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篇“ 毕氏海蓬子“的相关文章
- UPLC-MS/MS法同时测定毕氏海蓬子中13个功能成分被引量:1
- 2021年
-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毕氏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SB)中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隐绿原酸、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异绿原酸-B、芦丁、异槲皮苷、褪黑素、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13个功能成分的含量。样品利用甲醇提取,过0.22μm滤膜后上机检测。采用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柱温(35±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个功能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该方法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1.0~20.0μg/kg、2.0~50.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9.10%~109.51%范围内。LC-MS/MS法测定毕氏海蓬子功能成分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毕氏海蓬子中功能成分的检测。
- 邵阳阳赵善仓冯温泽张梅郑颜董燕婕范丽霞王磊李大鹏冯立田
- 关键词:毕氏海蓬子
- 盐处理下毕氏海蓬子PSII膜蛋白及其在PC脂质体中性质的研究
- 植物类囊体膜上的光系统II复合物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是决定光合效率的重要部位之一,同时也是环境胁迫中主要的损害位点。因此对盐胁迫下真盐生植物海蓬子PSII膜蛋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用真盐生植物毕氏海蓬子作...
- 郑春梅
- 关键词:盐胁迫毕氏海蓬子类囊体膜PSIIPC
- 毕氏海蓬子光系统Ⅱ颗粒的分离与鉴定
- 2014年
- 采用去污剂TritonX-100增溶类囊体膜和高速离心的方法,首次分离和纯化了毕氏海蓬子的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颗粒,通过光谱学和SDS-PAGE对其进行鉴定并与类囊体膜进行比较。室温吸收光谱结果表明,PSⅡ颗粒在蓝区的叶绿素(chlorophyll,ChOb和胡萝卜素类吸收峰为485nm,在红区的Ch1b吸收峰为655nm,这两个峰值均低于类囊体膜中的。77K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提取的PSⅡ颗粒基本不含光系统Ⅰ(photosystemⅠ,PSI)的低温荧光反射峰737nm。77K荧光激发光谱结果显示,海蓬子PSⅡ颗粒在470-485am之间的Ch1b 和胡萝卜素类的荧光发射峰明显低于类囊体膜的。这说明在PSⅡ中大部分的PSI已被除去。电泳结果显示,海蓬子PSⅡ颗粒缺少PSI反应中心蛋白质亚基PsaA和PsaB,这说明提取到的PSⅡ纯度较高,这为进一步研究毕氏海蓬子PSⅡ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
- 周峰华春郑春梅
- 关键词:海蓬子光谱电泳
- NaCl处理对滨海盐地毕氏海蓬子类囊体膜光谱特征的影响
- 2014年
- 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滨海盐地毕氏海蓬子类囊体膜光谱特征和蛋白亚基的影响。结果显示,海蓬子类囊体膜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随NaCl浓度增加而下降,且荧光发射峰685nm发生蓝移。圆二色光谱蓝区、红区正负双峰的相对强度也呈下降趋势。但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NaCl处理下海蓬子类囊体膜蛋白亚基组成和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盐处理下滨海盐地海蓬子的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微环境发生变化,但未影响其蛋白亚基组成和含量。
- 郑春梅周峰王仁雷华春陈晓鹏
- 关键词:NACL处理类囊体膜光谱特征
- 毕氏海蓬子SbDRE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以毕氏海蓬子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到一个编码DREB蛋白AP2保守结构域的基因片段;根据该片段序列设计引物,以毕氏海蓬子经NaCl处理的植株肉质茎cDNA为模板,应用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SbDREB(GenBank登录号:JF894301)。SbDREB基因cDNA全长1206bp,包含一个编码284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对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蛋白在靠近N端具有典型的AP2/EREBP保守结构域,且该结构域与一些高等植物DREB类转录因子的AP2区域具有高度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SbDREB属于DREB亚家族中的A-6亚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干旱、高盐和ABA能够诱导其表达,而低温则使其表达下调,表明该基因在毕氏海蓬子植株对干旱、盐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中起作用。
- 孙晓波刘金兵余桂红张旭张鹏马鸿翔
- 关键词:毕氏海蓬子DREB转录因子胁迫处理实时定量PCR
