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相关文章
- 梅列日科夫斯基小说中的古希腊神话叙事意蕴
- 2023年
- 梅列日科夫斯基认为古希腊神话体现了人以及人类文化对人性完整、和谐的追求,他选择创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格调的小说,意在把自己的宗教探索视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世纪之交俄国的“复兴”。梅氏的小说拓展了古希腊神话的艺术表现形式,作家以神话原型叙事的方式表现其对世纪之交现实的隐喻,以古希腊神话范式展开历史小说叙事,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读解和释悟构建其乌托邦的理想世界。总之,梅氏小说中的古希腊神话叙事体现了作家对现实、历史以及人类未来的审视及理性思辨,是以生存的视角、生命意识对人类命运的观照,是梅氏“第三约”新宗教观念的载体,其小说具有主观性、神秘性的诗学特征。
- 高建华
- 关键词:梅列日科夫斯基神话叙事
- 以译代评与再创阐说——鲁迅《〈穷人〉小引》中的梅列日科夫斯基影子被引量:1
- 2023年
- 鲁迅《〈穷人〉小引》问世近百年来,其论点多被研究界以为是鲁迅的独立识见而广为援引、评说,然内中有大半系移用了俄国文学批评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见解。通过《〈穷人〉小引》与《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二作的对读,可以辨明梅氏的贡献,以及鲁迅立足以译代评基础上的再创性阐说。
- 张勐
- 关键词:梅列日科夫斯基
- 批评的反思: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契诃夫批评中的主体性问题
- 2022年
- 文学批评不仅是对文学文本的客观反映,更是批评家主体性自我实现的场域。这种主体性既与批评者的主体意识密不可分,又与其不断尝试突破自身主体意识息息相关。梅列日科夫斯基对契诃夫的评价就是如此。在审美层面,梅列日科夫斯基本人作为文学家和象征主义者的视角交织其中;在思想层面,他作为主观批评家与宗教探索者的视点在不断转换。我们既应探究梅列日科夫斯基评价契诃夫创作的具体观点,也应关注批评家做出某些评论时的具体视角,更应在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自我”与“超越”相互博弈抑或融合之时,把握住主体性影响下多样解读的可能性。任何批评都是批评家基于不同视角与作家作品进行对话的产物。在多重交织的对话之间,文学批评赋予了批评文本以多样解读的空间。
- 杨昕
- 关键词:文学批评梅列日科夫斯基契诃夫主体性
- 梅列日科夫斯基文化诗学中的果戈理
- 2021年
- 梅列日科夫斯基对果戈理的研究具有主观主义美学批评的特征,是建构其自身文化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分析了果戈理生平与创作中善与恶、灵与肉、世俗与教会等关键问题,并将作家定义为俄国心灵的洞察家、俄国精神的苦行僧与俄国文化的受难者。梅列日科夫斯基的研究揭示了果戈理的另一面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果戈理研究定论,革新了读者对果戈理的认知,引起了深刻反响。
- 宋胤男
- 关键词:梅列日科夫斯基果戈理主观主义灵与肉
- “宗教大法官”的两种解读模式——罗赞诺夫与梅列日科夫斯基话语中的灵与肉的嬗变
- 2021年
- 罗赞诺夫与梅列日科夫斯基都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宗教大法官"一章进行了阐释。罗赞诺夫在《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中支持以耶稣为代表的灵魂原则,反对以"宗教大法官"为代表的肉体原则,发生思想转向以后支持肉体原则,反对以耶稣为代表的灵魂原则。梅列日科夫斯基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中主张将以耶稣为代表的灵魂原则与以"宗教大法官"为代表的肉体原则合二为一,发生思想转向以后认为耶稣本人就是灵魂原则与肉体原则的合一。
- 李天昀
- 关键词:宗教大法官梅列日科夫斯基肉体
-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文学批评
-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文学批评在面世之初就受到同时代文学家的极大关注,从19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初,梅列日科夫斯基不断成为文学界的焦点话题。其中《论当代俄国文学衰落的原因及新流派》《普希金》《果戈理与鬼》《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
- 杨婷婷
- 关键词:梅列日科夫斯基
-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原型批评——以论屠格涅夫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梅列日科夫斯基倾向于透过作家的生活和他们的作品找到作家思想深处最隐秘的、最能代表作家个性的特征,通过分析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主题、象征等具有约定性语义联想的原始单位,解读沉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已经固化下来的文化内涵。梅列日科夫斯基在"主观批评"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批评模式,以"批评家——文学作品——读者"为结构的原型批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不再是传统批评中的研究对象,而是在保留原有形象范式的基础上成为构建新文本的材料,具有原型意义和功能。屠格涅夫在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文学批评中就是这样一种象征性的存在,他的"东西方综合"、"永恒女性"、"凡间基督"等深层文化内涵被发掘出来,一方面,这是梅列日科夫斯基对屠格涅夫全部思想和创作的定位,另一方面,这也是正确理解梅列日科夫斯基文学批评思想的钥匙。
- 杨婷婷
- 关键词:梅列日科夫斯基神话原型文化内涵
- 梅列日科夫斯基“神圣女性”与弗·洛斯基圣母神学思想的对比
- 在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中,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文学创作近些年颇受关注,他以文学形式进行的宗教探索在俄国“新精神哲学”运动中堪称独树一帜。在他的思想中,“神圣女性”或圣母崇拜占据了核心的位置。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崇拜意识一直是...
- 李帅奇
- 关键词:梅列日科夫斯基东正教圣母
- 文献传递
- 被信仰之水簸荡的文学之舟--论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文学批评被引量:3
- 2018年
- 基督向人们启示了,上帝不是权力,而是爱,不是权力的外在力量,而是爱的内在力量。爱人者不愿意被爱者受奴役。在爱人者与被爱者之间除了爱没有别的权力;爱的权力也已经不是权力,而是自由。彻底的爱是彻底的自由。上帝是彻底的爱,因此,是彻底的自由。
- 李建军
- 关键词:文学批评信仰权力上帝爱人
- 德·谢·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宗教主题诗歌分析
-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梅列日科夫斯基是“白银时代”象征主义流派的著名诗人,但由于历史、政治立场等原因,他的诗歌并没有受到同时代人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到20世纪90年代虽得到明显改变,但专家学者对于其诗歌的探索仍没有进行...
- 邓昕
- 关键词:俄罗斯诗歌梅列日科夫斯基宗教主题艺术特色
相关作者
- 武晓霞

- 作品数:32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梅列日科夫斯基 大学俄语 基督 俄语 教学现状
- 刘锟

- 作品数:22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梅列日科夫斯基 《大师和玛格丽特》 俄罗斯文学 圣徒 东正教
- 耿海英

- 作品数:40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现代人 别尔嘉耶夫 论争 普希金 果戈理
- 王立业

- 作品数:23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屠格涅夫 小说 俄罗斯文学 抒情诗 《驿站长》
- 耿海英

- 作品数:12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 研究主题:历史诗学 梅列日科夫斯基 象征主义 《洛丽塔》 叙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