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篇“ 梨状隐窝“的相关文章
- 梨状隐窝滴注利多卡因在气管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第一部分:梨状隐窝滴注联合利多卡因喷雾用于气管镜检查局麻效果的比较背景:经口利多卡因喷雾是气管镜诊疗局部麻醉推荐的方法之一,主要目的是降低气道反应性,但诊疗过程中强烈刺激引起的呛咳仍然有较高发生率。据文献报道,经口使用利...
- 闵珂婷
- 关键词:梨状隐窝局部麻醉支气管镜
- 一种梨状隐窝瘘管封堵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封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梨状隐窝瘘管封堵器,包括注射器、导管4和导管帽5,所述注射器内盛装有组织胶水3,所述导管4一端与所述注射器固定连接,所述导管4另一端与所述导管帽5可拆卸连接。梨状隐窝瘘管封堵器便于...
- 邓先觉
- 文献传递
- 儿童梨状隐窝瘘伴甲状软骨下角发育异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梨状隐窝瘘伴甲状软骨下角(ICTC)发育异常患者ICTC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采用胃镜辅助手术治疗的171例梨状隐窝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4.68%)于手术中发现瘘管周围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ICTC发育异常.其中男7例,女1例;发病年龄为1天~15.4岁,平均5.8岁;手术年龄为23个月~15.5岁,平均8.6岁;瘘管均位于左侧.对8例患儿临床资料及手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了瘘管与ICTC的关系,依据异常发育的ICTC形态对其进行分型研究,并根据分型不同进行相应的手术处理.结果 171例梨状隐窝瘘患儿术中伴有ICTC的发育异常者占4.68%(8/171).其中ICTCⅠ型发育不良者(ICTC短而小)1例,瘘管远离下角穿出;Ⅱ型(ICTC与环状软骨融合)3例,瘘管自下角前或后穿出;Ⅲ型(下角圆钝型)4例,瘘管自下角尖端中心穿出.Ⅰ型患儿仅需将瘘管向近端分离,结扎切断即可;Ⅱ型者需剪开部分ICTC,并将其向内上方牵拉,以暴露瘘管,游离结扎;Ⅲ型亦需剪开部分下角,充分暴露瘘管并游离.8例患儿术后随访4~105个月,均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未见瘘管复发.结论 梨状隐窝瘘患儿可能伴有ICTC的发育异常.了解此解剖变异有助于术中识别瘘管及完整切除瘘管,并可减少手术创伤.
- 郑继翠肖现民郑珊董岿然李凯朱海涛杨少波
- 关键词:梨状隐窝儿童甲状软骨发育异常
- 支撑喉镜下梨状隐窝瘘内瘘口化学烧灼加缝合封闭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内瘘口化学烧灼加缝合封闭术治疗梨状隐窝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6例梨状隐窝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支撑喉镜下内瘘口化学烧灼加瘘口黏膜缝合封闭术,脓肿形成者同期给予颈部切开引流.男9例、女7例,年龄6~54岁;左侧13例、右侧2例、双侧1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化脓性甲状腺炎9例、反复发作的颈部脓肿5例,其中颈部和/或甲状腺区脓肿形成者11例;另2例为外院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咽瘘形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2周复查电子喉镜,梨状隐窝内瘘口处瘢痕形成,内瘘口均愈合良好;颈部脓肿切开后,经换药引流均于2周内愈合;随访13~41个月,复查电子喉镜均未见梨状隐窝瘘口残留.1例患者于术后第4周出现轻度甲状腺炎,经抗炎治疗后炎症消退,余均无复发.16例患者均未发生吞咽困难、咽部剧烈疼痛等并发症.结论 支撑喉镜下内瘘口化学烧灼加黏膜缝合封闭术能够有效地治愈梨状隐窝瘘,颈部脓肿形成的患者应同期给予脓肿切开引流.
- 田家军吕正华叶犇徐伟
- 关键词:梨状隐窝
- 梨状隐窝异物影像表现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男,62岁,自感咽部异物、咽痛而来医就诊,2013年12月26日行检查,CT见甲状舌骨肌及会厌前间隙肿胀,其内可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示病灶呈环形强化,喉腔略狭窄;颈部见多发小淋巴结。CT诊断:甲状舌骨肌及会厌前间隙病灶,首先考虑脓肿(图1)。临床予以抗炎治疗一周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 吴蒙蒙臧国礼
- 关键词:梨状隐窝咽部异物前间隙喉腔
- 兔梨状隐窝VX2瘤模型的建立及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 2012年
- 目的建立兔梨状隐窝VX2移植瘤模型。方法先以VX2细胞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移植瘤并传代,再将兔移植瘤制备组织悬液(组织块约1mm^3大小,约含1~2×10~6/m1个细胞),直达喉镜下接种于17只兔梨状隐窝,然后行影像学观察及瘤体组织学鉴定,分析成瘤率及生长特性。结果移植瘤组织悬液2~4周后,影像检查及瘤体解剖证实,16只兔梨状隐窝内形成了移植瘤,成瘤率为94.1%,但90%荷瘤兔在4周内死亡。结论 VX2细胞移植瘤组织制备瘤组织悬液、直达喉镜下接种于梨状隐窝的方法 ,能够成功制备兔喉咽癌移植瘤模型。
