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9篇“ 棉花黄萎菌“的相关文章
- 多元混菌培养对棉花黄萎菌拮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特基拉芽胞杆菌C-9和鞘氨醇杆菌A1是分离得到的2株对棉花黄萎菌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菌株,平板对峙试验测定菌株C-9与A1的抑菌率分别为77.8%和83.3%,根据脂肽类抗生素相关合成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2株生防菌都能检测到surfactin、fengycin和mycosubtilins相关基因片段。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液体混菌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筛选,得到对棉花黄萎菌具有较好防效的最佳混菌比例A1:C-9=1:9,在此比例下的混菌培养物对棉花黄萎菌的抑制能力较单菌株A1和C-9提高了131%和36.7%。镜检发现混菌培养物抑制可致黄萎菌菌丝发生膨大畸形。盆栽试验表明,混菌培养物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66.7%,混菌培养物处理的棉花在挑战接种棉花黄萎菌后,棉花体内防御酶系CAT酶活快速响应,在达到峰值时比同时期的CK组增加了135.3%。POD和SOD的基础酶活较CK分别提高22.5%和39.8%,且MDA含量始终低于CK。综合分析表明,混菌发酵可提高菌株对黄萎菌的抑制效果,可通过直接抑制黄萎菌生长和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反应来提高对棉花黄萎菌的抗性。
- 李国赵辉刘元元张梦恬庞学兵郭建强李湘钰祝建波王爱英
- 关键词:棉花黄萎菌诱导抗性
- 棉花黄萎菌病毒VdCV1 OTU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2015年
- 采用Gateway技术将棉花黄萎菌病毒Vd CV1的OTU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42-DEST中,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中诱导表达,然后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和分子筛纯化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BL21表达的OTU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为97 ku。Western Blot检测表明,His标签抗体能与97 ku左右的OUT-His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
- 韩守兵张斯竺锡武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纯化
- 新疆盐环境棉花黄萎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TRM42561的防效测定和鉴定被引量:15
- 2014年
- 为充分发掘新疆盐环境中生防活性放线菌,以棉花黄萎菌为靶标,从805株新疆盐环境放线菌中筛选获得14株拮抗菌,其中菌株TRM42561抑菌活性最强,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6.33 mm,且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抗菌谱广。室内抑菌活性表明,拮抗菌TRM42561发酵液对棉花黄萎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3.75%,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8.7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TRM42561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显著,在3次施药后的第15和30 d,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33.06%和41.65%。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拮抗菌TRM42561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
- 柳成宾万传星贾晓宇张飞徐彪范瑛阁张利莉
- 关键词:拮抗放线菌棉花黄萎菌生物防治
- 棉花黄萎菌聚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索棉花黄萎菌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方法】通过设计多对引物,对新疆棉花黄萎菌强致病力菌株V592进行了聚酮合成酶基因(PKS)的PCR、克隆和测序,并对所测序列进行基因结构及进化分析。【结果】获得真菌DHN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聚酮合成酶基因(PKS)的全序列,为6 742bp(登录号:KC422576)。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其开放阅读框(OR f)编码2 189个氨基酸;具有I型聚酮合成酶基因(PKS I)的结构特征。以KS编码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产生相同多聚酮次生代谢物质的真菌具有相同的进化来源,V592与产生黑色素(melanin)的其他真菌处于相同的进化分支上,而产生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真菌则分别形成不同的进化分支。【结论】PKS基因与棉花黄萎菌黑色素的产生有关。
- 王胜高峰黄家风
- 关键词:棉花黄萎菌黑色素系统进化
- 棉花黄萎菌微菌核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能力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微菌核诱集法从发病程度不同的棉花黄萎病田筛选大丽轮枝菌拮抗菌,测定拮抗菌对微菌核的抑制作用和在微菌核上的定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从棉花黄萎菌微菌核不同部位分离的细菌数量不同,不同发病程度棉田中棉花黄萎菌拮抗菌数量不同。从微菌核内部筛选到一株能够抑制微菌核萌发和生长的拮抗菌株424-31-6,定殖能力测定结果显示,菌株424-31-6在微菌核表面定殖能力强,能够破坏微菌核的正常结构,具有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潜力。
- 冯争光马平李社增鹿秀云
- 关键词:棉花黄萎菌拮抗细菌微菌核定殖
- 响应面法优化棉花黄萎菌拮抗放线菌TRM42561菌株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应用响应面法对棉花黄萎菌拮抗放线菌TRM4256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抑菌活性的8因素进行筛选,获得两个关键因素:转速(X1)、玉米粉与蛋白胨(X2)。然后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并结合中心组合试验以及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以对棉花黄萎菌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方程,即Y=-4036+31.5 X1+1014 X2-0.777 X1.X2-0.0796 X12-196 X22,该模型预测最大抑菌圈直径为33.52 mm。从中获得最佳发酵条件:玉米粉16.6 g·L-1,蛋白胨5.6 g·L-1,葡萄糖20 g·L-1,氯化钠40 g·L-1,碳酸钙1 g·L-1,转速187 r·min-1,初始pH 6.0,接种量6%,装液量80 mL/250mL,温度36℃。采用此发酵条件,供试菌抑菌圈直径达到33(±0.20)mm,与预测值基本相符。说明预测模型准确可靠,响应面分析法可用于TRM42561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柳成宾李艳宾张飞张利莉
- 关键词:放线菌拮抗棉花黄萎菌发酵条件优化响应面法
- 大豆疫霉和棉花黄萎菌几个效应因子的分泌和转录激活活性的验证与靶标蛋白鉴定
-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是卵菌的重要模式种,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毁灭性病害。研究大豆疫霉与植物的互作机制,对于防治植物卵茵病害意义重大。棉花黄萎病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
- 刘沛菡
- 关键词:大豆疫霉棉花黄萎菌酵母双杂交
- OU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棉花黄萎菌转化和基因沉默抑制功能初步研究
-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上棉花作物的难治性病害。棉花黄萎菌病毒VdCV1本实验室已经报道,但对该病毒功能及其基因功能尚未做实验研究。研究建立快速高效的黄萎菌遗传转化方法,进而建立真菌病毒ATMT法的侵染性克隆体系,对研究棉花、棉...
- 李德强
- 关键词:棉花黄萎菌基因表达载体基因沉默
- 文献传递
- 陕西省棉花黄萎菌致病类型的研究
-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一种土传性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660种植物,其中农作物184种(刘学堂1998)。近年来,由于落叶型菌株的出现,棉花黄萎病危害日趋严重,在流行年份一般减...
- 朱阳阳
-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落叶型
- 棉花黄萎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 2011年
-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尤其是落叶型菌系引起的黄萎病极大地限制着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类病害的防治是目前棉花病害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明确的应用背景。
- 陈超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抗性落叶型菌系生物学测定
相关作者
- 马平

- 作品数:307被引量:1,047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枯草芽孢杆菌 NCD-2 棉花黄萎病 菌株 微生物菌剂
- 鹿秀云

- 作品数:271被引量:802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枯草芽孢杆菌 NCD-2 棉花黄萎病 菌株 微生物菌剂
- 李社增

- 作品数:269被引量:91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枯草芽孢杆菌 NCD-2 棉花黄萎病 菌株 微生物菌剂
- 杨家荣

- 作品数:104被引量:595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黄萎病菌 苹果黑星病 苹果 苹果黑星病菌 大丽轮枝菌
- 郭庆港

- 作品数:256被引量:5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枯草芽孢杆菌 NCD-2 菌株 微生物菌剂 解淀粉芽孢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