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1篇“ 梅毒血清“的相关文章
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女梅毒血清学筛查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简称孕优检查)妇女梅毒血清学筛查结果,为科学防控梅、避免梅毒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10年间江苏省参加孕优检查妇女梅毒血清学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者的差异。结果:共546 950例育龄妇女参加了梅毒血清学筛查,总阳性率为0.30%(1644/546 950)。2010-2019年梅毒抗体阳性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χ^(2)_(趋势)=49.12,P<0.001),不同年龄段、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地区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文化程度的降低,梅毒抗体阳性率均随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20.50,P<0.001;χ^(2)_(趋势)=133.20,P<0.001)。结论:应结合社会人口学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和梅毒防控措施。
李孟兰吴玉璘黄丽丽封婕张瑞金周青刘帅妹林宁李新艳
关键词:育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梅毒抗体
甘肃省80018例梅毒血清学筛查及假阳性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的梅毒血清学筛查结果,比较不同方法、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之间梅毒阳性率及假阳性率的差异,并探讨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对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的80 018例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Ab)筛查,初筛阳性样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比较两种试验方法、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之间梅毒阳性率及假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ELISA法检测TPAb阳性率为1.79%,高于CMIA法检测的阳性率(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初筛方法检测的TPAb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TPAb阳性率为1.49%,高于女性TPAb阳性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TPAb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老年人群TPAb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在105例梅毒假阳性患者中占比较高。结论 ELISA法与CMIA法在梅毒检测中都存在假阳性情况,假阳性率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较高,实验室需通过TPPA试验进行确证。临床中对老年人TPAb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后慎重做出判断,尽量避免梅毒化验结果假阳性造成的误诊。
叶华张晓梅张兴旺马华瑜
关键词:梅毒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化学发光法假阳性凝集试验
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后期临床诊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六盘水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12月68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5例作为对照组,整理与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CD4+、Th1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2、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隐形氧化蛋白产物(AOPP)、硫氧还原蛋白(TR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体液免疫较为亢进,而细胞免疫被抑制,且存在显著的氧化应激反应,因此,临床可通过免疫及氧化应激指标检测,以有利于评估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实际病情,且在其诊疗及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旺胜黄平平
关键词:梅毒免疫氧化应激
梅毒血清固定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尽管抗生素治疗在清除病原体方面非常有效,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仍会表现出血清固定状态(serofast state),即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如RPR或TRUST)持续阳性。血清固定现象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出了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梅毒血清固定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宿主免疫反应、病原体逃逸机制及相关的遗传因素对血清固定状态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刘路路刘敏
关键词:梅毒血清固定免疫机制宿主反应梅毒螺旋体
免疫功能与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梅毒血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血清固定者202例设为血清固定组,同期驱梅治疗转阴197例设为治疗有效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梅毒分期、TRUST初始滴度、IgG和C4是影响梅毒血清固定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IgM、IgA、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OR=1.83,95%CI:1.138~2.941,P<0.05)、TRUST初始滴度(OR=1.01,95%CI:1.009~1.022,P<0.05)、IgG(OR=1.07,95%CI:1.019~1.127,P<0.05)和补体C4(OR=0.04,95%CI:0.004~0.465,P<0.05)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有关,是梅毒血清固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状态可能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有关。
闫薇臣吴捷林昌炎钟娜
关键词:免疫功能梅毒血清固定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梅毒诊断中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对比梅毒诊断中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结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单位收集的200例梅毒血清样本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快速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以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0例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检测准确性。结果 ①TPPA与TRUST检测方法相对比,TPPA检出率显著增高(P<0.05);②TRUST与胶体金法检测方法相对比,胶体金法检测方法检出率更高(P<0.05);③TPPA与胶体金法检测方法相对比,检出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梅毒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采用胶体金法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作为检测手段,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梅毒疾病,展现出较高的检出率,因此具备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博奇
关键词:梅毒诊断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0月我院因梅毒血清固定收治入院患者共74例。依据2020版梅毒感染诊疗指南,按脑脊液及其他检测结果将其分成两组:无症状神经梅毒组...
杨玉婷胥萍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梅毒血清固定
2020年汉中市梅毒血清学检测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汉中市2020年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的梅毒血清学质量评价活动,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水平,分析影响检测能力的相关因素和存在问题。方法每家实验室发放5份梅毒血清质控品,考核内容包括梅毒特异性抗体定性试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定性和定量试验共3种检测项目。统计分析各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结果全市共39家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参加了此次梅毒血清学质量评价活动,其中优秀21家,良好13家,合格2家,不合格3家。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性试验符合率一致,均为97.44%,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量试验符合率只有56.41%。结论汉中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总体较好,但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量检测能力还有待提高。
张枫黎昱良李姝霖韩亦非张木林王翠华
关键词:梅毒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室间质评
杭州市某医疗机构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2024年
梅毒位居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前列,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生命。2010年国家颁布《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简称《梅控规划》)^([1]),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性病就诊者和其他重点人群开展梅毒筛查检测。为了解大型综合医院梅毒筛查阳性率及临床特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杭州市某三甲医疗机构2018-2023年门急诊和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和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有效控制梅毒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金梦华马月光郑岚忆张珂刘珏石如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
2012-2021年江苏省梅毒血清学检测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回顾2012-2021年江苏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梅毒血清学检测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梅毒血清学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每年开展2次、每次发放5份室间质评样本,各参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回报结果后由本中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1年梅毒血清学检测室间质评的满分率、合格率分别从66.32%、95.79%提高至100.00%、100.00%。CLIA的使用率从1.05%逐渐上升至25.29%,RPR和TRUST的使用率分别从29.47%、14.74%下降至0.00%、5.75%。各检测方法的结果符合率最高均达100.00%,其中ELISA和CLIA的结果符合率较高且较稳定,RPR和TRUST的结果符合率除2017年第一次外均在93.00%以上,TPPA和其他组的结果符合率相对波动较大。ELISA和CLIA的结果符合率高于TP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和TRUST的结果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总体较为理想,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结果符合率存在一定差异,实验室在选择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时应加以考虑。
李孟兰吴玉璘封婕黄丽丽张瑞金周青刘帅妹林宁
关键词:梅毒室间质评血清学检测

相关作者

鲁东平
作品数:41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梅毒 麻风 TOLL样受体2 麻风患者 梅毒血清固定
施辛
作品数:245被引量:766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梅毒 梅毒 梅毒患者 皮肤斑贴试验 梅毒性
尹跃平
作品数:248被引量:75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梅毒 淋病 奈瑟球菌
张荣
作品数:56被引量:288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先天梅毒 梅毒 妊娠梅毒 新生儿 梅毒螺旋体
魏万惠
作品数:58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
研究主题:麻风 梅毒 沙眼衣原体 麻风菌 室间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