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篇“ 气化反应性“的相关文章
复配生物质灰催化煤焦气化反应及其赋存形态迁移规律
2025年
本工作通过复配生物质灰的实验方法,重点考察典型生物质灰中关键组分对煤焦气化反应的影响,分析了气化过程生物质灰的赋存形态迁移规律及煤焦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气化温度及Si元素含量是影响煤焦气化反应的关键因素,当煤中Si/K质量比为0.5及1.0时,复配煤样气化反应强于原煤,而Si/K质量比为1.5时,气化反应则比原煤差。实验条件下Si/K质量比为0.5、Ca/K质量比为0.4的样品气化反应最强,反应指数约为原煤的1.35倍。相比含钾矿物质,含钙矿物质有着更高的反应,容易与硅酸盐结合生成含钙硅酸盐,如钙沸石(CaO·Al_(2)O_(3)·2SiO_(2)·4H_(2)O)等,进而避免了含钾矿物质与硅酸盐的反应,使钾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催化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复配生物质灰催化脱灰煤的气化过程采用收缩核模型拟合较为适宜,当Si/K质量比为0.5、Ca/K质量比为0.4时,复配煤样的气化反应活化能缩减为174.39 kJ/mol,相比原煤降低了14.32%。
李晓董睿朱超超张如梦黄婷婷刘开蓉张兴闯李佩
关键词:催化气化气化反应性
不同焦炭光学组织的气化反应分析
2024年
焦炭光学组织是影响焦炭反应的内在因素,对不同焦炭光学组织的气化反应分析可为更好地指导配煤炼焦生产,即通过合理配煤控制和改善焦炭反应指标以实现降低配煤成本、稳定和提高焦炭质量。选择10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炼焦煤,利用煤岩显微镜和焦炭反应实验定量分析每种光学组分的相对反应,并建立基于镜质体反射率和焦炭光学组织相对反应速率的焦炭反应预测方程。结果发现,不同焦炭中不同光学组织的气化反应速率(绝对值)差别较大,但相对反应速率基本恒定,与焦炭类型无关。各向同组织、镶嵌状组织、流动状组织、丝质及破片组织的相对反应速率比值为K_(ISO)∶K_(M)∶K_(F)∶K_(FF)=2.5∶1.0∶0.6∶2.6。光学组织相对反应速率对焦炭反应(CRI)的影响高于变质程度,基于镜质体反射率(R^(o)_(max))和焦炭光学组织相对反应速率(K)的焦炭反应预测方程为CRI=-14.73 R^(o)_(max)+17.21 K+30.78。
王越庞克亮马银华夏伟吴昊天谷致远刘福军赵华由志强候进强
关键词:焦炭光学组织气化反应性焦炭反应性镜质体反射率
煤的气化反应与其组成的关系研究
2024年
为探究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采用下落式固定床反应器,以CO_(2)为气化剂,对11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煤的气化反应与挥发分、固定碳、碳含量及灰组成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1 400℃下,11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仍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低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远高于中/高变质程度煤的气化反应,其完全气化反应所需时间和气化反应指数最大有7倍之差;从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看,挥发分、固定碳和碳含量与煤气化反应均具有较好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88以上;从灰组成分析看,碱指数与煤气化反应相关较差。为此,可根据煤的挥发分、固定碳和碳含量等组成信息预测煤气化反应的优劣,为煤气化应用提供参考。
任立伟魏蕊娣
关键词:气化反应性变质程度
淖毛湖煤加氢热解产物特及半焦气化反应被引量:2
2024年
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淖毛湖煤在常压和1.5 MPa氢气和氮气中的热解试验,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比研究了氢气和氮气下的热解产物产率和组成及半焦结构的变化,并利用热重分析研究热解半焦的CO_(2)气化反应。结果表明:与常压N_(2)中热解相比,煤在加压的H_(2)中热解可有效提高热解气体中CH_(4)和C_(2)~C_(3)的产率,在800℃热解CH_(4)和C_(2)~C_(3)的体积产率分别由53.5和16.6 mL/g增至345.6和20.8 mL/g。焦油和轻质焦油产率也有效提升,在600℃下,与常压N_(2)中热解相比,1.5 MPa H_(2)中煤热解的焦油产率由19.3%升至22.8%,焦油中脂肪烃含量由35.5%降至14.8%,单环芳烃含量由8.3%增至28.9%,轻质焦油质量分数和产率分别升至95.0%和21.8%。半焦的N_(2)吸附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煤在加压H 2中热解得到半焦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由常压氮气下的40 m^(2)/g和0.05 cm^(3)/g增至289 m^(2)/g和0.16 cm^(3)/g,孔结构显著发展,有利于半焦的CO_(2)气化反应进行;而半焦的石墨化程度及大芳香环比例增加,不利于半焦气化反应;但由热重分析得到的加压加氢热解半焦的CO_(2)气化反应明显提高,表明孔结构对半焦CO_(2)气化反应起主要作用。
