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6篇“ 比较优势战略“的相关文章
- 比较优势战略下产业扶贫发展状况研究——以河南省两个不同地区的贫困村为例
- 2021年
- 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对河南省两个不同地区贫困村产业扶贫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认为,产业扶贫必须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突出的禀赋资源,培育具有发展空间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审视产业扶贫的开发成果,推动扶贫工作长期持续有效开展。
- 沈慧
- 关键词:比较优势产业扶贫
- 发展的机制:以比较优势战略释放后发优势
- 2020年
- 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固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比较优势不仅仅对应着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非不同发展阶段上继起的互不相干的两件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只有顺应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才能顺利且充分地释放后发优势。
- 刘培林刘孟德
- 关键词: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战略后发优势
- 发展的机制:以比较优势战略释放后发优势——与樊纲教授商榷被引量:1
- 2020年
- 引言樊纲教授最近在《经济学动态》和《管理世界》发表了两篇关于发展经济学研究主题和内容的重要论文。一篇是《"发展悖论"与"发展要素"——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案例》,另一篇是《"发展悖论"与发展经济学的"特征性问题"》。这两篇论文立足于对现实的观察,提出了不少重要观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到破解"发展悖论"的途径。按照樊纲教授的论述.
- 刘培林刘孟德
-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发展悖论比较优势战略后发优势经济学动态特征性
- 发展的机制:以比较优势战略释放后发优势——与樊纲教授商榷被引量:22
- 2020年
- 樊纲教授最近发表的两篇论文认为,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继起的互不相干的两个优势,并认为中国过去的高速发展难以用比较优势加以解释。我们认为,虽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并非不同发展阶段上继起的互不相干的两件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唯有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才能顺利、充分地释放后发优势。这正是破解樊纲教授所说的"发展悖论"的"发展的机制"。
- 刘培林刘孟德
- 关键词: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
- 中国工业化的经济逻辑:从重工业优先到比较优势战略被引量:45
- 2018年
- 对于建国初期的新中国而言,比较优势战略实施的门槛限制,以及国家政权面临被颠覆的危险等客观约束条件内生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本文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基于政府效用水平与重工业发展程度间的一致性,以政府效用为目标构建包含资本密集型部门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动态最优化模型,研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发现:在政府效用最优化的动态路径上,重工业资本存量所占比重随着劳动密集型部门资本产出弹性的上升而下降,相反随着资本密集型部门资本产出弹性的上升而上升;重工业资本存量比重与全社会的总产出表现为倒"U"型关系。基于此,本文求解出重工业资本存量比重的临界值在0.4左右。
- 邓宏图徐宝亮邹洋
- 关键词: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比较优势战略经济增长
- 现代发展经济学如何发展:兼论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在发展中国家推行所造成的困境,林毅夫提出以"自生能力"概念为核心的新结构经济学。但是,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实质上还是新古典主义的,因为"自生能力"本身就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来定义的,林毅夫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评也局限于它在当前中国社会的适用性而非本身思维逻辑和分析范式的问题。实际上,即使在贸易和产业政策方面,传统的比较优势也不再有效,其原因包括内生的技术而非外生的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日益显著的规模经济根本上制约了后起企业的自生能力,取得正常利润率自生能力本身只存在于逻辑化市场中,市场竞争根本上不能解决收入分配和内需不足问题,等等。通过对比较优势原理的剖析,不仅可以全面审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产业和贸易政策,而且可以反思经由新古典主义改造的现代发展经济学,从而更好地探索现代发展经济学的方向。
- 朱富强
- 关键词:比较优势原理发展经济学自生能力
- 中国开放型发展道路的特性——质疑“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被引量:12
- 2015年
- 对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性质,国内学术界广泛把它界定为"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这是不确切的。这一提法没有区分"比较优势论"和"要素禀赋论"两个经典贸易理论中的不同逻辑与概念,仅仅从贸易理论出发不能正确说明中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整体性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通过引进外资实现高级稀缺要素流入,使国内低级充裕要素得到使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口和实现增长是中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特征。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形成"要素集聚"能力,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制度优势。要素性质差异决定了中国在这种开放模式下收益较低,因此开放战略升级的核心是培育高级生产要素。发展经济学提出的出口导向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都基于本国生产要素,不包括要素流入。中国通过要素流入实现了出口与经济增长,并积累了资金外汇,形成了要素培育能力和实现结构升级的条件。中国的实践创新了发展经济学原理。
- 张幼文
- 关键词:比较优势战略
- 比较优势战略选择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2014年
- 以技术选择指数(TCI)作为地区比较优势战略选择指标,同时选取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三大衡量指标。以1990—2012年新疆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协整分析、VAR方差分解,研究新疆以往的发展战略选择对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影响。综合实证结果表明,新疆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产生了负向影响。这种发展方式导致产业结构偏离优化状态,升级缓慢,出口结构与产品结构错位,对外贸易这一比较优势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改善要素禀赋结构是未来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
- 蒙永胜李跃
- 关键词:比较优势要素禀赋
- 论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被引量:2
- 2012年
- 比较优势战略凭借低工资优势,通过对接国外的智力产业和市场片面发展低端的外向型体力产业,造成人力资本无从积累,民族智力产业瓦解,各种内向型部门破败消亡。内需严重不足的危机迫使政府采取高校大幅扩招等短期刺激内需的措施以应付眼前难关,但这种做法与低端产业结构高度排斥大学生的特性相矛盾,使得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必然。要根本解决问题,唯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聂建中
- 关键词:比较优势战略人力资本
- 政府行为、比较优势战略与工业所有制结构
-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所有制结构存在地方性差异。在地方政府积极干预当地经济的背景下,工业所有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地方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在职务晋升的激励下,地方官员对不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选择机制,...
- 张晓娟
- 关键词:政府行为比较优势战略工业所有制结构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林毅夫

- 作品数:790被引量:23,707H指数:6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比较优势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经济学
- 蔡昉

- 作品数:792被引量:18,259H指数:7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 劳动力 就业
- 聂建中

-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比较优势战略 劳动密集型产业 战略成本管理 国际分工 工资
- 徐元康

- 作品数:38被引量:1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战略性贸易政策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战略 新贸易理论 对外贸易
- 李周

- 作品数:237被引量:4,50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研究主题:林业发展 林业 生态经济 农业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