干预。6h后处死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白介素13(IL-13)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组肺组织LPO和TXB2含量显著增高(P<0.05,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6-keto-PGF1α和IL-13含量则无明显变化。C组LPO含量和SOD活性较A组无显著变化,而TXB2、6-keto-PGF1α和IL-13含量则较A组显著增加(P<0.01)。光、电镜下观察,A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B组病理损害明显,C组损伤较轻。结论ALI过程中,氧化损伤、TXB2/6-keto-PGF1α比值失衡和保护性细胞因子分泌不足是导致肺组织病理损伤的重要因素。FDP可抑制氧化损伤,改善TXB2/6-keto-PGF1α平衡并促进保护性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在ET致兔ALI的过程中对肺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薛庆亮汪建新江宏李新甫翁翠莲
-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盐类内毒素类
-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FDP组(F组),每组20例。F组术中FDP 200 mg/kg注入预充液中随机转入体内,术后1~3 d均静脉输注FDP 200 mg·kg^-1·d^-1,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0)、术后1d(T1)、术后3d(T3)、术后5 d(T5)、术后7 d(T7)取静脉血及留取新鲜晨尿,检测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已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血清β2-MG、肌酐(Cr)、尿素氮(BUN)浓度。结果与T0时相比,C组T(1.3)时血清BUN及Cr,T3时血清β2-MG,T(1,3,5,7)时尿β2-MG、RBP及NAG的水平升高,F组T(1.3)时尿β2-MG、RBP、T5时尿NAG的水平升高(P〈0.05);与C组相比,F组T(1,3)时血清BUN,T3时血清Cr和β2-MG,T(1,3,5,7)时尿β2-MG、RBP及NAG的水平降低(P〈0.05)。结论FDP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 陈爱武何小京徐军美常业恬
-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盐类心肺转流术肾功能试验
相关作者
- 薛庆亮

- 作品数:86被引量:4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类 肺癌 脓毒症 降钙素原
- 江宏

- 作品数:10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内毒素类 1,6-二磷酸果糖 呼吸窘迫综合征 磷脂酶A 果糖二磷酸盐类
- 汪建新

- 作品数:134被引量:48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内毒素类 呼吸窘迫综合征 美洛昔康
- 路中先

-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 果糖二磷酸盐类 甲磺酸盐类
- 曹弟勇

- 作品数:49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1,6-二磷酸果糖 胰岛细胞 细胞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