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篇“ 比例辅助通气“的相关文章
- 一种比例辅助通气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比例辅助通气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初始参数进行压力支持通气,并记录初始的支持压力;计算流速指数的数值;根据流速指数的数值判断呼吸机支持力度是否过度,并获取是否过度结果;根据所述是否过度结果,呼吸机参数进行预调整,...
- 周益民 苗明月 杨燕琳 张琳琳 王玉妹 单凯 周建新
- 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的比较
- 2023年
- 分析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接收的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进行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情况。结果:和IPPV相比较,Ppeak方面,另外三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VE方面,PAV2存在明显差异(P<0.05);RR方面,PAV2存在明显差异(P<0.05);Vr方面,PAV2存在明显差异(P<0.05);WOBp方面,PAV1、PAV2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无明显差异(P>0.05);和IPPV相比较,CVP方面,PAV1存在明显差异(P<0.05);PCWP方面,PAV1存在明显差异(P<0.05);mPAP方面,PAV1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比例辅助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相比较,气道压力更低、呼吸功能影响较小、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漫伟兴潘改桃周瑞霞
- 关键词: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
-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成比例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对比及NT-proBNP、MR-proANP的差异性表达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成比例辅助通气(PA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肌损伤标志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房钠尿肽前体中肽段(MR-proANP)的影响。方法:共纳入80例ALHF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和PAV组,每组40例。结果:HFNC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PAV组(P<0.05)。HFNC组治疗后24h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肌做功指数均显著低于PAV组,而动脉血氧分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高于PAV组(P<0.05)。HFNC组的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PAV组(P<0.05)。HFNC组入院前后及治疗后24h的NT-proBNP和MR-proANP水平均显著低于PAV组(P<0.05)。结论:与PAV相比,HFNC对ALHF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呼吸功能、心功能和氧合状态,降低气管插管率,减轻心肌损伤,降低NT-proBNP和MR-proANP水平。
- 陈高亮林建华林琳
-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带有负载可调增益因子比例辅助通气模式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在严重呼吸衰竭情况下,控制性机械通气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但会对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地尽早切换为辅助通气.带有负载可调增益因子比例辅助通气(PAV+)为一种新兴的辅助通气模式,它是一种不需要设置目标潮气量、流量或压力,呼吸机提供的压力与患者的瞬时吸气努力成比例,让患者能舒适地达到自身的通气需求,患者吸气流速停止,呼吸机将停止送气,吸气结束的通气模式.理想的患者-呼吸机互动意味着患者的吸气周期的开始和结束都能被正确地检测到,并且与呼吸机提供的辅助是同步的,与患者的需求和努力成比例.PAV+的生理优势就是如此,由于其工作原理,PAV+能够提供自我调节的肺和膈肌的保护性通气,这也是目前机械通气的治疗目的.研究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PAV+应用简单、省时、经济,在危重患者中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人机不同步,以及改善呼吸机支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患者需求,促进脱机,改善睡眠质量、氧合、心脏指数等.在临床应用上,PAV+能自动监测平台压和自动调整驱动压,在有自主呼吸的患者中应用更为安全,并且成本-效益更高.虽然PAV+对比传统模式优势明显,但由于其在临床应用推广有限及运用程度的不同,PAV+在危重患者中成功应用的时间尚短,能否将其作为辅助机械通气的主要模式尚不清楚.本文将对PAV+的作用机制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罗茜李振源毛淑贞罗杰英樊麦英文辉韩小彤
- 关键词:压力支持通气机械通气
- 气流阻塞对面罩比例辅助通气时人机同步性和呼吸做功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面罩比例辅助通气(PAV)时气流阻塞严重程度对人机同步性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使用ASL 5000机械肺模拟器模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系统顺应性(C_(rs))为50.0 ml/cmH_(2)O[弹性阻力(E_(rs))为20.0 cmH_(2)O/L]、气道阻力(R_(aw))分别为5.0、10.0和20.0 cmH_(2)O·L^(-1)·s^(-1)。吸气时间为1.6 s, 呼吸频率为15次/min。Respironics V60呼吸机在压力支持通气(PSV)时输出潮气量(VT)为7.0 ml/kg, PAV通气时流量辅助(FA)设置为5.0、10.0和20.0 cmH_(2)O·L^(-1)·s^(-1), 容量辅助(VA)为20.0~40.0 cmH_(2)O/L, 辅助比例为50%。呼气末正压(PEEP)为5.0 cmH2O, 后备通气频率为10次/min。收集在系统泄漏量为25~28 L/min时通气参数和呼吸做功的变化。结果随着Raw的增高, PAV通气时需要设置更高水平的VA, 才能维持与PSV相近的VT。PAV时的吸气峰流速(PIF)较PSV时稍低, 气道峰压(PIP)则略高, 呼气峰流速(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气流阻塞的加重, 二种通气模式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Td)和吸气至90%PIP的时间(T90%)均显著增大, Raw为20.0 cmH_(2)O·L^(-1)·s^(-1)时吸呼过早切换现象消失, PSV时的切换延迟时间(Cdelay)为(-20.25±7.29)ms, PAV时为(27.63±22.58)ms(P<0.001);二种通气模式下的呼吸做功比(WOB_(pat/tot))无统计学意义(P=0.179)。结论对于重度气流阻塞患者, PAV通气时中等水平FA联合高水平VA辅助, 才能提供与PSV相近的通气支持, 人机同步性和呼吸做功也与PSV相近。
- 卢刚陈宇清袁越阳张海李锋李兴旺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通气机肺通气
- 成比例辅助通气与常规机械通气对ARDS家猪模型的疗效比较
- 2021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生理盐水灌洗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猪模型,评价成比例辅助通气(PAV+)模式对ARDS急性期家猪的疗效,旨在为治疗ARDS急性期呼吸支持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方法研究选取10只健康家猪,通过生理盐水给气管内灌注制作ARDS家猪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即PAV+组和常规机械通气(A/C VC)组,两组分别记录造模成功后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分析的指标。结果对于ARDS家猪,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VT)相似的情况下,PAV+模式下的气道峰压、平台压明显低于A/C VC模式下的气道峰压及平台压,且SpO_(2)显著优于A/C VC模式下SpO_(2)。结论与A/C VC比较,PAV+模式能以较低的峰压达到相似的通气效果且氧合功能优于A/C VC,更适合应用于ARDS患者。
