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5 篇“ 气化动力学 “的相关文章
生物质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氛围气化 动力学 和气化 特性实验研究 分级气化 作为一种新型气化 技术,将热解、气化 、重整等过程分腔室进行反应,以获得高质量的合成气,然而焦炭气化 过程主要受限于其物化性质导致气化 不充分。本文主要展开对于分级气化 系统的第三级生物质炭固定床气化 特性的研究,探究不同粒... 黎雨晨关键词:动力学模型 新型反应器 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下污泥气化 动力学 研究 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市污水污泥处理量日益增加,与填埋、焚烧相比,污泥气化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式。不同于污泥的热解气化 ,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物等优点,本文利用DBD低温等离... 刘金禹关键词:污泥 模型化合物 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动力学 BGL煤气化 动力学 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3 2022年 在目前节能减排需求下,针对BGL煤气化 技术的装备研发与性能优化正越来越受重视。BGL煤气化 性能分析和预测仍主要采用平衡模型和整体反应模型,但在预测准确度上仍显不足。本文针对BGL煤气化 过程,改进缩核模型,将碳核细分为界面反应区和内部反应区,改善了模型适应性。煤热解气最终产率和组成预测采用装置标定数据和热解数据相结合预测,简化了迭代寻优过程。煤热解层高度预测采用通用热解动力学 模型,计算值为1.22 m,较符合实际情况。本文构建的BGL煤气化 一维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粗煤气组成计算值与标定校核值很接近;烧嘴邻近区气相温度2012℃,颗粒相温度1978℃,与经验估测值一致;粗煤气出口温度549℃,实测粗煤气出口温度约538℃。 张利合 张凡 张凡 李昌伦 许德平 徐振刚关键词:煤气化 热解 反应动力学 数值模拟 典型木质素气化 动力学 及产物析出特性 被引量:3 2022年 选用四种典型木质素:碱木质素、木质素磺酸盐、水解木质素、G型木质素,分别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台架上对其气化 失重特性、动力学 机理及产物析出特性进行研究,以揭示木质素来源对其气化 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相模型对气化 反应过程拟合度较好。碱木质素热解活性最高,最先发生热解,且热解活化能最低;但其热解焦结构较致密,气化 反应性较差;G型木质素和碱木质素有相似的气化 特性;木质素磺酸盐和水解木质素在热解阶段有两段失重过程,其焦炭气化 反应性均较高。对于气化 产物特性,气化 气中H_(2)和CO为主要气体产物。碱木质素气化 氢气产率高达55 mmol/g,碳转化率最高(87%),残余焦炭最少。而水解木质素和G型木质素气体产率较少,液体焦油和固体残渣相对较多,这主要与木质素中无机矿物质含量和组成有关。 刘素敏 杨海平 胡俊豪 邹俊 陈汉平 王晨光关键词:木质素 热重分析 气化动力学 典型煤种超临界水气化 动力学 模型 被引量:1 2022年 煤炭超临界水气化 技术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清洁高效煤炭转化技术。为克服现有煤炭超临界水气化 模型在煤种适用性及预测精度方面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典型煤种的结构特征和反应路径,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多煤种的超临界水气化 动力学 模型。模型中,不同煤阶煤种根据元素分析采用三原煤组合形式进行表示,从而在模型中有效反映了煤种结构特征的影响。模型总共包含18个反应,考虑了主要中间产物与气体产物的生成与转变。模型对不同煤种气化 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能够较好揭示煤炭在超临界水中的转化过程,同时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的煤种适用性更好、预测精度更高。 欧国标 任一飞 金辉 郭烈锦关键词:动力学模型 基于Aspen Plus的地下煤气化 动力学 模型建模 被引量:1 2022年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地下煤气化 技术是未来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根据不同种类煤炭慢速热解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规律建立了煤炭热解预测模型。参考地下煤气化 过程特点对气化 反应进行简化,确定了需要考虑的主要反应后选择合适的动力学 参数,编写反应动力学 方程嵌入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中,结合煤炭热解模型建立地下煤气化 动力学 模型。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产出气组成的绝对误差均在12%以内,为地下煤气化 工艺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骏驰 赵春安 张龙关键词:热解 合成气 半焦气化 动力学 及机理模型研究的新探索 煤、生物质气化 技术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焦-CO2气化 反应是煤、生物质气化 反应的速控步骤,焦-CO2气化 反应动力学 研究是煤、生物质气化 炉设计与优化的基础。热重分析仪(TGA)是焦... 耿平关键词:煤 生物质 气化反应 文献传递 微型流化床中固体含碳燃料气化 动力学 研究 煤炭、油页岩、生物质等固体含碳燃料的合理利用,关系到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气化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利用方式,可以应用于大部分固体含碳燃料的加工,不仅可以生产高品质的燃气或合成气,还可以大大减少有害气体和固体等产物对环境的... 赵梦轩关键词:固体燃料 水蒸气气化 动力学分析 文献传递 神木长焰煤CO_(2)气化 动力学 不同模型的拟合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为获得适用、精度高的气化 动力学 模型,介绍并研究了5种不同的气化 动力学 模型对神木长焰煤的适用性。利用德国NETZSCH STA 409PG热天平,采用等温法进行神木长焰煤CO_(2)气氛中气化 动力学 分析。将碳转化率-时间的关系曲线分别用随机孔模型(RPM)、未反应芯缩核模型(SCM)、混合模型(BM)、均相模型(HM)、修正体积模型(MVM)进行拟合并做出分析与比较,采用相关系数R^(2)检验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符合程度,发现5种模型的拟合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混合模型>修正体积模型>均相模型>未反应芯缩核模型>随机孔模型,混合模型更适用于神木长焰煤的CO_(2)气化 反应动力学 模拟。根据阿伦尼乌兹(Arrhenius)公式,得到不同模型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进行对比,R2检验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为:随机孔模型>未反应芯缩核模型>混合模型>均相模型>修正体积模型。结果表明:900和1000℃拟合效果普遍优于800℃,在气化 模型拟合中,混合模型最为合适;在活化能分析时,随机孔模型拟合最佳;不同模型预测的CO_(2)气化 活化能在61~143 kJ/mol,与相关文献的结果基本一致。 臧雪晶 王学云 郭良元 读刚关键词:气化动力学 活化能 热重分析 平顶山瘦煤煤焦固定床二氧化碳催化气化 动力学 研究 2019年 以K_2CO_3负载后的平顶山瘦煤煤焦为研究对象,在内径为20mm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其二氧化碳催化气化 反应动力学 进行了研究。考察了K_2CO_3的负载对平顶山瘦煤黏结性的影响,确定了消除气化 反应内外扩散影响的实验条件。在750℃~900℃范围内,测定了平顶山瘦煤煤焦的碳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均相模型和缩核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焦样二氧化碳催化气化 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K_2CO_3对平顶山瘦煤具有显著的破黏和催化气化 效果。利用均相模型和缩核模型均能对平顶山瘦煤煤焦的二氧化碳催化气化 反应动力学 起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赵志刚 余可 查荣轩 解乐乐 张小勇 张小勇 凌强关键词:固定床 催化气化 碳转化率
相关作者
于遵宏 作品数:493 被引量:2,197 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气化炉 气流床 气化 合成气 水煤浆 房倚天 作品数:339 被引量:1,260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气化 流化床 煤 煤气化 催化气化 王辅臣 作品数:740 被引量:1,899 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气化炉 合成气 气化 喷嘴 气流床 周志杰 作品数:303 被引量:815 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合成气 气化炉 气化 气流床 煤气化 王洋 作品数:264 被引量:1,689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流化床 煤 气化 活性焦 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