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篇“ 校勘价值“的相关文章
《四库全书荟要》本《隋书》校勘价值考论
2024年
清代的“四库全书工程”借修书而毁书,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其主要成果《四库全书》毁誉参半。工程的另一成果《四库全书荟要》也被认为是《四库全书》的附庸,长期不受重视。因此,其中的《四库全书荟要》本(省称荟要本)《隋书》一直默默无闻,至今无人研究。但我们发现,这一版本底本优良,参考版本众多,整理水平较高。其文本质量要优于武英殿本,更优于其他四库馆的成果,是一个较好的版本。2019年修订版《隋书》是在中华书局原点校本的基础上整理修订而成,参考了众多版本,代表了当前《隋书》研究的顶尖水平和最新成果,是当前的权威整理本。惜这一版本的整理情况不尽如人意,在有些方面还是遗留了问题。未被整理组注意的荟要本,则恰好能够修正其中一部分问题。这一版本在版本学和校勘学上有很大意义,值得研究。本文以此为契机,借助补校修订版《隋书》,阐发荟要本《隋书》的校勘价值
丁新宇
关键词:校勘价值《四库全书荟要》《隋书》版本学校勘学
四库本《说文解字系传》的校勘价值举隅
四库本《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系传》的重要抄本,虽然讹误很多但并非没有校勘价值。在点校《说文解字系传》过程中,笔者以此本作参校,解决了祁刻本里的不少阙文与讹误。
陶生魁
关键词:校勘价值
西夏文本《六韬》校勘价值举隅
2024年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六韬》是现存最早的用少数民族古文字翻译刊刻的单行本,所依据的底本是北宋元丰整理删定前的版本,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通过与传世及出土文献版本《六韬》的全面对勘,并结合古今学者对《六韬》的一些校勘推论,辨析西夏文本《六韬》可以校正传世汉文各本讹误的例证有15条,可补充缺漏的例证有5条,现逐一检出,并加以论证,以求得《六韬》正解。
何伟凤
关键词:西夏文《六韬》校勘
日藏《阳明先生诗录》的版本源流与校勘价值
2024年
钱德洪等编刻《阳明先生诗录》存世仅见两本,均藏于日本,其中内阁文库藏本是初印本,残存三卷;九州大学藏本是后印本,且经过补刻,存四卷完帙。该书是王阳明诗歌的第一次系统性结集,上承诗文选本《居夷集》,下启诗文汇刊本《阳明先生文录》,最终被吸纳入通行本《王文成公全书》。《阳明先生诗录》中诗歌的面貌,在后续承袭的过程中多被改动,如诗歌题目被更换、诗序和附注被刊落、诗歌文字出现错讹。当下各种整理本“王阳明全集”均未将《阳明先生诗录》作为校本,导致部分讹误世代相沿,影响了王阳明诗歌的整理质量和相关研究。《阳明先生诗录》对整理王阳明诗歌具有重要校勘价值
童飞
关键词:校勘
日本古钞本《群书治要》所收《六韬》的校勘价值
2023年
自《群书治要》传回中国以来,以《群书治要》校勘《六韬》者多用天明本,但天明本经改动,已非《群书治要》原貌。日本另存有两种时代更早的古钞本《群书治要》,即九条家本、金泽文库本。以古钞本《群书治要》中所收之《六韬》与银雀山汉简、定州八角廊汉简、敦煌写本等文本对勘,可以为汉简、敦煌本的一些材料提供版本支持,并补正以往文本释读中的若干未尽之处。
张帆
唐代石刻的校勘价值举隅
2022年
石刻文献多据原稿上石,审慎从事,且不易为后人妄改。因此唐代石刻文献所保存的大量实物史料在版本、辑佚、校勘等方面极具学术价值。本文叙述了唐代石刻文献对传世文献进行校勘价值,即可刊传世文献之讹误、可补传世文献之脱文、可证传世文献之衍文、可乙传世文献之倒文,并举例作了说明。
杨成凌
关键词:石刻文献传世文献校勘价值
台图藏姚振宗誊清稿本《后汉艺文志》的校勘价值
2022年
姚振宗《后汉艺文志》素以收书全面、体例完善、考证详明而著称。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姚振宗誊清稿本《后汉艺文志》四卷,在该书现有版本中,此版本时代更早,错讹较少,质量更高,但却长期被研究者所忽略。经校勘全书,与通行本相比,台图本可改正其误字30处,可补充其缺漏31处、删除其衍文4处,可更正其误倒19处。今后整理研究该书,应充分利用台图本。
李兵
关键词:姚振宗校勘价值
敦煌医经类文献对传世相关文本的校勘价值
2022年
敦煌文献中,存有《素问》《灵枢》《难经》《金匮玉函经》《脉经》等医经类文献残卷多种,是这些医经在中古时期流传的证据。而相关的传世医经类文献,大多经过宋人校改,早已非其原貌。将敦煌医经类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除在文字词句上,敦煌医经类文献对传世文献有重要的校勘意义外,也是梳理医经类文献文本流传与演变的关键环节。
丁媛于业礼
关键词:敦煌文献医经校勘文本
《艺文类聚》书体文校勘价值考论
李佳傑
三种日本藏《经律异相》的校勘价值
2022年
现存最早的佛教类书《经律异相》有众多版本,其中,日本七寺、金刚寺、兴圣寺藏有3种十二三世纪的古写经。因其抄写时代较早,故而保存了此书的更多原貌。梳理此书众多版本所记录的文字后,可以发现古写经有极为突出的校勘价值:当古写经与其他版本的异文皆记录了此书原貌时,古写经可提供更早的版本证据;古写经更大的校勘价值则在于为整理《经律异相》提供唯一反映原貌的字词及直接的对校证据。以具体例证介绍了古写经的这两种文献研究价值
刘晓兴
关键词:《经律异相》异文

相关作者

王锷
作品数:52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礼记》 礼记 版本考辨 《仪礼》 《礼记正义》
王娜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十三经注疏》 刻本 校勘价值 校勘 《五礼通考》
胡露
作品数:23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四库全书总目》 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 存目 子部
王翠红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选集注》 发微 李善注 校勘价值 编撰体例
彭向前
作品数:61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西夏文 党项 汉籍 《宋史》 西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