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 篇“ 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的相关文章
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并静脉窦 血栓形成探讨2018年 目的探讨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合并静脉窦 血栓形成原因分析、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 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跨 横 窦 硬膜外 血肿 48例,所有患者均早期头颅CT证实为跨 横 窦 硬膜外 血肿 ,并均早期行MRV检查。对9例静脉窦 血栓形成患者给予早期小剂量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对于占位效应明显特别是早期脑疝形成患者积极手术解除压迫。结果 48例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经早期MRV检查证实,合并静脉窦 血栓形成9例,发生率18.8%。均得到满意随访3个月,进行GOS评分,5级8例,4级1例,并行MRV复查,再通良好6例,好转2例,无变化1例。结论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临床发病率较低,合并静脉窦 血栓形成往往特征性 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导致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高福源关键词:横窦 静脉窦血栓形成 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和分析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的诊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该院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5例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分析对象,对这125例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分析这125例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在该次的125例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患者当中,保守治疗组有31例,恢复率为87.10%(27例),窦 旁骨瓣开窗开颅血肿 清除术的有29例,恢复率为86.21%(25例),跨 窦 骨瓣成形开颅血肿 清除术的有65例,恢复率为96.92%(63例),随访2个月后,3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对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患者,要求其尽早入院进行临床诊断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吴军辉 周强关键词:外伤性 静脉窦 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清除术35例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诊断、治疗、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 分析35例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诊治经过。结果幕上骨瓣、幕下骨窗开颅清除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术后无手术部位再出血。4例出现对冲伤部位的颅内血肿 扩大,再次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根据GOS评分评定预后,恢复良好26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旦确认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幕上骨瓣、幕下骨窗开颅并保留横 窦 上骨桥是一种清除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可靠的手术方式。 贡伟一 周金方 王文明关键词:硬膜外血肿 横窦 血肿清除术 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 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保守治疗、窦 旁骨瓣开窗开颅血肿 清除术、跨 窦 骨瓣成形开颅血肿 清除术治疗后各组患者恢复情况,出院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结果 16例保守治疗组患者恢复14例(75%),15例窦 旁骨瓣开窗开颅血肿 清除术治疗组患者恢复13例(86.7%),跨 窦 骨瓣成形开颅血肿 清除术治疗组患者恢复35例(97.2%)。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GOS评分显示均获满意疗效。结论入院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治疗方式是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岑武 廖昆 熊兵 魏宜功 刘窗溪关键词:外伤性 静脉窦 诊疗分析 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体会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 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采取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的42例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行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过程中有6例行开颅手术治疗,42例患者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3例,有不同程度残疾13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死亡2例。结论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患者采取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属于微创手术,对于不同意行开颅手术或病情相对平稳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需要掌握其适应证范围,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刘军 张传东 仇洪 韦继明 曹德晨关键词:钻孔引流术 尿激酶 硬膜外血肿 横窦 CT三维融合技术在治疗静脉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CT三维融合技术在治疗静脉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中的应用。方法 20例静脉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患者,在手术前采用CT三维融合技术对于患者的病变性 质进行分类,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针对性 的手术治疗方式或者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16例,手术中检测和手术前评估基本情况相同,手术后采用CT三维融合技术进行复查,静脉窦 受压消失不见,血肿 清除非常好,手术后3 d复查CT,无迟发性 血肿 。4例患者经过CT检查,静脉窦 形态完整,没有明显受压,进行保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静脉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患者采用CT三维融合技术,可以准确的掌握手术指征,降低意外损伤,缩减操作难度,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王明春关键词:硬膜外 血肿 跨 横 窦 骨瓣成形术治疗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26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跨 横 窦 骨瓣成形术治疗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 分析跨 横 窦 骨瓣成形术治疗的26例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平扫检查确诊,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跨 横 窦 骨瓣成形术清除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示: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已清除,横 窦 减压效果良好,骨瓣复位良好。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术后恢复良好21例,重度残疾1例,中度残疾4例。结论跨 横 窦 骨瓣成形术治疗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血肿 清除彻底,能更好地避免横 窦 受压,骨瓣复位符合解剖学的要求,可作为治疗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李国锋 元少鹏 肖伟利关键词: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横窦 骨瓣成形术 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硬膜外 血肿 的治疗分析 外伤性 静脉窦 骑 跨 型的硬膜外 血肿 是颅内血肿 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除血肿 本身占位效应外,还可压迫静脉窦 引起颅内静脉回流障碍,使颅内压快速升高,病情演变快,若抢救不及时则突然发生脑疝而导致死亡.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头颅CT及... 岑武 魏宜功 刘窗溪关键词:临床症状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58例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 引流术对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创伤性 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均在CT定位下以YL-1微创引流针穿刺血肿 腔,并以尿激酶50 000~60 000 IU冲洗引流。术后1 h、3 d及7 d行CT动态扫描,计算血肿 量;术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CT显示术后1 h血肿 量平均为(20±5)mL,术后3 d为(15±2)mL,均较术前的(45±15)mL显著减少(均P<0.05)。术后3~5 d血肿 均完全清除。术后5 d平均GCS为(12±1)分,较术前的(8±4)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GOS 5分(恢复良好)者45例(占78%),4分(中度残疾)者9例(占16%)。结论微创血肿 引流术对GCS≥8分的创伤性 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疗效确切,创伤小且操作简便。 陆兆丰 邱永明 程小兵 孟晓峰关键词: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微创引流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微创软通道血肿 引流术治疗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98例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98例创伤性 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患者分为开颅组(40例)与微创引流组(58例)。开颅组全麻下骨窗开颅血肿 清除,微创引流组局麻CT定位下以软通道引流管穿刺血肿 腔,并以尿激酶5~6万IU冲洗引流。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肿 体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月后GOS评分。结果:微创引流组术后1 d CT显示血肿 量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3~5 d血肿 完全清除。术后7 dGC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三月GO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软通道血肿 引流术对横 窦 骑 跨 性 硬膜外 血肿 疗效显著,并有方便快捷,创伤小等优点。 陆兆丰 程小兵 张鸿日关键词: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GC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