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7篇“ 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文章
- 基于多肿瘤标志物表达的肝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特征,分析其与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联性,为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收集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60例肝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粪便和血清样本。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肠道微生物组组成,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糖蛋白3(GPC3)和TF(TF)水平。比较2组间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菌群与肿瘤标志物间的关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肠道菌群的Chao1指数显著降低(320.45±35.28vs350.62±30.15,P<0.001),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3.85±0.42vs4.20±0.38,P<0.001),Simpson指数也显著降低(0.918±0.025vs0.940±0.022,P<0.001)。在属水平上,病例组致病菌属大肠埃希菌属(12.5%±2.2%vs4.0%±1.0%,P<0.001)、肠杆菌属(5.8%±1.5%vs2.0%±0.8%,P<0.001)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益生菌属拟杆菌属(18.0%±3.5%vs22.5%±4.0%,P<0.001)、毛螺菌属(3.2%±1.0%vs6.5%±1.5%,P<0.001)显著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FP水平与大肠埃希菌属相对丰度呈正相关(ρ=0.582,P<0.001),与拟杆菌属呈负相关(ρ=-0.56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大肠埃希菌属增加与AFP升高独立相关(β=0.425,P<0.001)。结论肝细胞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降低,菌群组成显著改变,致病菌增多、益生菌减少。肿瘤标志物水平与特定菌属的丰度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肠道微生态或可成为肝细胞癌防治的新策略。
- 吕振选吕朝凤田国防李春青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内分泌和自噬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内分泌和自噬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3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患者(151例)分为实验组(n=76,西医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n=75,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抑郁相关量表评分、神经内分泌指标、自噬标志物.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血清自噬降解底物蛋白1(p62)水平、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自噬基因BECN 1(Beclin1)水平、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用于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患者,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调节神经内分泌指标和自噬标志物.
- 郭琳琳梁振汤欣
-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肝气郁结型神经内分泌
- 子宫内膜癌组织相关标志物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 分析细胞角蛋白7(CK7)、肿瘤抑制基因(p53)、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索上述指标与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43例作为研究组,随访18个月,失访4例,最终纳入139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2例、未复发组87例,另外随机选取该院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CK7、p53、PTEN、CA125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血清CK7、p53、PTEN、CA125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研究组CK7、p53、CA125阳性率(74.10%、66.91%、88.49%)高于对照组(24.00%、20.00%、16.00%),PTEN阳性率(15.11%)低于对照组(78.00%)(P<0.05)。Ⅲ~Ⅳ期、低分化、有肌层浸润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CK7、p53、CA125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肌层浸润及无淋巴结转移者,而PTEN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肌层浸润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CK7、p53、CA125水平更高(P<0.05),血清PTEN水平更低(P<0.05)。血清CK7、p53、CA125水平偏高、血清PTEN水平偏低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CK7、p53、PTEN、CA125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38,高于4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4%、88.51%。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进展和复发与癌组织中CK7、p53、CA125表达上调,PTEN表达下调密切相关,且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复发更具优势。
- 贺慧董黎贺珍胡爱侠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细胞角蛋白7肿瘤抑制基因糖类抗原125
- 氧化苦参碱对牙周膜干细胞干性标志物表达和成骨分化的作用
- 2025年
- 背景:人牙周膜干细胞是牙周再生组织工程潜在的功能细胞,然而长期体外培养会导致牙周膜干细胞干性减低并发生复制性衰老,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在体外对牙周膜干细胞干性维持和骨向分化的影响,并寻找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从人牙周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得到牙周膜干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间充质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用0,2.5,5,10μg/mL氧化苦参碱孵育牙周膜干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氧化苦参碱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后续实验合适的药物质量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牙周膜干细胞中干细胞非特异性蛋白SOX2和OCT4的表达,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牙周膜干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CCK8实验结果显示2.5μg/mL氧化苦参碱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后续实验选用2.5μg/mL氧化苦参碱进行干预;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组牙周膜干细胞的干性标志物SOX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OCT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③与成骨诱导组相比,氧化苦参碱+成骨诱导组牙周膜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 mRNA表达及成骨相关蛋白AL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④氧化苦参碱上调牙周膜干细胞干性标志物表达,抑制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可能与WNT2、WNT16、COMP、BMP6有关。
- 罗晶雍敏陈琦杨长怡赵恬马静梅冬兰虎金鹏杨昭君王钰然刘博
-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苦参碱类生物碱成骨氧化苦参碱
- 血清代谢与炎症标志物表达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评估价值
- 2025年
