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 篇“ 次表层水温 “的相关文章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对广东旱涝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索次 表层 水温 对广东旱涝的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简称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对广东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偏暖(冷)时,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减弱),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弱(强),位置偏北(南),直接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有利(不利)于西南部暖湿海洋水汽向广东输送,导致广东降水偏多(少)。冬季,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偏暖(冷),翌年广东降水偏多(少),出现涝年(旱年)是主要现象。 吴迪生 俞胜宾 冯伟忠 周水华 张娟 王文娟 梁昌霞 李广敏关键词:海温异常 2009年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及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为探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灾害的影响,用实测资料分析了2009年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SOTA,)与中国气候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2008年12月~2009年2月)西太平洋暖池SOTA偏暖,2009年4~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2009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偏强;影响南海的台风偏早,登陆台风偏多;2009年3月开始,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暖水往东太平洋移动,2009年5月开始的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在东太平洋热带洋域发生,热带太平洋低层低压加强,夏季和秋季高层高压也加强。2009年8~12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南,青藏高压和赤道高压异常偏强连成一片,导致中国降水偏少,西南部分地区发生特大干旱。2009年中国发生的干旱灾害,与西太平洋暖池SOTA关系密切。 李广敏 李远芳 王文娟 冯伟忠 俞胜宾 梁昌霞关键词:热带海洋 海气相互作用 气候灾害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与广东旱涝 为探索次 表层 水温 对广东旱涝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文中简称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对广东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偏暖(冷)时,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 吴迪生 俞胜宾 冯伟忠 周水华 张娟 王文娟 梁昌霞 李广敏关键词:海温异常 旱涝 文献传递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与广东旱涝 为探索次 表层 水温 对广东旱涝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文中简称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对广东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偏暖(冷)时,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 吴迪生 俞胜宾 冯伟忠 周水华 张娟 王文娟 梁昌霞 李广敏关键词:海温异常 文献传递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被引量:8 2010年 为探索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SOTA实测资料,对TC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同步西太平洋TC个数不存在线性相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1月SOTA滞后5~7个月影响西太平洋的TC;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1月的SOTA出现正(负)距平值时,当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TC生成时间比常年提早(推迟)是主要现象,极值年份尤其明显,当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位置偏北(南),西太平洋暖池区上空对流加强(减弱),对台风生成有(不)利,台风生成平均位置偏西(东),TC的个数偏多(少)、偏强(弱),易于出现西行(东北转向)路径为主;南海中北部2月SOTA出现偏暖(冷)年,当年南海TC生成日期偏早(晚)、数量偏多(少)、偏强(弱)是主要现象。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对TC影响明显,时间滞后。 吴迪生 张娟 刘增宏 俞胜宾 周水华 张文静 王文娟 冯伟忠关键词:台风暴雨 统计特征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为探索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SOTA实测资料,对TC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同步西太平洋TC个数不存在线性相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1月SOT... 吴迪生 张娟 刘增宏 俞胜宾 周水华 张文静 王文娟 冯伟忠关键词:西太平洋 暖池 次表层水温 热带气旋 文献传递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为探索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SOTA实测资料,对TC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同步西太平洋TC个数不存在线性相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1月SOT... 吴迪生 张娟 刘增宏 俞胜宾 周水华 张文静 王文娟 冯伟忠关键词:西太平洋 暖池 次表层水温 热带气旋 文献传递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被引量:4 2009年 为探索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海域次 表层 水温 对南海季风的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偏暖(冷)时,翌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偏暖,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中心位置偏北偏东,南海和西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气旋性距平环流出现,有利于低空西到西南气流的加强,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偏冷,可能引起Walker环流东移并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中心位置偏南偏西,南海和西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反旋性距平环流出现,不利于低空西到西南气流的加强,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结论:冬季,太—印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偏暖(冷),翌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 吴迪生 周水华 张娟 俞胜宾 冯伟忠 张文静关键词:海温异常 南海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与南海夏季风 用Argo剖面浮标等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简称 SOTA)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1月,太平洋-印度洋暖池SOTA偏暖(冷)时,当年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强(弱),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前... 吴迪生 许建平 周水华 张娟 俞胜宾 冯伟忠 张文静关键词:季风 文献传递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与南海夏季风 用Argo剖面浮标等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 表层 水温 异常(Subsurfac OceanTemperature Anomaly,文中简称SOTA)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1月,太平洋-印度洋暖池SOTA偏暖... 吴迪生 许建平 周水华 张娟 俞胜宾 冯伟忠 张文静关键词:海温异常 南海季风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吴迪生 作品数:52 被引量:231 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 研究主题:热量交换 次表层水温 台风 西太平洋 热带气旋 张娟 作品数:28 被引量:67 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 研究主题:次表层水温 台风 海-气界面 热量交换 海温异常 周水华 作品数:33 被引量:100 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 研究主题:台风 次表层水温 海-气界面 热量交换 海温异常 冯伟忠 作品数:41 被引量:172 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 研究主题:台风 次表层水温 热量交换 热带气旋 海-气界面 俞胜宾 作品数:25 被引量:134 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 研究主题:次表层水温 海温异常 热量交换 海-气界面 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