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篇“ 正邪理论“的相关文章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及中药干预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病变的重要特征,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已成为防治心力衰竭的关键手段。基于病证结合、多靶点综合调控的辨治理念,中医药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源于正邪相争,乃正虚邪实之证。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正气亏虚的微观表现。基于“正邪理论”,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立法选方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对防治心力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 袁惠魏佳明施敏郭志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正邪理论心肌能量代谢中药干预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Th17/Treg细胞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4年
-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心肌损伤后,免疫介导的Th17、Treg细胞在心衰的发病机制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泌炎症因子,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塑。中医正邪理论内涵丰富,对于认识Th17/Treg细胞与心衰的发展及相互作用具有指导意义,隶属于正邪理论范畴,即Th17/Treg细胞平衡,有利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属于“正气”范畴;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导致免疫异常,促进疾病的发生,属于“邪气”范畴。基于此,作者以正邪理论为切入点,从宏观、微观角度来阐述Th17/Treg细胞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心衰早期,正虚为主,邪实为辅;心衰中期,正虚邪实;心衰晚期,邪实为主,正虚为辅;心衰终末期,正虚为主。临床通过扶正祛邪,调整机体正邪平衡,恢复机体Th17/Treg细胞的动态平衡,以期为中医理论阐述Th17/Treg在心衰的发展作用的现代研究奠定基础,为心衰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杨梦胡思远李琳王梓仪胡志希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TH17/TREG细胞正邪理论中药干预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肝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肝脏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主要分为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和肝细胞癌,HB约占80%,其五年存活率约为80%,是罕见且存活率相对较低的儿童恶性肿瘤[1]。“正邪理论”是中医特色理论之一,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其理论体系逐渐完善。肿瘤的发病从正邪角度阐述是机体正虚邪盛所致,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目前HB的西医治疗主要为手术联合化疗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对标准危型HB患者疗效较好,但对高危型患者的治疗仍效果不佳[2],并且铂类药物副作用较大。若将中医“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的基本治则,与西医“精准医疗”融合贯通,倡导以中医为主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福音[3]。本文基于“正邪理论”探讨HB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凌逸吕祥宋航祝永福
- 关键词:正邪理论中西医结合肝母细胞瘤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被引量:1
- 2024年
- 正邪交争贯穿于肺纤维化形成发展全过程,而巨噬细胞极化是肺纤维化发展的重要机制,通过释放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肺纤维化进程。本文从正邪理论与肺纤维化、巨噬细胞极化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正邪理论与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性等方面探讨巨噬细胞极化与肺纤维化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讨中药作用机制,为肺纤维化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
- 杨梦胡志希
- 关键词:正邪理论肺纤维化扶正祛邪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巨噬细胞胞葬在心力衰竭中的调控机制
- 2024年
- 胞葬作为一种新型程序性凋亡细胞清除方式,指巨噬细胞将凋亡细胞吞噬、降解以防止细胞内自身抗原引起的继发性坏死的过程,是机体生理过程中一种关键的稳态机制,在心力衰竭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医正邪理论,阐释心力衰竭乃本虚标实之证,正虚邪实构成其关键病机。并进一步探讨正邪理论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指出巨噬细胞胞葬乃“气”的微观表现,可能具有祛病维稳之功效。基于此,本文提出以正邪理论为指导,通过扶正祛邪之法选方遣药,从而调控巨噬细胞胞葬,这可为心力衰竭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李琳莉刘富林施敏夏旭婷葛俊毛彩薇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巨噬细胞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中医药干预
