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27篇“ 正史“的相关文章
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2024年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一项基础主干党内法规。这一条例的出台,有益于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正确党史观。围绕认真学习党史基本著作和权威读本,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明确规定,以制度力量调动积极因素、加强工作实效,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潘娜
关键词:正史唯物史观党史观
中国正史中的古代海外民族记述浅论
2024年
在中国古代正史的记述中,中国疆域内的民族为海内民族,而在中国疆域之外的民族为海外民族。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在中国正史中就有了对海外民族进行记述的传统。中国正史对海外民族的记述表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具有方向性特征。系统研究中国正史中的海外民族,对于丰富中外交流史和世界史的研究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加强对海外民族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文光李书豪
内外有别:汉宋正史中南方族群叙事的演进被引量:1
2024年
古代中国的南方诸族因其族群、风俗多异于华夏,往往与域外诸国一起被笼统地视作“南蛮”,但各族群多生活于华夏州郡之中,政治上受中原王朝统辖,与域外诸国存在明显的内外之别,此区别随着南方民族融入华夏多元一体进程的日渐深化而愈受重视。汉宋时期的正史中南方族群叙事模式存在多次转变,凸显出正史史家对南方族群内外有别认识的日益清晰。从“四夷列传”中的“南蛮”,到区别于“外国列传”的“蛮夷”,正史中有关南方族群列传体例的演变,不仅体现出正史南方族群历史叙事模式的发展,亦能展现出汉宋时期中国南方多民族融合的真实面貌。
裴艾琳
关键词:正史
真实与虚构之间:宋辽交通线杨家将传说与正史比较研究
2024年
已有杨家将历史与传说比较研究,缺乏历史发生与传说流布的地理空间定点比对。本文以宋辽交通线为空间场域,对流传于其间不同点位的杨家将传说进行比较后发现,传说分布与交通点位在对应过程中产生了极大偏差,出现了地理空间中传说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不对应性。由此产生了历史与文学(真实与虚构)的两极张力。不同类型的传说连缀在了两极的不同位置,与历史的远近距离造成了其生产方式的不同。传说文本与历史文本相互皴染,并参与了方志、遗迹的书写与建构。由此,民众通过传说文本对历史的言说,建构了自身生活与观念的历史。
张琼洁万心瑶郝一帆
关键词:正史
古代正史南方诸族叙事的宋元转型——以《宋史·蛮夷传》为中心
2024年
以宋代国史为史料基础、由元代史官所编纂的《宋史·蛮夷传》在体例上打破了汉唐以来“四夷列传”的书写模式,将统治疆域内诸族与统治疆域外诸国截然分立,凸显出治域内南方诸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层面上的华夏特性,不仅如此,《宋史》还基于现实政治体制开创“为羁縻州作传”的新例,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可以说,《宋史·蛮夷传》中南方诸族叙事新特征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汉唐以来正史南方民族书写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两宋时期南方边地民族历史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宋史·蛮夷传》在编纂结构与叙事策略上所具有的转型意义,剖析历史叙事背后的社会结构变化,发掘两宋时期疆域民族观念发展历程,不仅有益于加深对纪传体正史中南方诸族叙事发展的理解,更能从史传的形成中探索宋代南方边地多民族交往融合的历史,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的认识。
裴艾琳
关键词:《宋史》正史
史官视域下的文学、文士及文体观——以历代正史文苑传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2024年
历代正史有文学、文苑、文艺三种列传类目,反映了史官在文学观念上的差异:“文学传”以“文”与“学”并重;“文苑传”侧重于文章专门之学;“文艺传”将文章视为“一艺”。范晔“耻为文士”,并非鄙薄文人的道德瑕疵,历代史官却将“文人不护细行”的论断贯注于文苑传的书写,以“儒者之风”作为文士品行的参照。历代文苑传呈现出“重赋颂,轻诗体”的修史观念。文苑传对于诗文作品的书写,其目的不在于彰显辞章之美,而是体现国家意志之下文章的政治及教化意义。文苑传中的传记、传序、传论、传赞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个体系对古代文学发展史的认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但落实到具体传主的历史评价时,在宏观叙述与个体书写两个层面出现了疏离。这一现象是由于史官制度确立后,建立在统一意志之上的官方修史观念与文学的自由发展相矛盾而产生的。
刘湘兰
关键词:正史文学文士文体
解铃须从系铃处——Records与Archives概念正史(五)
2024年
笔者的“四正”,从名分、本义、学理、法律上已弄清Records的含义,但坚持“Records文件观”者依旧质疑:若Records是档案,那Archives是什么?两者并列时又怎么翻译?还有人说Records是记录。既然是英语和法语带来的问题,循着英法档案历史去寻找,才是解铃的关键:以英法八百年档案工作中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主线,探求其档案的源流、本质、内含及演变,为档案概念正史
王岚
关键词:档案馆藏档案现行档案
解铃须从系铃处——Records与Archives概念正史(六)
2024年
笔者的“四正”,从名分、本义、学理、法律上已弄清Records的含义,但坚持“Records文件观”者依旧质疑:若Records是档案,那Archives是什么?两者并列时又怎么翻译?还有人说Records是记录。既然是英语和法语带来的问题,循着英法档案历史去寻找,才是解铃的关键:以英法八百年档案工作中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主线,探求其档案的源流、本质、内含及演变,为档案概念正史
王岚
关键词:档案馆藏档案现行档案
解铃须从系铃处——Records与Archives概念正史(四)
2024年
笔者的“四正”,从名分、本义、学理、法律上已弄清Records的含义,但坚持“Records文件观”者依旧质疑:若Records是档案,那Archives是什么?两者并列时又怎么翻译?还有人说Records是记录。既然是英语和法语带来的问题,循着英法档案历史去寻找,才是解铃的关键:以英法八百年档案工作中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主线,探求其档案的源流、本质、内含及演变,为档案概念正史
王岚
关键词:档案馆藏档案现行档案
解铃须从系铃处——Records与Archives概念正史(三)
2024年
笔者的“四正”,从名分、本义、学理、法律上已弄清Records的含义,但坚持“Records文件观”者依旧质疑:若Records是档案,那Archives是什么?两者并列时又怎么翻译?还有人说Records是记录。既然是英语和法语带来的问题,循着英法档案历史去寻找,才是解铃的关键:以英法八百年档案工作中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主线,探求其档案的源流、本质、内含及演变,为档案概念正史
王岚
关键词:档案馆藏档案现行档案

相关作者

余太山
作品数:47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西域传 两汉魏晋南北朝 大月氏 正史 贵霜
李小林
作品数:48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勘误 史部 明史 明代 正史
王庆华
作品数:40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小说 文体 小说文体 文类 话本小说
刘天遥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列女传》 事迹 正史 列女传 女教
游自勇
作品数:26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中古 五行志 唐代 正史 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