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8篇“ 毛木耳“的相关文章
- 鱼台县毛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2025年
- 鱼台县作为山东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发展了毛木耳特色产业。截至2023年底,全县主导的经济作物毛木耳,栽培面积约达536.935 hm^(2),年产量高,品质上乘,营养丰富。本文分析了鱼台县毛木耳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栽培前准备、菌种制作(液体与固体培养)、栽培基质选择、耳袋制作及日常管理(出耳与采收管理)。通过科学的栽培体系,鱼台县有效提升了毛木耳的产量和品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培养方法、环保基质替代物及智能化管理措施,以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 陈庚魏丽丽张海涛黄健侯林琳
- 关键词:毛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川芎茎叶基质栽培毛木耳及其营养评价
- 2025年
- 【目的】研究川芎茎叶基质化栽培毛木耳的相关农艺性状,以及产出子实体中川芎所含活性成分和氨基酸的定量,为丰富新型栽培基质来源和挖掘子实体功能成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川芎茎叶粉部分替代传统栽培料(对照处理,CK-CX)中的木屑组分,设4个添加比例(8%、16%、24%、32%)处理,分别为CX-1、CX-2、CX-3和CX-4,对出耳单产、耳片性状等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子实体中活性成分含量,同时测定子实体中氨基酸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各处理的毛木耳营养品质。【结果】随着川芎茎叶粉添加比例的增加,菌丝长势逐渐变弱。与CK-CX相比,CX-1、CX-2和CX-3处理的前2潮干耳产量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CX-4处理则显著降低(P<0.05,下同)。添加川芎茎叶粉可明显增加毛木耳子实体中阿魏酸含量,以CX-3处理最高(0.0104 mg/g),较CK-CX显著提高20.9%;CX-4处理的藁本内酯含量显著增加,较CK-CX提高116.7%;各处理间子实体其他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各处理毛木耳子实体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4.139~5.404 g/100 g,其中,天门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含量相对较高。除蛋氨酸(Met)、半胱氨酸(Cys)和酪氨酸(Tyr)外,CX-3处理的其他氨基酸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CK-CX;各处理毛木耳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515~1.880 g/100 g,CX-2、CX-3和CX-4处理显著高于CK-CX。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毛木耳氨基酸综合得分排序为CX-3>CX-2>CX-4>CK-CX>CX-1。各处理灰分、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67~2.167 g/100 g、5.535~6.260 g/100 g和0.110~0.240 g/100 g,均以CX-3处理最高,其中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K-CX。【结论】添加适当比例川芎茎叶粉的基质可用于毛木耳栽培,不仅能保持毛木耳产量,还可提高子实体部分活性成分(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氨基酸营养成分含量,以24%添加比例的
- 李鑫叶雷黄钰张波杨学圳谭伟马世均张文平李小林张小平
- 关键词:毛木耳川芎基质活性物质
- 短毛木耳的生物学特性与驯化栽培研究
- 2025年
- 短毛木耳是黑木耳的近似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高海拔地区,能较好地适应广西高温高湿的气候,目前有关短毛木耳驯化栽培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野外采集的短毛木耳子实体(TY081)为材料,采用序列分析方法,建立短毛木耳鉴定的分子标记;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温度、碳源、氮源对短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用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的碳、氮源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开发的分子标记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别出短毛木耳;短毛木耳TY081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黄豆粉;优化后的培养基碳氮组合为果糖、酵母浸粉,菌丝生长速度达0.92 mm/d。短毛木耳TY081在栽培菌袋中的发菌温度为28℃,培养60 d满袋,刺孔后大棚培养10 d形成原基,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4℃,湿度为85%,每袋的产量为20.943 g(干质量)。
- 聂晨红周炳沼丰景韦仕岩祁亮亮王晓国
- 关键词:分子验证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
- 毛木耳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 2025年
