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4篇“ 比喻修辞“的相关文章
- 巧用比喻修辞 鲜活续写表达
- 2025年
- 《高中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掌握比喻等修辞手段在语篇中的表意功能及常见用法。依据The Oxford Essential Guide to Writing,修辞手法具有具体化、聚焦、评判和娱乐功能。比喻作为最常见的修辞手段之一,突出语言运用的具体性、鲜明性和实感性,在读后续写中往往成为点睛之笔。在情节内容连贯基础上,同学们可在读后续写作品中使用比喻修辞,润色语言,帮助读者感知具体形象、体验强烈情感和领悟主旨大意。笔者以202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为例,结合部分外研版教材和英语原著中的佳句,探讨运用比喻修辞,鲜活续写表达的策略。
- 聂婷
- 关键词:修辞手段比喻语言运用
- 正误组合样例对小学生比喻修辞辨识学习的影响
- 2025年
- 随文教学是当前小学比喻修辞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学生在这种正确样例引导下对比喻修辞形成的认识,尚不足以支持其应对复杂多变的修辞使用情境。针对当前小学生易将比喻修辞与其他修辞混淆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探究正误组合样例对小学生比喻修辞学习效果的影响。以161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采用正误组合样例学习方法,控制组采用正确样例学习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正误组合样例组与正确样例组均可提升小学生的比喻修辞辨识能力,正误组合样例组相较于正确样例组效果更佳。这一研究结论启示小学语文教师,在比喻修辞教学使用的正确样例中融入错误样例,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错误并解释错误,进而加深对比喻概念的理解。
- 赵丽贾卉马丽娜
- 关键词:样例学习比喻修辞小学语文
- 以彼比此巧设喻,爱憎褒贬蕴其中——深入剖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比喻修辞的几个特点
- 2025年
- 比喻是常用的一种修辞,也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的比喻,在古诗词中可谓俯拾皆是,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比喻也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内容和所学课文的一些实例,对“比喻”修辞的几个鲜明特点做一下梳理。
- 谢贵坤
-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比喻修辞古诗词高考内容
- 多视角下的比喻修辞
- 2024年
- “趣味语用”栏目植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丰富的语言实践,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思维,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 鞠丹王胜柏
- 关键词:语言实践比喻修辞语言知识
- 维吾尔语谚语中的比喻修辞格翻译研究
- 2024年
- 谚语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维吾尔语谚语具有其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色彩,含有比喻修辞格的维吾尔语谚语更是设喻多样、形式丰富、独具一格。因此,在互译时往往会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民族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思维等取向的差异,致使比喻所对应的联想意向及意义也大不相同,受此影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相关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使文章通顺达理。该文以华锦木、刘宏宇所著《维吾尔语谚语与文化研究》中的维吾尔语谚语为语料来源,从维吾尔语比喻型谚语的汉译出发,对维吾尔语谚语比喻修辞格的分类、翻译原则和翻译优化策略3方面进行了初步探析。
- 周游刁小卫
- 关键词:维吾尔语谚语比喻修辞格翻译方法翻译技巧
- 浅谈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比喻修辞类题目的破解之法
- 2024年
- 纵观实行新高考以来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命题特点及趋势,我们不难发现,命题的综合性和情境性增强,由原来的依据考点设题转为随文命题。随文命题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文本为中心,在考题的设置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当然,这种随机不是无序的随机,而是建立在命题人一定的命题构想基础之上的随机。比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了近些年没有考查过的借喻这一修辞手法,这让我们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苏立媛
- 关键词:比喻修辞高考情境性意料之外
- 小学中高段学生习作比喻修辞格运用情况与教学策略研究
- 比喻修辞格是小学中高段学生习作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格,比喻的运用有助于习作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的表达。本研究以上海市J小学三、四、五年级中六个班270名同学的1068份习作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比喻修辞格在小学中高段学生习作中的运...
- 王霄婷
- 关键词: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 论《金锁记》的比喻修辞及其效果
- 2024年
- 《金锁记》无疑是张爱玲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主要讲述了文中主人公曹七巧因出身不好被嫁给患有骨痨的姜家二少爷后,情欲得不到满足的她逐渐为金钱疯狂,最后在各种欲望的折磨与争斗中一步步丧失人性,变得扭曲狰狞,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幸福,也埋葬了一双儿女原本完满的生活。文章不仅艺术水平高超、思想内涵丰富深刻,而且有着极强的语言魅力。小说中的比喻修辞更直接突破以往的传统效果,变得新奇翻空起来,可谓是被张爱玲用活了。
- 彭欢香
- 龙年看“龙”——“龙”参构的词语比喻修辞研究
- 2024年
- 龙是中华民族崇拜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民族表达精神追求和人生理念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龙”参构的词语繁多,这些词语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语义内容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以“龙”参构的词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从语义、结构、文化三个方面重点分析“龙”参构词语的比喻修辞特点,剖析和挖掘“龙”参构的词语所蕴藏的深层的民族文化。
- 陈奕岚
- 关键词:比喻语法结构文化内涵
- 融合对比学习的比喻修辞手法识别研究与应用
-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深度神经网络识别中文修辞手法成为可能,比喻句作为语文教学阶段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中文比喻句的识别研究对于语言理解、对话系统、文学研究和在线教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
- 徐嘉成
相关作者
- 蔡仁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比喻修辞 句法 词性 抽取规则 比喻词
- 李崇月

- 作品数:62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翻译 毛泽东诗词 英译 意识形态 翻译研究
- 张焱

- 作品数:47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中医文化 翻译 一带一路 《黄帝内经》 英译研究
- 涂宇明

- 作品数:28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译 中医院校 学生英语 文学翻译 以意逆志
- 王巧宁

- 作品数:19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自然通风 认知隐喻 英译研究 《黄帝内经》 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