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72篇“ 森林管理“的相关文章
智慧森林管理森林康养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兴且快速发展的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森林康养依托森林丰富的生态资源、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以及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的全方位健康服务。本文阐述森林康养产业兴起背景与智慧森林管理内涵,剖析其在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估、康养环境调控、服务品质提升、产业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旨在促进智慧森林管理森林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效能与可持续性。
刘佰锁田小乐
关键词:管理内涵森林资源监测环境调控生态文明建设
气候变化下川西地区森林碳储量对森林管理措施和干扰的长期响应
2025年
评估气候变化下森林管理措施对森林碳储量的长期影响对我国碳中和目标达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森林碳储量评价方法对气候变化、火灾等干扰以及森林经营管理措施等多重影响下森林生态系统长期演替过程刻画不足,难以有效揭示多种作用因素对区域森林碳汇能力的长期综合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以气候变化敏感区川西高山、亚高山地区为例,在探讨传统碳储量评价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森林干扰的自然恢复和森林干扰⁃森林经营管理措施组合的人工恢复方案,结合森林景观生态模型LANDIS PRO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动态模型PnET⁃II模拟、预测了未来气候情景下(2020—2070年)自然恢复和不同人工恢复方案下区域森林地上碳储量及碳密度的时空动态,并通过对比筛选出提升固碳能力的最佳森林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川西地区森林林龄趋于年轻化(平均林龄40a),具有巨大碳汇提升潜力。2020—2070年,自然恢复情景下研究区森林地上碳储量将由2020年的466.99Tg增加至2070年的780.96Tg,提高了67.23%。其中,以云杉、冷杉为主的成熟、过熟常绿针叶林是川西地区碳储量的主要贡献来源。但是自然恢复情景下川西地区森林平均碳密度在21世纪中后期停滞增长,甚至下降。而人工恢复情景下,碳密度变化趋势则有所不同。在多种森林干扰与经营管理措施组合方案中,当森林火灾干扰比例为0.01/10a和森林管理措施面积比例为0.02/10a时,川西地区森林地上碳储量提升最大且碳密度呈持续增加趋势。该情景下,2070年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分别将达到807.76Tg和33.33Mg/hm2,较2020年分别增加了72.97%和12.21%。2070年人工恢复情景下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较于自然恢复情景下分别高3.4%和8.5%。由此可见,通过人工恢复措施优化将有助于突破川西地区森林固碳能力的自然恢复瓶颈,提升区域森�
邓诗宇张明芳侯怡萍余恩旭李强刘子佩胡嘉毅田洲徐亚莉
关键词:气候变化
热带森林管理的经验与挑战——基于坦桑尼亚的参与式森林管理
2024年
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多重压力导致热带森林逐渐接近生态临界点。保护热带森林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生态任务,更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关键举措。坦桑尼亚作为非洲大陆率先认可并实施参与式森林管理政策的国家,其法律和政策框架在非洲地区堪称典范。文中回顾坦桑尼亚参与式森林管理(PFM)的发展过程,归纳总结PFM的2种主要方式,即基于社区的森林管理(CBFM)和联合森林管理(JFM);分析坦桑尼亚森林管理实践遭遇的瓶颈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改善热带森林生态状况、推动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曹玉昆刘嘉琦李敬烨孙立龙
森林特许权能否成为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有效机制?--来自热带地区的实践及启示
2024年
森林特许权是一种管理公共森林以实现可持续森林生产的制度模式,在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特许程序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机制,森林特许权提供了一种安全、稳健和智能的可持续森林管理过程。文中介绍热带地区巴西、秘鲁、喀麦隆的森林特许权实践,提出森林特许权实践面临的挑战,如难以避免自然环境破坏与生物损失、缺乏有力的政府监管和协调,以及难以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归纳了森林特许权下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经验措施:积极应用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采伐技术、政府部门优化监管体系并严格执法、利用采购政策和生态认证等措施进行市场调节;总结了森林特许权在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上的经验启示,并提出我国探索实践森林特许权的重要意义和相关领域。
朱震锋潘思宁陈丽荣
关键词:特许经营热带地区
森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探析
2024年
针对森林资源保护开展森林管理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森林管理的内涵,阐述了加强森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森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如森林管理意识欠缺、森林管理体系不完善、森林资源信息监测力度不足、公众对管理参与度较低,提出了加强森林管理的相应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森林管理工作质量。
李朋兴崔卫宾翟立海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管理
森林管理对东北次生林植被碳密度及其分配的影响
2024年
