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3篇“ 柴油污染“的相关文章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结合黑麦草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结合黑麦草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方法,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处理前准备;S2黑麦草种子激活;S3培养预处理;S4培养处理。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对土壤进...
刘亚男赵婧怡高小婷张茵茵李国庆蔡荔张艾张晗孙铸宇李响罗鹏程宋志奇段金萍陆继哲古根瑶金怡彤韩佳捷
一种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赤泥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赤泥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活化过硫酸盐的赤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烘干的赤泥与水混合,得到物料1;(2)将物料1与木屑混...
赵雅琴文若愚黄晓轩崔忆南王丽萍曹昕阳杨冰玉崔欢欢宦雨欢
高原环境山区道路农用拖拉机掺烧生物柴油污染物排放因子类型量化研究
2024年
分析农用拖拉机在高原环境山区道路下行驶时掺烧大豆油B10(10%大豆油生物柴油+90%柴油)、B30(30%大豆油生物柴油+70%柴油)、地沟油W10(10%地沟油生物柴油+90%柴油)与柴油排放污染物的情况。结果表明: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降低,而生物柴油油比例的提高会导致BSFC增加。此外,通过发动机功率、燃油消耗量、行驶速度及行驶时间4个方面,对农用拖拉机排放的CO、NO_(x)、CO_(2)及HC的排放因子进行了表征。在CO排放方面,与大豆油B10相比,大豆油B30的生物柴油油比例增加,基于发动机功率的排放因子下降了6.18%。大豆油B10、B30和地沟油W10基于发动机功率的排放因子与柴油相比分别降低了23.66%、24.13%和26.85%。在NO_(x)排放方面,掺烧大豆油B10与地沟油W10时,基于发动机功率的地沟油W10的排放因子比大豆油B10高6.24%;在CO_(2)排放方面,基于燃油消耗量的排放因子显示,大豆油B10、B30和地沟油W10均高于柴油,这表明掺烧生物柴油可促进更充分的燃烧,从而增加CO_(2)排放。在HC排放方面,基于发动机功率的生物柴油HC排放因子值均高于柴油,且基于发动机功率的HC排放因子是《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推荐值1.52倍。随着生物柴油油比例的增加,基于燃油消耗量的HC排放因子也相应增加。
字天曦何超包广元赵龙庆赵龙庆刘学渊
关键词:高原环境生物柴油排放因子农用拖拉机
O3纳米气泡强化表面活性剂修复柴油污染土壤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石油烃类物质进入环境并造成土壤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表面活性剂洗涤工艺被证明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成熟且高效的技术。纳米气泡具有疏水性、亲油性、比表面面积大、传质效率高、产生自由基...
庞中正
关键词:柴油表面活性剂土壤修复
功能菌群对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及菌群演替特性被引量:5
2023年
利用人工模拟柴油污染土壤,研究了功能菌群对柴油污染土壤的降解修复能力,以及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组成变化。菌群对土壤中柴油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降解30 d后,菌群对土壤中柴油污染的最终降解率达到74.3%;在降解时间小于30 d时,土壤中菌群的呼吸强度逐渐增大;当土壤深度改变时,菌群的降解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降解30 d后,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降解初始都有所增加,说明菌群可以良好地适应柴油污染环境;降解初始柴油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硬壁菌门(Frmicutes)以及少量拟杆菌门(Bcteroidetes)组成,菌群经30d培养后,表层土壤中的主要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深层土壤中的主要优势菌群为Firmicutes。研究菌群对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及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组成变化,可为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提供技术支持。
赵中汀李爽朱春昀马会强
关键词:土壤修复高通量测序多样性
一种用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柴油污染水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柴油污染水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纤维膜具体为热塑性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纤维膜,其不仅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还无毒无害,具有可观的成本效益。在投入柴油...
英晓光刘博张艺岚李晓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原位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原位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方法,属于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为:将产碱杆菌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在磷酸缓冲...
张秀霞尹凌浩
赤泥生物炭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柴油污染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副产物,本论文针对我国赤泥存量巨大的难题,利用赤泥和木屑共热解制备环境友好型赤泥生物炭材料(RMBC),活化过硫酸钠用于降解土壤中的柴油污染。研究了赤泥生物炭的原料比例,共热解温度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文若愚
关键词:土壤修复柴油污染赤泥过硫酸盐生物炭
海绵动物共附生微生物对海洋柴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及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索海绵动物共附生微生物对海洋柴油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方法以柴油降解率为指标从海绵中筛选降烃菌株,对降烃效果较好的3种菌株进行鉴定和复配,选出最佳降烃组合开展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并构建柴油污染模型验证生物修复效果。结果筛选降烃菌共38株,其中降烃效果最好的D1、D7、D8菌株分别鉴定为Halomonas aquamarina、Sphingopyxis terrae、Marinobacter aquaeolei;其降解率均在65%以上;3种菌株复配后优选最佳组合为D1-D7-D8;对降烃效果影响较大的3因素为初始pH值、柴油质量浓度和温度;对其响应面优化后得出最佳降解条件分别为7.41、32.79 g/L、30.65℃;按最优条件构建的模型实际降解率为84.17%,与预测值86.27%的吻合度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海绵-降烃菌系共生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为解决海水中柴油污染难以集中处理的问题开辟新途径。
侯亚楠刘书伟王燕张田田王阿文沈梦霞
关键词:柴油污染海绵动物响应面降解率

相关作者

杨金凤
作品数:24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柴油污染 柴油 季节性冻土 生物通风 土壤温度
陈鸿汉
作品数:244被引量:2,40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污染 生活污水 包气带
彭晓春
作品数:347被引量:2,573H指数:25
供职机构: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重金属 可持续发展 土壤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刘沙沙
作品数:15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研究主题:柴油污染 生物通风 土柱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土壤
刘晓艳
作品数:173被引量:67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 石油污染 石油类污染物 湿地 石油类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