- 为研究毛木耳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分布和多样性特征,分析性状间关系,筛选毛木耳评价指标和性状优异的种质,本研究以我国56份毛木耳种质为材料,对其18个表型性状进行精准鉴定,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等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毛木耳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毛木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090~1.978,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4.00%~40.39%。大部分表型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性状信息重叠。经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47处,可以划分为5个类群。主成分分析将18个表型性状转化为7个主成分/综合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4.75%。56份种质的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范围为-3.91~2.21,将毛木耳种质资源划分为6个群组,部分群组与聚类分析的类群重合。基于F值筛选出5份表型性状优良的种质,可进一步发掘利用。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综合评估筛选出8个表型性状,可作为毛木耳的综合评价关键性指标,分别为菌丝体(栽培种)菌棒颜色变化、鲜耳片腹面主要颜色、鲜耳片背面颜色、干耳片腹面颜色、干耳片背面颜色、耳片质地、子实体成熟期和鲜耳片长度。本研究为毛木耳种质资源高效发掘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 曹雪莲陈影王迪唐杰谢丽源刘理旭
- 关键词:毛木耳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 响应面法优化毛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
- 2025年
-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毛木耳粗多糖。以粗多糖得率、总糖含量、生物活性评价为权重指标计算综合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毛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径0.125mm、提取溶液pH9、提取1次、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00(g/mL)、提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毛木耳粗多糖的综合评分为64%。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毛木耳粗多糖明显降低了4T1乳腺癌小鼠的肿瘤质量和肺转移结节数,表明其在抗肿瘤活性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 倪子寒许晓燕李芳余梦瑶
- 关键词:响应面法生物活性抗肿瘤活性
- 毛木耳采摘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木耳采摘装置,包括:车架,其具有行走轮;采摘部,其通过升降结构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采摘部包括采摘机箱、收纳箱、剪切结构、输送结构,所述采摘机箱具有前开口以及侧向出料口,所述剪切结构包括定刀片、动刀片、动...
- 秦延春卢玉文韦锦福
- 毛木耳接种机
- 本发明公开了毛木耳接种机,主要涉及毛木耳种植技术领域;包括菌液接种模块,所述菌液接种模块的下侧设有输送模块,所述菌液接种模块包括固定在输送模块的机架上的承重支架、设置于输送模块的上侧的水平支撑板,所述承重支架上设有用于调...
- 白智峰 孟祥毅 聂余泽 翟守鹏 张轶飞 庄津 曾繁雨
- 粉色毛木耳ZJFME001菌株及其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粉色毛木耳ZJFME001菌株及其应用,粉红色毛木耳菌株(Auricularia cornea)ZJFME001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900,基因序列为SEQ ID:No.1。该毛木耳...
- 孙达锋华蓉张俊波刘绍雄刘祈猛罗熙刘春丽李建英何俊
- 设施大棚毛木耳-羊肚菌高效轮作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提高土地资源及设施大棚利用率,经过3年时间开展设施毛木耳-羊肚菌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实现“菌-菌”轮作新模式,并总结出设施毛木耳-羊肚菌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该技术解决1年只栽培1茬或1个品种的问题,提高当地菇农年收入,促进商洛市食用菌产业良性发展。
- 柏秋月王静之陈再民毛仪楠曹建刚韩丹莉
- 关键词:毛木耳羊肚菌设施大棚轮作技术
- 短袋地摆栽培毛木耳菌株的筛选
- 2024年
- 目的:筛选出适宜短袋地摆栽培的毛木耳菌株。方法:对引进的5个毛木耳菌株开展短袋地栽对比试验,考察供试毛木耳菌株菌丝生长速度、萌发用时、满袋用时、长势,毛木耳子实体原基生产期、污染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等。结果:毛木耳781、新耳王菌株表现最好,抗杂能力强,原基形成快且整齐,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干湿比大,单袋产量分别为105.25 g、100.01 g。结论:毛木耳781、新耳王菌株在商洛市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 王静之柏秋月陈再民毛仪楠许广杨锐张杰
- 关键词:毛木耳
相关作者
- 黄忠乾

- 作品数:231被引量:92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羊肚菌 毛木耳 菌种 食用菌 栽培技术
- 王波

- 作品数:162被引量:4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金针菇 毛木耳 菌种 菌株 ISSR
- 谭伟

- 作品数:187被引量:77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食用菌 毛木耳 灵芝 栽培 姬菇
- 周洁

- 作品数:117被引量:227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毛木耳 姬菇 灵芝 羊肚菌 栽培基质
- 郑林用

- 作品数:275被引量:1,804H指数:21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灵芝 食用菌 毛木耳 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