- 目的 分析血清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磷酸盐(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在重症肺炎(SP)伴呼吸衰竭(RF)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黑龙江省第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SP伴RF患者纳入伴呼吸衰竭组,择取同期50例单纯肺炎患者作为肺炎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临床指标、SLPI、P、sCD40L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伴呼吸衰竭组患者SLPI、P、sCD40L水平差异,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伴呼吸衰竭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程度(CPIS)、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肺炎组(P<0.05);伴呼吸衰竭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量(PEF)水平均低于肺炎组(P<0.05);伴呼吸衰竭组SLPI水平低于肺炎组(P<0.05);伴呼吸衰竭组P、sCD40L水平高于肺炎组(P<0.05);SP伴RF患者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WBC计数、CRP、IL-6、PCT与SLPI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sCD40L水平呈正相关(P<0.05);FEV1、FVC、PEF与SLPI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sCD40L水平呈负相关(P<0.05);存活组SLPI水平高于肺炎组(P<0.05);存活组P、sCD40L水平低于肺炎组(P<0.05);SLPI、P、sCD40L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20%、96.30%及73.58%,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果。结论 SP伴RF患者具有高P、sCD40L表达、低SLPI表达情况,与肺炎病情进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有望作为临床评估指标。
- 于俭飞罗建达孙美琪
-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磷酸盐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分子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细胞角蛋白5/6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2年4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9例。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和Adler血流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erbB-2、Ki-67、细胞角蛋白5/6表达情况。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复发、转移、死亡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边缘清晰的比例(38.71%)、微钙化比例(83.87%)、后方回声增强比例(35.48%)、血流分级富血供比例(61.29%)明显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rbB-2、Ki-67、细胞角蛋白5/6阳性率在不同肿瘤边缘、微钙化情况、血流分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访1年,预后良好20例,预后不良11例。超声征象中微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在不同预后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CerbB-2、Ki-67、细胞角蛋白5/6阳性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征象中微钙化、后方回声增强、血流分级富血供以及CerbB-2、Ki-67、细胞角蛋白5/6阳性表达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微钙化、后方回声增强、血流分级富血供、CerbB-2阳性、Ki-67阳性、细胞角蛋白5/6阳性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均P<0.05),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61。结论超声征象中微钙化、后方回声增强、血流分级是三阴性乳腺癌特征性表现,且与CerbB-2、Ki-67、细胞角蛋白5/6表达存在相关性,联�
- 麻继元徐甜甜郑蕾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超声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增殖细胞核抗原
- 检测样本中标志物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诊断乳腺癌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样本中标志物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诊断乳腺癌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标志物为侵袭性乳腺癌转录因子标志物,具体为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的IRX1、ATOH8、IRX6、...
- 高琳邹畅夏金全黄净怡梁真戴勇王继刚戴凌云周文斌赵盼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其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S)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其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食管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ES治疗,观察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免疫相关指标(CD8^(+)、CD4^(+))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呼吸道感染、食管狭窄等)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结论:ES联合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免疫功能,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 青云周娟邓敏邱丹
-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食管癌血清肿瘤标志物
- 一种通过生物标志物表达量诊断白塞病的系统、试剂盒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过生物标志物表达量诊断白塞病的系统、用于定量检测生物标志物的试剂在制备用于诊断白塞病的试剂盒中的用途、一种用于诊断白塞病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HBS1L自身抗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为白...
- 李永哲詹皓婷程琳琳李昊隆郑文洁郭野陈倩吴子燕张蜀澜黄嫄王斐刘昱东
- 初步探讨乳腺癌的超声造影特征与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与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关系,评估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BI-RADS分类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4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二维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并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进行分类。术后均行免疫组化检查,根据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并分析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表达相关性。结果:在41例乳腺癌患者中,常规超声BI-RADS 3类1例,BI-RADS 4A类8例,BI-RADS 4B类17例,BI-RADS 4C类13例,BI-RADS 5类2例;超声造影定性特征中,增强后病灶大小较二维增大者29例,增强后病灶边缘不光整者33例,增强后病灶形态不规则者29例,病灶增强不均匀者25例,病灶增强模式非向心性31例,病灶增强强度为高增强者37例,增强后出现导管增强征象者21例。结合超声造影后,调整BI-RADS分类如下:BI-RADS 4A类2例,BI-RADS 4B类7例,BI-RADS 4C类19例,BI-RADS 5类13例。点状钙化组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点状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病灶出现导管增强征组HER2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导管增强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增强不均匀组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增强均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征象与各类分子标志物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准确诊断乳腺癌,提高乳腺癌BI-RADS分类,避免误诊。
- 朱双莲薛念余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造影检查分子标志物
相关作者
- 李熳

- 作品数:83被引量:1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胃癌 胃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非甾体抗炎药
- 张志广

- 作品数:161被引量:7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胃癌 螺杆菌 胃肿瘤 HP感染
- 成扬

- 作品数:127被引量:75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姜黄素 肝星状细胞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
- 高蕊

-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标志物表达 KR PDGF-BB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 赵建秋

- 作品数:26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消化道出血 老年 血栓性疾病 MENETRIER病 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