- 韩秀丽陈万军王兆鹏
- 关键词:喉咽癌动物模型
- 小儿全身麻醉后梨状隐窝压闭法置入胃管的临床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后梨状隐窝压闭法置入胃管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置入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35例择期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分别采用梨状隐窝压闭法和传统方法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儿留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和平均插管时间。结果:两种胃管置入法的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0.3%和72.3%,插管时间分别为38±12 s和82±26 s,两组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采用梨状隐窝压闭法置入胃管可以提高置入胃管的一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
- 贾梦醒马擎毛珊珊刘功俭
- 关键词:梨状隐窝胃管置入全身麻醉
- 全身麻醉后梨状隐窝压闭法置入胃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后梨状隐窝压闭法置入胃管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置入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80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分别采用梨状隐窝压闭法和传统方法留置胃管,比较两组病人留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和平均插管时间。结果:两种胃管置入法的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5.0%和72.5%,插管时间分别为(35±12)s和(76±26)s,两组病人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采用梨状隐窝压闭法置入胃管可以提高置入胃管的一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
- 贾梦醒刘进
- 关键词:梨状隐窝胃管置入全身麻醉
- X线下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择18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男82例,女98例;年龄<30岁44例,30~60岁104例,>60岁32例;体质指数<18.50kg/m248例,18.50~22.99kg/m294例,>22.99kg/m238例),在胃肠造影机下口服钡剂分别进行直立仰头位、低头位咽腔及食管造影和摄片,通过X线造影片测量梨状隐窝下极分别在仰头位和低头位时与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对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均无影响;梨状隐窝下极在由低头位变为仰头位时相对活动度相当于5个1/3椎体高度,绝对活动度为(2.089±0.855)cm。结论:临床上食管造影尤其放置高位食管支架时,以梨状隐窝下极作为解剖学标志,动态推断食管入口的位置更为准确和科学。
- 靳海英尚琳韩新巍牛灵芝吴刚
- 关键词:梨状隐窝食管内支架X线解剖学
- X线下动态观测梨状隐窝下极位置及其在高位食管内支架置入中的应用价值
- 梨状隐窝下极是指梨状隐窝尖下端粘膜转折处的最低点。吞食钡餐行咽腔和食管造影时,吞咽动作完成后梨状隐窝内暂时性滞留对比剂,X线下清晰可见,而食管入口无明显解剖学标志。食管癌外科手术现通行广泛切除术后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术后上...
- 吴刚韩新巍
- 关键词:高位食管支架置入食管癌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吴刚

- 作品数:466被引量:1,744H指数:2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放射学 介入治疗 内支架 BUDD-CHIARI综合征 Y型
- 韩新巍

- 作品数:791被引量:2,655H指数:2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 BUDD-CHIARI综合征 栓塞 阻塞性黄疸
- 贾梦醒

- 作品数:40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梨状隐窝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麻醉学 肝移植
- 刘功俭

- 作品数:191被引量:9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麻醉 术后镇痛 氯胺酮 舒芬太尼
- 高雪梅

- 作品数:215被引量:876H指数:1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介入治疗 MRI MRI表现 介入放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