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6篇“ 殖民文化“的相关文章
- 后殖民文化批评视野中的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坦桑尼亚裔英国籍作家,获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如瑞典文学院颁奖词所述,古尔纳热衷于在作品中为后殖民时代面临身份认同困境的难民群体寻找出路,并尝试...
- 李玉竹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
- 启蒙理念的颓废与殖民文化的嘲讽——重新审视《围城》的主题和文化策略被引量:1
- 2023年
- 《围城》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锺书创作的长篇小说,自1947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独特的幽默感和精妙的语言艺术而闻名,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围城》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故事和职业生涯。
- 高小梅
-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殖民文化
- 奈保尔游记中第三世界意象的后殖民文化研究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是“英国文坛移民三大家”之一。作为前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的居民,他注定成为一个边缘人,无法融入西方主流文化。因此他将目光聚焦于第三世界。在其游记作品《重访加勒比》《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国...
- 宋昱儒
- 关键词:奈保尔游记
- 半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晚清科幻小说研究
- “半殖民性”是中国近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相比于菲律宾、印度、缅甸等完全殖民地国家,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了“我”面对“他者”时复杂的情感态度,中西文化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相反,其中充满了向往、矛盾、痛苦、误读、...
- 吴婧越
- 文献传递
- 从假洋鬼子到旗袍:中国近现代租界与被殖民文化的主体性被引量:2
- 2020年
- 不同于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突显西方殖民文化的话语霸权,普拉特“接触区”理论和霍米·巴巴“居间”空间理论都强调了被殖民文化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中国近现代租界就是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接触区”或“居间”空间。异质文化冲突有不同应对方式,暴力冲突是历史上常见的但并非唯一应对方式。假洋鬼子和旗袍作为租界新型混合性文化的产物,因其双重文化身份成为联结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纽带,为中国本土文化社群所利用,以此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本土文化社群将对西方文化的消极文化接受转换为对本土文化的积极文化输出,保持了自身的地位,从而在中西文化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其实质是非暴力的文化抵抗和温和的文化合作。这是中国文化在不平等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形成的应对策略,对于拓展后殖民理论和推动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其他非西方后发展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均具有某种范式意义。
- 代乐
- 关键词:假洋鬼子旗袍租界文化后殖民理论
- 浅谈殖民文化背景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以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近代旅大地区曾先后被俄国统治7年,日本统治40年。作为东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博弈的舞台,从建设之始,这里便体现出俄日两国迥异不同的统治特征,这里也深深地被打下了俄日两国城市建设的印记。作为我国现存唯一大片保存较完好的反映日俄殖民历史的建设区域,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探讨在当前城市快速现代化建设的时期,对于这种大片保留殖民文化的建筑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城市设计思路。
- 王也
- 关键词:殖民文化历史文化街区
- 论香港文学的后殖民文化特征--以李碧华“吃”系列小说为考察对象
- 2020年
- 香港文学在“回归过渡期”试图运用其“混杂性”的文化身份,建构起既不受中国话语力量支配,也不被英国殖民统治胁迫的具有自身主体性的香港意识。为了实现这一愿景,香港文学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方面,通过想象,描绘落后愚昧的传统中国,树立内地“他者”的形象以突出自己的不同与优势;另一方面,通过认同西方文化价值标准,在回归的大势所趋下力图确保自身的主体性不受侵犯。
- 孙海燕罗兴萍
- 关键词:香港文学后殖民混杂性二元对立
- 民国时期西藏学校英语教育与英国殖民文化渗透述略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以时间为序,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民国时期西藏学校英语教育状况进行了概述并指出,民国时期西藏学校英语教育的开办与发展烙有英国殖民文化色彩,是英国武力侵藏的文化延伸与渗透,其根本险恶用心就是企图要搞西藏独立。民国时期西藏学校英语教育也夹杂有西藏地方政府、民国中央政府文化觉醒和民族振兴意识,它的发展客观上也为近现代西藏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 高全孝
- 关键词:英语教育民国
- 奈保尔小说《河湾》中的后殖民文化焦虑与身份认同协商
- 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是一位文化背景复杂的后殖民主义作家,其小说人物总是被身份认同和归属问题所困扰,在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摇摆不定。身份问题是奈保尔及其作品研究中最受学者和评论家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其众多作品...
- 马哈力麦
- 关键词:《河湾》英国文学V.S.奈保尔
- 文献传递
- 《殖民文化中的澳大利亚传统研究》(节选第三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 本次翻译实践选取的文本为澳大利亚文学批判家亚瑟安吉尔?菲利普斯撰写的《殖民文化中的澳大利亚传统研究》。该著阐述了澳大利亚文学在殖民文化影响下民主主题及传统的发展。依据文学批判类文本的特点,译者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
- 李慧颖
- 关键词:英汉翻译功能对等翻译技巧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方艳华

- 作品数:38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抗战时期 新四军 日伪 反证 沦陷区
- 林国平

- 作品数:70被引量:370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民间信仰 闽台 闽台文化 妈祖信仰 民间宗教
- 陈泰乾

-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五邑大学
- 研究主题: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凝聚力 殖民主义 殖民文化 日本帝国主义
- 王华

-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大国外交 外交政策 外交关系 双重外交 殖民文化
- 王华

- 作品数:11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变革 殖民文化 殖民 国家命运 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