- 高敏徐静张兴文韩小彤樊麦英宁凤玲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比例辅助通气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早产儿RDS对照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比例辅助通气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肺氧合功能及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及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比例辅助通气治疗,研究组予以比例辅助通气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相关指标(插管呼吸支持时间、总呼吸支持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首次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剂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肺氧合功能(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血流动力学(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差异,纠正胎龄44周末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H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肺氧合功能(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气漏,研究组插管呼吸支持时间、总呼吸支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纠正胎龄44周末研究组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比例辅助通气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肺氧合功能及肺功能,纠正血气分析紊乱,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有利于疾病积极转归。
- 翟荣娜张丽王旭姚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比例辅助通气临床疗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行无创比例辅助通气的效果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应用无创比例辅助通气(PA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PAV组和常规压力支持辅助通气(PSV)组,每组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中氧代谢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记录并计算分析两组有创气管插管率、救治成功率、呼吸机治疗及总住院时间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中氧摄取率(O2ER)与动脉血氧含量(CaO2)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PAV组的O2ER与CaO2高于PSV组(P<0.05);PAV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明显高于PSV组(P<0.05)。PAV组的有创气管插管率低于PSV组(P<0.05),PAV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PSV组(P<0.05),PAV组的呼吸机治疗时间短于PSV组(P<0.05),且总住院时间短于PSV组(P<0.05)。PAV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PSV组(P<0.05)。结论针对AECOPD采用无创PAV更能有效纠正患者急性加重期机体氧供需失衡,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维持内环境稳态,改善肺功能、尽早脱机治疗,提高临床有效救治率。
- 梁永强叶丽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
- 无创比例辅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使用无创比例辅助通气(PAV)的效果及对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93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PSV组(46例)行常规压力支持通气(PSV),PAV组(47例)行无创比例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救治成功患者住院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治疗后氧代谢与肺功能情况。结果PAV组住院时间为(9.45±1.79)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49±0.26)d;PSV组住院时间为(13.12±1.68)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5.86±0.32)d,PAV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PSV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V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6.13±1.67)、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70.68%±2.31%)、动脉血氧含量(110.41%±5.36%)ml/L、氧摄取率(40.28%±2.63%)及救治成功率(91.49%)高于PSV组[(60.72±3.14)、(69.92%±1.23%)、(78.59±5.33)ml/L]、(27.78%±1.52%)、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V可改善COPD急性发作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状态,提高救治成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效果良好。
- 陈琪贾建宁赵海霞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氧代谢肺功能
- 比例辅助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比例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比例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上机前,动脉血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肺泡氧分压值(a/APO_2)、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值(PaO_2/FiO_2)与氧合指数(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上机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比例辅助通气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血气与氧合指标,减轻临床症状,具备应用价值。
- 袁春丽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比例辅助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相关作者
- 武荣

- 作品数:145被引量:6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胎粪吸入综合征 早产儿 比例辅助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 周海燕

- 作品数:29被引量:91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胎粪吸入 胎粪吸入综合征 比例辅助通气 新生兔 幼兔
- 李娜

- 作品数:67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胎粪吸入综合征 胎粪吸入 幼兔 比例辅助通气 新生兔
- 郑国方

- 作品数:34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比例辅助通气 早产儿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婴儿
- 钮善福

- 作品数:267被引量:2,658H指数:2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 研究主题: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哮喘 阻塞性肺疾病 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