以东北东部山区4种管理梯度下相同演替年龄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包括天然次生林(WB)及在其冠下人工更新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混交林(MA),并对MA进行透光抚育形成的择伐红松林(SK)和对SK适时疏伐形成的疏伐红松林(KT),其管理程度依次增强。采用样地清查结合异速生长方程法量化植被碳密度(VC)及其各组分碳密度;测定多样性、针阔比等群落特征和土壤氮、磷等养分特征,探究森林管理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演替先锋优势种(PI)、演替后期优势种(LT)和林下植被层(UC)的碳密度在4种管理措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LT由WB的9.39 t/hm^(2)增加到KT的107.02 t/hm^(2)。但是,伴生种的碳密度在4种管理措施间差异不显著,其碳密度波动范围为8.41—14.89 t/hm^(2)。VC随森林管理强度显著提升,其波动范围为96.34—135.40 t/hm^(2),VC年平均增长量波动范围为1.50—2.11 t hm-2 a-1,且在管理措施间存在显著差异。PI、LT和UC占植被总碳密度的比例在4种管理措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I的占比随着上述管理措施逐渐降低,而LT的占比显著升高(由WB的14.0%提升到KT的82.2%);植被残体与活体生物量碳密度之比以及地下与地上的生物量碳密度之比在4种管理措施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比值的波动范围依次分别为0.05—0.13和0.24—0.30。乔木层碳密度与树种多样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林下植被层碳密度与树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并且VC与土壤氮储量、磷储量无显著相关性。这表明,在同一气候条件下,群落特征和树种组成是决定植被碳密度分异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提升后期优势种占比的积极森林管理提升了东北次生林植被的碳密度和碳固持能力。
郭万桂张全智王传宽王传宽
关键词:温带森林森林管理碳密度多样性
3S技术在大兴区森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愈加深入。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研究3S技术在森林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其应用效益。大兴区将3S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中,以保证数据的精准性,确保造林规划设计科学高效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合理;将3S技术应用在林权勘界和征占用林地管理中,显著提升了森林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未来,3S技术将在森林资源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王爱军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
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
2024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已经2024年1月8日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市长龚正2024年1月22日(2024年1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本市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关键词:国土绿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建设生态文明
雄安千年秀林智慧森林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2024年
文章总结了雄安千年秀林智慧森林管理系统的总体构建和应用。重点阐述了该系统总体构架由计算机网络及资源、数据中心、后台机制、后台服务、前端系统、应用终端等6个层次组成,以及具有“前期准备”、“生产供应”、“施工现场”、“管养运营”等场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介绍了其在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和公众互动创新等方面的开拓性和示范性意义。
俞芸汪洋王斌斌张涛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管理
泰国社区森林管理方式的演变与政策启示
2024年
社区森林管理在维持社区生计和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已被泰国政府视为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文中梳理了泰国社区森林管理方式的演变历程,并基于泰国传统文化视角——自给自足经济哲学,从社区森林管理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网络建设、改革进程4个方面分析其实践经验,总结当前泰国社区森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挑战,为通过借鉴其经验完善中国森林管理提供了新角度,对中国未来推进中泰林业合作与加强森林可持续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仇邦楚田刚王道明
关键词:社区林业

相关作者

任引
作品数:57被引量:33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森林管理 生物量 常绿阔叶林 森林生物 生态功能
荆珍
作品数:80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森林管理 法律 森林生物 REDD
左舒翟
作品数:24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森林管理 亚热带 PM2.5 生态工程技术 森林生态
张敏新
作品数:102被引量:803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林业 集体林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农 林业经济
刘金龙
作品数:124被引量:76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林业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政策 集体林 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