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1篇“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相关文章
- 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分娩、输血等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利用光激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将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200例住院患者检出阳性16例,阴性184例;经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真阳性15例,真阴性175例(Kappa=0.895,P=0.031);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真阳性10例,真阴性160例(Kappa=0.804,P=0.038)。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P<0.05)。结论: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价值良好,能够为梅毒诊断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席在辉李金凤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CLIA、ELISA及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应用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我院采集的血清标本499份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清样本均行CLIA、ELISA、TPPA及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检测。以RIBA法的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及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499份血液标本中经RIBA法检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368份,阴性131份。CLIA检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362例,阳性检出率为98.37%(362/368);ELISA检出阳性362例,阳性检出率为98.37%(362/368);TPPA检出阳性357例,阳性检出率为97.01%(357/368);不同方法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220,P=0.330)。相比于ELISA法、TPPA法,CLIA法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CLIA、ELISA及TPPA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中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0.969、0.908、0.914,P=0.000、0.000、0.000)。结论CL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诊断中特异性及灵敏度均高于ELISA及TPPA检测,可将其作为临床鉴别诊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何静宜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与GICA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8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疑似梅毒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GICA、ELISA,分析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对比阳性及阴性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水平;对比不同检测法的测定时间;对比不同检测方法下诊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价值,并计算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60例疑似患者中经TPPA检测明确阳性47例,GICA检测明确阳性43例,ELISA检测明确阳性46例。阳性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水平(P<0.05)。GIC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时间显著长于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时间(P<0.05)。相比于GICA法,ELISA法诊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中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GICA检测一致性尚可(kappa值=0.470,P=0.000),ELISA法检测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57,P=0.000)。结论:与GICA法相比,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ELISA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检测时间较短,准确度较高,并与“金标准”一致性较高。
- 刘静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对S/CO≥1的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以TPPA为确证方法,比较不同S/CO值的CMIA与TPPA阳性标本的符合率。采用Graphpad Prism 9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MIA对梅毒的预测价值。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60例)、40~65岁组(55例)和> 65岁组(26例),计算各组CMIA检测的假阳性率。结果 CMIA的阳性检出率为1.28%,TPPA的阳性检出率为1.07%。当S/CO值为1~2时,假阳性率为93.75%,当S/CO> 10时,假阳性率为1.00%。CMIA的AUC为0.973,95%可信区间(95%CI)为0.948~0.998,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最佳截断值为4.62,诊断梅毒的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91.3%。年龄<40岁组、40~65岁组和> 65岁组的CMIA假阳性率分别为18.33%(11/60)、7.27%(4/55)和44.44%(8/26)。结论 CMIA具有高敏感度、高自动化、高通量等特点,可以用于梅毒大规模筛查试验,但CMIA对孕妇和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同时结合TPPA进行复检,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 时小淋吴美慧
- 关键词:梅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假阳性孕妇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均接受GICA、ELISA、TPPA检查。以TPP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GICA、ELISA检查结果;分析GICA、ELISA诊断价值,并计算一致性进行;另对比GICA、ELISA检测满意度。结果相比于ELISA检测,GICA检测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P<0.05)。一致性检验,GICA诊断一致性尚可(kappa值=0.771,P=0.000),ELISA诊断一致性不佳(kappa值=0.385,P=0.000)。相比于ELISA检测,GICA检测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GICA与ELISA均可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中进行检测,但GICA检测应用价值更高,一致性较强,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可将其作为首选检测方法。
- 颜娟娟邹富梅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探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收集来自我院各科室进行检查的4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TPPA,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三种方法进行了阳性检出率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与化学发光试验进行了比较。最后的 TPPA试验表明,90个标本为阳性,313个标本为阴性;其中22.33%为阳性。对阳性样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比化学发光试验的结果好,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阴性样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化学发光法比较,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ELISA与化学发光方法联用,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及正、负预测值均优于单一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TPPA相比, ELISA与化学发光两种方法的测定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在血清学的诊断研究中,采取ELISA检测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具有和TPPA一致的检测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 贾爱红陈美玲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血清学诊断TRUST试验
-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法在临床筛查中检测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万江医院检验科1000份患者的术前检查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对于初筛阳性标本加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复检,对所得结果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1000份术前患者检查的标本中,总计筛选出46份抗-TP抗体阳性标本,通过TPPA复检后,38份为阳性,8份为阴性;TRUST试验检测结果阳性20份,阴性26份;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为99.85%。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较高,TPPA试验作为特异性抗体筛查试验的补充试验方法,效果显著。
- 黄燕敏黎晓敏王衬平陈加家刘新成
-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特异性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符合率比较
- 2022年
- 目的比较高敏化学发光法(HISCL)和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符合率。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新泰市皮肤病防治所采集的1123份临床检测的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对血清样本分别采取HISCL、TPPA与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RIBA)3种方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测,以RIBA为金标准,对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符合性分析。结果在1123份临床检测的血清样本中,HISCL与TPP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样本为116份,均为阴性的样本数为1001份,该检测结果与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一致,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数为6份,该6份样本中TPPA检测法均为阳性,HISCL检测法均为阴性,但在RIBA检测结果中仅1份为阳性,5份为阴性;HISCL检测结果与RIBA检测结果一致有1122份,符合性为99.91%,TPPA检测结果与RIBA检测结果1118例,符合性为9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SCL与TPPA 2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与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均具有较高的符合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HISCL方法具有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动化、样本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便捷、结果可靠的特点,在大批量样品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 杨绪岩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梅毒特异性抗体
- 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输血科就诊的老年患者7306例,均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二者均阳性且CMIA的S/CO值≥10者265例,其余CMIA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进行验证。观察阳性率、假阳性率。计算CMIA的检测效能。结果7306例老年患者的初筛(CMIA+TRUST)阳性率为3.63%。419例的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复筛阳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89.02%、10.98%。60~69岁患者的CMIA单独检测阳性率、单阳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复筛比例高于70~79岁、≥8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患者的复筛阳性率低于60~69岁、70~79岁患者,假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I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100.00%、99.31%、99.37%、0.69%、0。结论老年患者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情况,临床应进一步分析相关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检测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达到提到结果准确的目的,避免因误诊出现不良事件。
- 陈娟缪小花吴春梅王信国
- 关键词:老年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
- 对比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哨点监测血样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效果
- 2022年
- 对比分析化学发光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血样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哨点监测样品存留的400份血液标本,所有样本均采用CLIA、ELISA、TPPA进行检测,并对上述3种检测方法检出的阳性标本行免疫印迹法(WB)进一步验证。以WB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LIA和ELISA的诊断效能。结果:ELISA检出阳性血样33例,阳性率为8.25%,CLIA检出阳性血样34例,阳性率为8.5%,TPPA检出阳性血样35例,阳性率为8.75%,三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64,P>0.05),且ELISA 、CLIA检测S/CO比值越大,与TPPA检测阳性率越一致。经TP-WB确证,400例哨点监测血样,39例哨点监测血样TP特异性抗体为阳性,361例哨点监测血样TP特异性抗体为阴性。这说明ELISA 、CLIA、TPPA检测方法与TP-WB的检测效能一致性均较好。ELISA检测TP抗体的AUC为0.976,CLIA检测TP抗体的AUC为0.971,TPPA检测TP抗体的AUC为0.946,三组AUC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 、CLIA诊断血样TP特异性抗体具有与TPPA一样的诊断效能,S/CO比值越大,与TPPA检测阳性率越一致,临床可采用ELISA和CLIA为筛查试验,TPPA作为验证,以提高梅毒检测效率。
- 霍楠周唯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