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母婴传播途径“的相关文章
阻断母婴传播途径:艾滋母亲可以生出健康婴儿吗
2017年
"性冶""母婴"和"血液",这三种艾滋病毒传播渠道像三座大山,横在艾滋感染者面前。但很少有人知道,只要方法得当,艾滋病人同样可以生出健康的婴儿。
张小妹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者阻断母婴传播妇产科主任
抗病毒治疗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及孕产妇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及孕产妇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16例HI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6例孕产妇中,136例孕产妇接受一联方案治疗,128例孕产妇接受二联方案治疗,40例孕产妇接受三联方案治疗,12例孕产妇没有服药阻断,分别占总数的43.0%、40.5%、12.7%、3.8%;依从性差组和依从性好组HIV感染孕产妇在知情选择、小学及以下文化、少数民族、相信医生程度、本次生育产次、服药根本目的、方案复杂程度、阻断成功信心、身体状况感觉方面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及孕产妇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包括知情选择、少数民族、本次生育产次、方案、阻断成功信心。
王慧张欢欢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途径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呈阳性的孕妇168例,新生儿179例。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者与对照组。观察组在生产前被施以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对照组则未施以此治疗办法。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宫内感染率、免疫阻断情况、HBs Ab阳性率变化对比分析。结果 179例新生儿中,对照组宫内感染率15.73%较观察组5.56%更高,同样对照组免疫阻断情况12.40%较观察组1.11%亦更高。在刚出生时到1年后、3年后的随访中,对照组新生儿HBs Ab阳性率为5.62%、84.27%、86.51%,而观察组为18.89%、95.56%、97.78%,虽然随着新生儿的年龄增长,HBs Ab阳性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显然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能够高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母婴这一传播途径,对优生优育有着更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苗韫晗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疫苗联合用药母婴传播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途径与阻断方法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着母婴传播,有5条途径:①宫内感染;②经产道感染;③经初乳感染;④羊水感染;⑤产妇唾液感染。方法:母婴阻断方法包括:①建立完善的围产期保健制度,对HBV感染的孕妇进行筛查、管理和监测。②HBV感染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沐浴,停止母乳喂养与母亲隔离4周。③免疫性预防:自孕妇20周起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抗HBs亦可经胎盘传输给胎儿,使其在宫内获得被动免疫保护,预防HBV宫内感染。④新生儿免疫预防主张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结果与结论:自孕妇20周起多次注射HBIG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而且也降低了孕妇血HBsAg滴度。新生儿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既可使新生儿出生后获得即刻的被动免疫,又可使婴儿随后获得主动免疫,同时提出剖宫产不能降低HBV感染率。
乌云其其格葛冬梅祁晓琴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阻断方法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途径及预防
2004年
鲁小梅魏瑞兰冯晓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预防措施HBVHBEAG
切断乙肝母婴传播途径的几点体会
2004年
一般认为,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携带者约有,40%来源于母婴传播,也就是说,我国人口中至少有30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通过母亲传播被感染的。我们采用母婴共同接种疫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范慧
关键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保护率
TTV母婴传播途径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输血传播病毒 (TTV)在孕产妇血清、乳汁及新生儿脐血中的感染情况 ,探讨其在母婴间的传播途径及生后 1年期间的带菌情况。方法 :应用套式 PCR对 40 0例正常孕产妇分娩前的血清及其新生儿的脐血血清标本、产妇的乳汁配对进行 TTV DNA检测 ,对阳性的母亲及其新生儿进行 6个月、 12个月随访 ,对 TTV DNA成对阳性的母血、母乳及其婴儿的血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 ,比较分析母婴 TTV感染株之间核苷酸的序列同源性。结果 :62例孕妇血清、 4例新生儿脐血清、 2 0例母乳检测出 TTV DNA,孕母 TTV感染率 15.5% (62 / 4 0 0 ) ,出生时母婴 TTV传播率 6.5% (4/ 62 ) ,阳性母亲乳汁 TTV DNA检出率 3 2 .2 % (2 0 / 62 ) ,经 6个月、 12个月随访孕母血 TTV DNA阳性的 42对母乳喂养的母婴 ,母血清 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2 1.3 % (9/ 4 2 )、 82 .1% (2 3 / 2 8) ,婴儿血清 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 40 .5% (17/ 4 2 )、 2 8.5% (8/ 2 8)。配对比较母婴间 TTV感染株序列同源性为 97.4%~ 99.8%。结论 :TTV可经非血液途径传播 ,TTV感染可自然转阴 。
袁世新杨跃萍蒋小玲马为民徐六妹
关键词:母婴传播随访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途径及预防被引量:25
2001年
朱德燕黄慧英郑九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NUC感染母婴传播途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围产期淋球菌(Ng) 解脲脲原体(Uu) 和沙眼衣原体(Ct) 感染[ 以下简称NUC 感染] 可能存在的母婴传播途径。方法 配对采集孕妇宫颈脱落细胞与羊水和孕妇宫颈脱落细胞与新生儿咽拭子标本,应用灵敏、特异、准确的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 技术检测上述标本中的NUC 特异性DNA,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分析 1- 羊水NUC阳性检出率与孕妇宫颈部NUC感染与否不相关(P> 0.05) ,表明羊水中NUC来源不仅仅是宫颈部病原体的上行传播,可能存在血行传播,2- 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咽拭子NUC 阳性检出率达38-5 % ,明显高于剖腹产新生儿的20-5 % (P<0-05),表明经产道感染现象的存在,且较为严重。
闵玉芳黄瑞萍贺凤玲喻康汤韧
关键词:母婴传播NUC感染PCR技术
HCV母婴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1998年
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传播已成为HCV非经血传播途径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HCV母婴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对丙型肝炎预防及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李银姬
关键词:丙型肝炎母婴传播流行病学

相关作者

张玲荣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院
研究主题: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HCV感染 肝肿瘤
徐六妹
作品数:177被引量:940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 TTV 聚合酶链反应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马晓丽
作品数:94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尼古丁 表达及临床意义 产前诊断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
孟西娜
作品数:32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健康孕妇 单胎 诊断试剂 标志物 血浆
黄慧英
作品数:21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母婴传播 产科 妊娠期 护理 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