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0篇“ 民族主体性“的相关文章
互动与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长被引量:1
2024年
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而言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生长和确立的表征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长关系密切,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既体现于思想的觉解及演进,又彰显于中华民族主体性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主体性在生态领域的生长。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长又为生态文明建设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主体性提升互动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之中。当前,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更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统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协调,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主体性生长两者间实现互动与赋能。
张淑娟田梦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华民族主体性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共性和普遍性,也彰显出中国特色和民族性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得益于对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唤醒和坚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懈探索,从而在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凸显了主体性。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坚守,表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华民族自身特性为坐标衡量外来制度、思想和文化,进而完成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一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这就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坚守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辟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出场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时代彰显,拓宽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坚守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张淑娟田梦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主体性
从中华民族主体性理解“自古以来”的国家叙事
2024年
中华民族是推动中国建构的主体。“中国”自历史出场就由中华民族主体性呈现,中华民族推动着天下中国的书写与现代民族国家生成。从中华民族主体性观中国,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国。中华民族追溯至何时,何时就是“中国”的;中华民族自古生存于何处,何处就是“中国”的。中国“自古以来”的国家叙事是基于史实的科学表述。
李丹王少明
关键词:中华民族边疆
民族复兴视域下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建构逻辑被引量:12
202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政治地位的确立为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历史性反思和建构提供了宏大视野。实现民族复兴是接力跑,民族复兴从高度、宽度和时间跨度上全面彰显中华民族主体性。因此,学术界一般认为二者是同义语。实际上,主体性民族的生命自觉,不光看重向外呈现的主权独立、平等、利益和尊严等方面,同时应关注向内反思的文化特质、实际境遇和民族精神等方面,更应注意内外部的同步和协调,外在呈现应是向内反思的自然呈现。中华民族主体性建构,首先是其文化主体性的内涵建构,完成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内聚性的历史书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持续为中华民族主体性提供精神标识;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境遇出发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基本原则;民族精神则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精神动力,应加强民族精神的凝练和培育。其次是在坚持中华民族主体地位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其内部主体性的层级构筑。最后是在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实现“自由的超越”之路,为建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贡献力量。
张淑娟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
王向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民族主体性接受
2023年
《〈手稿〉的美学解读》是王向峰“解读美学”的代表作。王向峰用他中外融通、古今相谐的学术视野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相当全面、系统的阐发,对于围绕《手稿》进行的种种误读、曲解、歪曲进行了厘清。王向峰通过立足当下的跨越时空的思维转换与融会贯通,通过把现实问题带入《手稿》解读进而使解读成为问题式解读,通过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美学理论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手稿》的解读根据,务求对《手稿》文本读深解透,形成对《手稿》的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思维的民族主体性接受。与此同时,《〈手稿〉的美学解读》也很充分地展示了王向峰创立的“解读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特征与要点。
高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民族主体性美学解读
管虎战争题材电影的民族主体性建构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当前电影制作和研究的思维范式发生着转向和变革,比如电影的民族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关于中国电影研究的主体性论争及派生的相关电影理论,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中国电影民族主体性建构的问题,在电影被引...
唐恬
关键词:战争题材电影主体性
关于中国女性文学理论民族主体性建构的思考
2021年
任何理论产生乃至理论坚持都是语境性的,中国有中国的语境,西方有西方的语境。中国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构型、审美传统铸就了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性别文化特质,这些深深地作用于中国女性的历史与现实生存,也作用于历史与现实的女性书写。因此,尽管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对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的发生与发展影响甚大,但也仅仅是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中国女性文学理论应该有较为系统的合于自身民族文化特质的主体性建构。基于此,本文从三个维度——性别伦理维度、性别哲学维度与性别美学维度进行有关中国女性文学理论民族主体性建构的思考。
王纯菲肇钒伊
关键词:民族主体性
抗战时期杨逵和梁山丁的“民族主体性”文学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极力构建战时体制,实施“大东亚”战略,作为其“南进”和“北进”据点的台湾和东北被统合起来。于是,殖民地台湾和伪满洲国文学有了相互比较、相互联结的语境。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殖民地台湾作家杨逵和伪满...
黄桂波
关键词:抗战时期民族主体性
文献传递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主体性的重建被引量:2
2021年
中华民族主体性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主体性重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主体性在古代的强大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特征的中国历史呈现,中华民族主体性的近代困境是中国呼唤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客观原因,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现代追寻是中国接纳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精神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主体性回归和振兴的伟大实践,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在中国的实践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伟大重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回归、振兴和重建。新时代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重建中华民族主体性
李长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
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民族主体性表达
2020年
新世纪以来的蒙古族题材电影在历史、性别、身份三条横向线索以及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之间张力的纵向线索铺排下,对民族主体性做了网格式的表达,言及了蒙古族个体与大历史的疏离、个体性别难题的意识形态隐喻以及草原意象对民族文化身份的想象性救赎。但因新世纪以来的社会、文化转型方兴未艾,创作主体的自我审视方式也不断改变,对民族主体性的定位与书写也是相对开放的、未完成的。
黄肖嘉
关键词:民族主体性性别身份

相关作者

李广昌
作品数:21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民族主体性 哲学 觉解 想象力
章旭清
作品数:49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动漫产业 一带一路 电影 动漫产业 亚洲电影
刘堃
作品数:38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晚清 女性形象 晚清小说 《中国新文学大系》 女性创作
王斐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子学 第三极文化 民族主体性 银幕
胡斌
作品数:30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音乐人类学 古琴 文化认同 世界音乐 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