- 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毕氏海蓬子光合参数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在0、100、300、500和7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比较了喷施0.1 mmol.L-1亚精胺(Spd)对毕氏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毕氏海蓬子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低浓度条件下(0、100和300 mmol.L-1NaCl)升高、高浓度条件下(500和700 mmol.L-1NaCl)降低的趋势,在3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达到最高值;胞间CO2浓度则呈低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降低、500 mmol.L-1NaCl条件下升高、700 mmol.L-1NaCl条件下略降低的趋势;在0~5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叶绿素a/b值变化不明显,但在700 mmol.L-1NaCl条件下急剧降低。在低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叶绿体整体膨胀,类囊体片层结构松散,但叶绿体和类囊体结构仍保持完整;而经500和700 mmol.L-1NaCl处理后,叶绿体超微结构被严重破坏,叶绿体膜结构破裂、类囊体结构松散呈放射状、有些叶绿体完全解体。而在相应的NaCl胁迫条件下喷施0.1 mmol.L-1Spd,毕氏海蓬子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虽然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未喷施Spd);且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也轻于对照。研究结果说明:喷施外源Spd能够减缓NaCl胁迫对毕氏海蓬子的伤害作用。
- 华春周峰丁春霞陈全战王仁雷李萍
- 关键词:毕氏海蓬子亚精胺NACL胁迫光合参数叶绿体超微结构
- 盐酸胍对毕氏海蓬子类囊体膜蛋白光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研究了盐酸胍(GuHCl)处理对毕氏海蓬子类囊体膜蛋白亚基和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GuHCl处理浓度的增高,类囊体膜蛋白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明显下降,峰位发生蓝移。这表明GuHCl处理下,类囊体膜蛋白色素微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色素蛋白结构遭到破坏;较低浓度2mmol.L-1GuHCl处理下,随着GuHCl处理时间的延长,类囊体膜蛋白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也呈下降趋势,但与GuHCl浓度梯度处理比,下降程度略缓,峰位也基本没有变化。这说明类囊体膜在2mmol.L-1GuHCl不同处理时间下表现出的耐受性比在GuHCl浓度梯度处理条件强。
- 周峰华春顾祝军秦晓春
- 关键词:盐酸胍类囊体膜光谱
- 全海水灌溉作物——毕氏海蓬子被引量:2
- 2011年
- 结合自己的工作,本文详细论述了全海水灌溉作物毕氏海蓬子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途径,最后对毕氏海蓬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冯立田王磊苏斌
- 关键词:毕氏海蓬子
-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毕氏海蓬子叶绿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 多胺(PAs)是植物体内的抗氧化物质,与植物的耐胁迫能力有密切关系。本文选用盐生植物毕氏海蓬子为材料,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对盐胁迫下毕氏海蓬子叶绿体超微结构、类囊体膜蛋白组分、植株和叶绿体内多胺含量以及光合生理变化...
- 李萍
- 关键词:毕氏海蓬子盐胁迫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效率
- 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毕氏海蓬子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源亚精胺处理NaCl胁迫下毕氏海蓬子幼苗,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毕氏海蓬子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0mmol·L-1NaCl浓度最适宜毕氏海蓬子幼苗生长,外施亚精胺可以增加生...
- 王仁雷王燕周峰周泉澄华春李萍赵梦丹李建玲
- 关键词:毕氏海蓬子外源亚精胺幼苗生长抗氧化酶
相关作者
- 华春

- 作品数:225被引量:1,455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
- 研究主题:盐胁迫 毕氏海蓬子 水稻 蛹虫草 叶绿体
- 周峰

- 作品数:383被引量:1,18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桩筏基础 调节装置 支承刚度 差异沉降 盐胁迫
- 周泉澄

- 作品数:70被引量:41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
- 研究主题:盐胁迫 毕氏海蓬子 盐角草 抗氧化酶 抗氧化酶活性
- 王仁雷

- 作品数:87被引量:98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盐胁迫 水稻 叶绿体 多糖 蛹虫草
- 陈全战

- 作品数:183被引量:63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
- 研究主题:植物 普通小麦 染色体 抗氧化酶 盐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