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8篇“ 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文章
中药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3年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以精神或神经感觉异常为特征的非器质性病变,患者体检及一般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无普遍认可的监测手段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在当代人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中药辩证治疗该病具有优势。本文从中医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认识、中药传统方剂、中成药、自拟方、中药外治疗法等方面总结中药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状。旨在为中药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提供新思路。
侯佛兰张静郭晓温媛谈太鹏
关键词:中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及胃动力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植物神经功能及胃动力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优选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符合条件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莫沙必利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再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植物神经功能测试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更年期生活质量量表(M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力指标(B超胃半排空时间、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进行监测并行组间比较,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进行评估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植物神经功能无创测试结果显示交感神经亢进型、迷走神经亢进型、不稳定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植物神经功能异常表现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MR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B超胃半排空时间、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超胃半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石敏益许海英郑佳吴振兴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植物神经功能胃动力
神经妥乐平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神经妥乐平的治疗效果,研究其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中的实施价值,并分析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以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患者为例,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组患者均实施神经妥乐平治疗,一个疗程为10d,观察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妥乐平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表现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有效率为75.00%(60/80),神经妥乐平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率为87.50%(70/80),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较低,数据差异大,提示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治疗后眩晕障碍及程度均低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治疗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可以帮助患者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具有一定抑制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有利于疾病转归。
郝常璐
关键词:神经妥乐平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治疗有效率
普拉克索结合多巴丝肼治疗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
2023年
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药物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病情干预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医学研究样本限定为帕金森综合征,于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收录,将70例医学调研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药物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患者疗效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左右手运动次数以及10米步行折返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帕金森综合评定量表(UPDRS)、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T-AU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 综合结果表明,在帕金森病干预中,普拉克索联合治疗方案能全面优化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有效改善疾病负性情绪表现,进一步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改善预后和生理状态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黄敬微
关键词:多巴丝肼帕金森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
分级康复疗养对高海拔地区心血管疾病疗养员心境状态植物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分级康复疗养对高海拔地区心血管疾病疗养员心境状态、植物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陆军昆明特勤疗养中心112例高海拔地区心血管疾病疗养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养,观察组采取分级康复疗养。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及干预前后心境状态[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OMS)]、心脏功能[心脏指数(CI)、血浆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植物神经功能[相邻R-R间期之差超过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全部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预后[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POMS、CI、BNP、LVEF、PNN50、SDANN、SDNN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睡眠、躯体活动、情感反应、精力水平、社会隔离、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康复疗养可改善心血管疾病疗养员心境状态、心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有效改善预后。
叶赟杨柳张婷熊朝叶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心血管疾病康复疗养疗养员心境状态植物神经功能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何以解
2022年
冷,即使在三伏天裹着数条棉裤,下肢还是冷得瑟瑟发抖;痛,哪怕寒冬火烫的双脚泡在冷水里降温,依然痛得哇哇直叫……这些“怪病”曾让患者辗转求医,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精神出了问题,身心备受折磨,事实上该病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嘉兴市第一医院姚明主任医师表示,运用“交感神经调制技术”治疗,通过对不同节段交感神经链调节和控制来纠正神经功能紊乱,可以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起到治疗作用,该成果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陆桂芳
关键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科学技术进步奖交感神经链三伏天不同节段
附子汤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例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病西医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不确切,且不良作用较多。中医多将其归为“汗证”“不寐”“心悸”“胃痞”等范畴,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案另辟蹊径,中医辨病为少阴病,辨证为少阴(寒化)证,以附子汤为主方加减,以温阳散寒、敛汗益阴为治则,通过温通督脉,达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目的,效果显著。分享如下,以期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带来更多临床思路。
黄风玲冯志海杨辰华
关键词:汗证不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附子汤经方医案
中西医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2022年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临床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内科常见病,其多由情志失调、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且个体差异较大,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所差异,故治疗方法也不同,在疗效方面,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都有其各自的特色,皆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现代医学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祖国医学对此病的治疗相较于现代医学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将对近年来针对此病的各种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李同王作顺
关键词:中医西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骨关节炎合并情绪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骨关节炎为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是导致疼痛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骨关节炎患者长期存在慢性疼痛,会逐渐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情绪障碍又会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疼痛感受和临床症状,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临床治疗效果,继而导致患者的心理问题加重,产生恶性循环。近年来,临床医生开始关注骨关节炎合并因情绪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并通过治疗情绪障碍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及康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对骨关节炎合并情绪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董子豪郑昱新顾新丰徐海涛张健
关键词:骨关节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情绪障碍
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消化道动力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观察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状态和消化道动力学状况,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神经紊乱和消化道动力学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围绝经期女性消化道疾病且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该期女性生活质量,促使其顺利渡过围绝经期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方法采用一次性横断面观察方法,根据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围绝经期女性12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纳入对象的植物功能检查结果(包括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及皮肤划痕试验)、植物功能紊乱发生率、消化道动力学及主要临床症状。结果125例围绝经期女性中,消化道动力学正常51例(40.80%),消化道动力学异常74例(59.20%)。消化道动力学异常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正常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P<0.05)。围绝经期女性消化道动力学异常者主要临床症状以便秘(34例,45.95%)为主,其余依次为饱胀(21例,28.38%)和腹泻(19例,2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2,P<0.05)。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及皮肤划痕试验中围绝经期女性消化道动力学正常者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功能正常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消化道动力学异常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构成比显著低于消化道动力学异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动力学异常者眼心反射试验、卧立位试验及皮肤划痕试验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构成比分比为71.62%(53/74)、72.97%(54/74)、70.27%(52/74),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消化道动力学关系密切,是导致消化道动力学异常,引起饱胀、便秘及腹泻等临床症状的关键机制之一,因此对于围绝经期消化道不适女性,适时考虑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状态,继而联合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可获取令人满意的收益。
吕颖燕胡媛江蓓祺
关键词: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关作者

李增烈
作品数:747被引量:575H指数:13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溃疡病 老年人 幽门螺杆菌 药物 胃镜检查
黄业芳
作品数:99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食疗 植物神经功能 咳嗽
桑德春
作品数:77被引量:63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老年脑卒中患者 康复治疗 偏瘫
饶正伟
作品数:64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 HP 护理 结肠镜检查
胡随瑜
作品数:163被引量:1,828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白松片 慢性应激 肝阳上亢证 柴胡疏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