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2篇“ 毛白杨无性系“的相关文章
雄性毛白杨无性系苗期表型和生理变异的早期综合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雄性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无性系苗木表型及生理的变异规律,对其进行早期综合评价并初步筛选出优良无性系。以35个3年根2年干的雄性毛白杨无性系苗木为材料,测定表型及生理等12个相关性状,分析表型及生理的变异程度及相关性,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表型及生理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数为3.86%~30.16%,叶柄长度、叶面积、叶绿素质量分数、叶片磷质量分数、叶片钾质量分数的变异数较大,均超过了11.00%。各性状的重复力在0.548~0.949,属高重复力。毛白杨无性系植株的苗高、胸径与叶片形态、叶绿素质量分数、叶片氮质量分数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与w(叶绿素a)∶w(叶绿素b)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4.851%。结合模糊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1705、1409、4801、1315这4个无性系的综合表现较突出,其苗高、胸径、叶柄长度、叶面积比无性系群体平均值高出6.71%、4.43%、10.39%、19.15%,遗传增益分别达到5.78%、3.51%、7.16%、12.06%,生长较好。35个雄性毛白杨无性系的表型和生理变异丰富,受中偏上的遗传控制,其表型、生理性状与生长间有较为紧密的相关性。通过构建毛白杨无性系表型及生理评价模型,初步筛选出4个生长好、不飞絮的优良无性系
周炳秀刘勇彭玉信张劲赵建松朱轶超赵巧玲王硕陶靖孟路
关键词:无性系表型变异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01幼树树冠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究以树冠结构为特点的毛白杨幼树生物学特征,为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以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B301人工林为对象,从分枝数、基径、枝条长度、着枝高度、方位角、分枝角度、生物量等角度,分析其树冠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B301不同级别侧枝数量差异显著(P<0.05),二级枝条最多,一级枝条和二级枝条占总侧枝数量的94.7%;不同方位分枝数量差异显著(P<0.05),东北方位最多,为总分枝数的39.3%,但单枝及单叶生物量在方位上差异不显著(P>0.05);各级侧枝枝条基径、着枝处直径、着枝高度、枝条长度差异显著(P<0.05),但不同方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树冠在垂直结构上分层明显,其侧枝集中在树干中部树高51.1%的范围;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干重)为34741.9 g,枝条及叶片的生物量分别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33.8%和11.2%;枝条及叶片生物量与所在枝条基径相关性最大,通过幂函数构建枝条基径与枝、叶生物量回归方程,回归关显著(P<0.0001)。因此,三倍体毛白杨B301树冠水平空间大、垂直层次分明,是比较理想的冠型,研究结论可为其合理修枝方式和强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李广德张亚雄付海曼李豆豆岳宗伟席本野王烨
关键词:三倍体毛白杨树冠结构生物量
不同毛白杨无性系林分蓄积量的长期水氮耦合效应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田间持水量和纯氮施用量对毛白杨人工林单位面积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确定毛白杨无性系最佳水氮组合方案。【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河北威县林地研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不同无性系(BT17,B331,S86,1316)毛白杨林分蓄积量影响。【结果】1)无性系在不同纯氮施用量和田间持水量灌溉条件下单位面积上林分生长量有差异,S86无性系对高水肥处理响应较好,1316无性系响应较差。2)对杨树人工林进行水分灌溉管理措施时,应该设置田间持水量75%以上作为灌溉临界值同时灌溉临界值应考虑造林地区的环境条件、造林密度、林龄等因素。3)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上纯氮施肥量范围是在100~400kg·hm^-2,且施肥量应当根据实验地区肥力等级状况进行酌量加减。【结论】在河北威县S86无性系是在田间持水量75%以上和每株施氮量160g的管理措施下能实现速生丰产的毛白杨无性系,建议在相近地区进行杨树人工林速生丰产林培育时候优先考虑。
朱嘉磊薄慧娟李璇文春燕王江聂立水田菊宋莲君
关键词:水氮耦合毛白杨林分蓄积量无性系速生丰产
毛白杨无性系苗期生长参数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Logistic方程对6个毛白杨无性系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动态进行拟合,并分析年生长动态规律及生长参数。结果表明:拟合效果显著,相关数均大于0.900;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持续期分别为70~79 d和86~101 d,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8.9%~61.0%,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1.2%~65.1%;苗高、地径年生长极值与其实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数均为0.990;苗高、地径的年生长极值均与各自的速生持续期、最大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
赵燕王辉李吉跃李彦娇
关键词:毛白杨无性系LOGISTIC方程
氮、磷、钾对毛白杨无性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杂种无性系S86号苗高和地径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肥对苗木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氮对于苗高的影响最大,磷对于地径的影响最大。苗高和地径随着氮、磷、钾施入水平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氮与磷的交互作用对地径的影响显著。经模型寻优,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氮、磷、钾的最适施用量分别为326.55~367.24、175.20-201.90和39.24-45.81kg/hm^2。
赵燕李彦娇李吉跃董雯怡
关键词:地径
氮、磷、钾对毛白杨无性系苗木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毛白杨苗木生物量的影响,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是影响毛白杨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磷和钾。在一定范围内,毛白杨生物量随氮、磷、钾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过多投入时,生物量将下降。氮肥与磷肥的交互作用显著,有较好的正效应;而氮肥与钾肥、磷肥与钾肥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经模型寻优,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05.550、178.125kg·hm-2和47.700kg·hm-2,毛白杨苗木生物量可达383.874g。
赵燕王辉李吉跃董雯怡
关键词:毛白杨
栽植密度对毛白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的影响
栽植密度是影响速生毛白杨无性系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密度对毛白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4个无性系和7种栽植密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河北威县营造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从造林当年开始树...
王利宝张志毅康向阳宋连君张有惠
关键词:毛白杨栽植密度
文献传递
毛白杨无性系施肥与水肥耦合
本书针对目前我国在林木施肥、特别是在水肥耦合对林木影响将就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毛白杨杂种无性系为试材,通过盆栽与田间试验,深入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无性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毛白杨无性系最佳施肥配方。
李吉跃
关键词:毛白杨肥水管理
毛白杨无性系30号组培再生体的建立被引量:5
2012年
毛白杨无性系30号的茎段为外植体,对其再生能力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期建立毛白杨无性系30号的组织快繁体。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为比较合适的基本培养基;MS+6-BA 0.5mg/L和MS+TDZ 0.0015mg/L+NAA 0.01mg/L是其比较合适的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86.7%和83.3%;MS+6-BA 0.7mg/L+NAA 0.05mg/L是其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率为628%;诱导毛白杨30号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01mg/L,生根率为96.8%。
李慧樊军锋高建社周永学王虎
关键词:增殖
不同毛白杨无性系人工林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为研究水氮耦合效应对不同毛白杨无性系生长过程、林分蓄积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河北省威县苗圃场选择1316、BT17、B331、S86四个毛白杨无性系人工林林分,采用裂区设计,进行了连续5年水氮耦合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
任忠秀
关键词:毛白杨无性系水氮耦合效应叶片养分蓄积量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张志毅
作品数:247被引量:2,204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毛白杨 杨树 无性系 三倍体毛白杨 白杨
赵燕
作品数:37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毛白杨 沙柳 毛白杨无性系 磷 钾
李继东
作品数:132被引量:56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植原体 枣疯病 农杆菌介导 枣疯病植原体 基因
李淑玲
作品数:23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毛白杨 无性系 抗性 毛白杨无性系 优良无性系
李吉跃
作品数:337被引量:4,314H指数:38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干旱胁迫 水分利用效率 楸树 耗水速率 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