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7篇“ 母系氏族社会“的相关文章
- 母系氏族社会系列科幻小说的符号叙述学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科幻小说是以科学为依据,以幻想为框架的叙述文学。科幻小说的世界是符号创造的。母系氏族社会系列科幻小说将母系氏族社会隐喻及隐喻本身的形成过程实在化或字面化,其小说情节形成一定的基本模式。它们通常破坏时序,或者采取空间化的非时间化方式打破强加于文本概念之上的因果关系,在文本类型上使这种字面化的母系氏族社会得以理性化。理性化的母系氏族文本结构充满情节核心意元的爱情、亲戚、男性的责任、女性的情怀书写,散发出人文精神关怀的味道。
- 袁栋洋
- 关键词:母系氏族科幻小说女权主义
- 壮族古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及其地母崇拜习俗的产生——广南地母崇拜溯源(之一)被引量:2
- 2014年
- 广南地母崇拜的民俗文化,已被云南省定为近期开发的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之一。但此民俗产生于何时何地、源于什么民族等方面的问题,却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广南的地母崇拜习俗源于当地壮族古代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生殖崇拜,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逐步形成独具边疆特色的文化事象;后来又和来自中原的汉族文化交流、融通,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活动形式也更趋系统和完善,从而成了滇东南最靓丽的一支文化奇葩。
- 何正廷
- 关键词:地母崇拜
- 母系氏族社会萨敦哈喇与努尔哈赤姓氏
- 2011年
- 在清史和满族史的研究中,努尔哈赤的姓氏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学界对努尔哈赤的姓氏问题——既姓爱新觉罗氏又姓佟的问题,提出三种看法,均未得要领,做出科学分析。本文从满族姓氏的悠久历史入手,通过对原始社会氏族姓氏研究,对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又用佟姓问题作出解释。一、萨敦哈拉姓氏的产生在满族姓氏的研究中,萨敦哈拉特别引人注目,它与努尔哈赤的姓氏有着直接关系。
- 姜相顺
- 关键词:清史氏族姓氏
- 从“满族说部”看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发展与解体被引量:1
- 2010年
- 关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发展与解体,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有较全面的论述。但受当时资料不足所限,他的观点有的缺乏材料证据的有力支撑,有的不很准确。文章通过对"满族说部"的研究,不但用详尽的资料论证了恩格斯的某些观点,而且大胆地在某些方面对其观点进行了补充修正。
- 杨春风
- 关键词:母系氏族母权制满族说部
- 摩梭人母系氏族社会新探被引量:4
- 2006年
- 青海省“三河”地区是古西羌的发祥地,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通过对青海省柳湾等地古西羌人的考古新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以及羌人在大迁徙中与土著“东女国”等母系文化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文章认为,摩梭女儿国母系氏族社会是在特殊的社会地理环境之下,如同昙花再现,这种返祖现象的存在不过1500年左右,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已有本质的区别,是封建私有制的产物。
- 唐世贵
- 关键词:摩梭人母系氏族
- 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地位高于男性吗?
- 2004年
- 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各类历史教科书一直传播和普及着这样一个观念,即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的地位高于男性,在社会中处于支配性的位置。从氏族制度的形成及当时的具体环境作了番研究后则可看到,女性地位不可能高于男性,男女平等,我们的观念背离了摩尔根的正确观点。
- 吴科达侯德彤
- 关键词:母系氏族女性地位氏族制度
- 浅析大地湾母系氏族社会
- 2003年
-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一处典型的氏族公社时期的聚落遗址,该遗址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存比较清楚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的社会面貌,是研究母系氏族组织及其经济生活的珍贵资料。大地湾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人们,按男女性别自然分工,并在女首领的组织领导下从事以原始农业为主,兼有渔猎、采集、动物驯养和原始手工业等生产活动,这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物质基础。
- 汪国富
- 关键词:大地湾遗址文化遗存母系氏族社会
- 从大地湾一、二期文化遗存看我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
- 2002年
-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仰韶文化时期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聚落遗址。根据其一、二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工具、房屋、墓葬等分析 ,这里是黄河上游地区一个以农业为主 ,兼营渔猎、采集、家畜饲养、制陶。
- 汪国富
- 关键词: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墓葬制度仰韶文化
- 中国“难题求婚”型故事的婚俗历史观——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制度的关系假说被引量:8
- 1999年
- “难题求婚”型故事作为一个以婚姻关系的建立过程为基本结构的故事类型,从传说的历史化角度看,必须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婚俗历史相联系。通过考察,“难题求婚”型故事的文化本质主要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做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意义。“难题”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婚姻的内在价值,体现婚姻的文化、经济。
- 黄大宏
- 关键词: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制
- 一幅母系氏族社会农耕文化画卷——土家族打“挖土锣鼓”考被引量:7
- 1997年
- 湘鄂川黔土家族人打“挖土锣鼓”,唱“薅草鼓歌”,是幅什么类别的农耕文化画图?明、清以来的民族民俗学家们,则视其为在劳动生产中而开展的“文娱活动”,从而论定为“盖欲耕耘者,乐而忘疲也”①,“以节劳逸”②而“催功”③。据此,当代学术界认定为:这是“以歌鼓指挥生产,以歌鼓传播民族文化,以歌鼓鼓舞劳动激情,以歌鼓娱乐身心”④。称其“是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⑤。本文以为,考究一种民俗文化事象,要从立体性加以考察,不能只从某个侧面着眼,而忽视另个侧面;不能只注意现今所表现的形态,而忽视其后面隐伏、潜藏着远古的形态。认为土家族打“挖土锣鼓”,唱“薅草鼓歌”源远流长,其延生与功能,根本不为“娱兴”与“催功”,而是母系氏族时期,原始初民为“迎合”或“抚慰”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神灵”所采取的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形式。
- 杨昌鑫
- 关键词:土家族母系氏族社会农耕文化挖土歌师控制自然
相关作者
- 李衡眉

- 作品数:36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烟台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系
- 研究主题:昭穆制度 礼记 宗庙 习俗 母系氏族社会
- 于乃昌

- 作品数:13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珞巴族 金 地母 血缘家庭 巴族
- 王宇信

- 作品数:55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甲骨学 甲骨文 甲骨文合集 卜辞 甲骨学研究
- 吴世雄

- 作品数:52被引量:6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认知语言学 语料库 模糊语言学 隐喻 概念隐喻
- 许万宏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母系氏族社会 女性 《说文》 《说文·女部》 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