- 2024年
-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常见危重症。内质网应激是内质网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一种机体内源性整合调控机制,具有促进心肌细胞生存或凋亡两方面作用,是CHF的病理生理基础。本文围绕正邪理论及内质网应激阐释CHF的病理机制。CHF病机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邪相争贯穿疾病始终,而内质网应激乃机体正邪二气失衡、气血阴阳失和在细胞微观层面的体现。正气抗邪,适度内质网应激可促进心肌细胞生存、维持心功能正常;邪盛正负,内质网功能失代偿,过度内质网应激引起心肌细胞损伤,此时大量未折叠蛋白或异常折叠蛋白的堆积、心肌细胞凋亡、串扰炎症反应等可加重CHF病情。因此,靶向调控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调整正邪关系是防治CHF的关键。本文基于正邪理论,探讨了内质网应激在CHF中的作用及其中医药干预。
- 黄爱思魏佳明曾清华施敏袁惠郭志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内质网应激扶正祛邪
- 中医正邪理论与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在肿瘤中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3年
- 正邪理论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模型之一,其中蕴含有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突变相关,抑癌基因与癌基因在分子层面上的行为可以作为一种症状纳入正邪理论体系中。分析抑癌基因与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表现出的正邪关系,有利于将现代医学的研究结论与中医基础理论相联系,从而扩充正邪理论的内涵,以期为肿瘤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证据支撑。
- 顾知恩王磊陈悦翟嘉威洪专杨宇飞
- 关键词:正邪理论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癌基因中医治疗基因突变
- 基于正邪理论掣引法的肿瘤免疫疗法新思路被引量:1
- 2023年
- 从恶性肿瘤、掣引法、正邪理论的中医学概述,恶性肿瘤、正邪理论、掣引法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掣引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3方面入手探讨基于正邪理论的掣引法的肿瘤免疫疗法新思路,指出恶性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以正气亏虚为主,虚不受补,宜缓缓图之,尤以《黄帝内经》掣引之法扶正祛邪,即从肺、脾、肾3脏论治、从缓补之法论治、从中药配伍论治,同时配合免疫疗法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增强患者免疫力。
- 袁伟琛齐元富李慧杰
- 关键词:肿瘤正邪理论扶正祛邪免疫疗法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风湿免疫病的特点与论治被引量:3
- 2023年
- 将中医“正邪理论”与西医的免疫学理论结合研究风湿免疫病,认识到其核心病机是邪盛正衰。“正”代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生命最佳状态的影响因素;“邪”代表导致免疫异常的病理因素,或因免疫异常产生的损害机体脏腑组织的病理产物。结合西医免疫学理论,分析风、寒、湿等致病因素的生物学内涵,使风湿免疫病中医病因认识客观化、现代化。风湿免疫病的中医药论治当先明确病情,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先后次第,兼取中西医所长,以祛邪安正作为风湿免疫病的基本治则。
- 李达姜泉刘蔚翔巩勋王建夏聪敏唐晓颇
- 关键词:风湿免疫病正邪理论病机治则
-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胞葬作用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影响
- 2023年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为病理基础,抗AS是改善血管病变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吞噬细胞介导的胞葬作用可以通过清除凋亡细胞,激发抗炎效应来避免血管内继发性坏死物质面积增大、炎性物质的积聚,从而延缓斑块进展而起到抗AS作用,对于维持血管内稳态有积极意义。机体内吞噬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清除程序性死亡细胞的生理过程,与中医学“正气”防御抗邪过程相似,因此胞葬作用失调可归属于“正邪失衡”范畴,胞葬效率下降导致病理产物堆积是正虚无力抗邪,邪气氤氲蔓延的体现,若邪势鸱张阻滞脉管则发病。本文在正邪理论指导下,阐述扶正祛邪法可调控胞葬作用以保护脉管的新思考。
- 郭宵谢春光
- 关键词:正邪理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相关作者
- 邓鑫

- 作品数:333被引量:1,42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艾滋病 中医药 肝纤维化 肝宁方 肝硬化
- 梁健

- 作品数:231被引量:99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艾滋病 牛磺酸 中医药 胃癌
- 张亚萍

- 作品数:83被引量:3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研究主题:艾滋病 中医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 艾滋病防治
- 李慧杰

- 作品数:143被引量:73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纳米雄黄 肿瘤 肺癌 扶正胶囊 名医经验
- 胡志希

- 作品数:389被引量:1,890H指数:22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血瘀证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早发冠心病 中医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