郭二光王贵金陈佳奇靳立军胡浩权
关键词:加氢热解焦油气化反应性
气化细渣及其分离后富碳组分的气化反应
2024年
随着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广泛应用,煤气化后生成的气化细渣排放量逐年增加,目前气化细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煤化工固废治理的难题之一。选取不同碳含量的气化细渣及其分离后富碳组分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其组成、孔隙结构和微观形貌等结构参数,基于热重分析仪探究了其在CO_(2)气氛下的气化反应,并采用等转化率法分析了气化反应动力学,揭示了煤气化细渣及其富碳组分结构特与其气化反应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孔隙结构是影响气化细渣及其富碳组分气化反应的关键因素,孔结构发达的样品具有更高的气化反应。随气化过程升温速率升高,气化细渣及其富碳组分的气化反应区间均向高温偏移。此外,具有相对较高固定碳含量的气化细渣、富碳组分气化反应活化能随转化率升高而降低,而样品本身高灰分气化细渣、富碳组分的气化反应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增大而升高。研究结果为气化细渣及其分离后富碳组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吴亚娟任亮龚岩郭庆华于广锁王辅臣
关键词:孔隙结构升温速率气化反应性动力学分析
淮南煤与内蒙古煤配煤煤灰熔融特气化反应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淮南煤煤灰熔融温度高导致其无法直接在气流床气化炉上使用,将淮南煤ZA煤分别与低灰熔融温度内蒙古煤ZB煤和ZC煤按照1∶9,2∶8,3∶7,4∶6,5∶5,6∶4,7∶3,8∶2,9∶1的质量比进行配煤,利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封碳法)对单煤及其配煤煤灰熔融温度进行测定,探究配煤比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利用FactSage 8.1软件计算)探讨了配煤煤灰熔融温度变化机理;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对单煤煤焦和配煤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进行测定,并对反应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A煤灰在高温下生成莫来石是其熔融温度高的主要原因。ZA煤分别与ZB煤和ZC煤相配后,煤灰中莫来石含量降低,低熔点的钙长石、镁堇青石含量增加,使得配煤煤灰熔融温度降低。ZA煤焦、ZB煤焦和ZC煤焦三种煤焦的平均CO_(2)气化反应速率分别为2.54%/min,3.49%/min和4.19%/min,ZA煤焦与CO_(2)的气化反应最难发生,平均气化反应速率最小,ZC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最容易,平均反应速率最大。与单煤煤焦相比,配煤煤焦气化反应过程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三种单煤煤焦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位于336.8 kJ/mol~405.0 kJ/mol之间,AB2(ZA煤与ZB煤的质量比为2∶8)煤焦和AC3(ZA煤与ZC煤的质量比为3∶7)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与ZB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和ZC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基本一致,表明配煤降低了配煤煤焦中ZA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
刘国斌张湘陆启均桂国阳黄杰李寒旭焦发存
关键词:淮南煤配煤灰熔融温度气化反应性
生物质炭与神木煤CO_(2)气化反应及动力学研究
2024年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生物质炭与神木煤热解特与CO_(2)气化反应,通过缩核模型、均相模型和混合模型对生物质炭焦与神木煤焦的动力学特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起始热解温度低于神木煤,热解失重率高于神木煤;在1000~1200℃气化温度下,生物质炭焦与神木煤焦的气化速率随气温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同等气化条件下,生物质炭焦的气化速率较神木煤焦更快;通过缩核模型、均相模型和混合模型对气化反应速率变化趋势的拟合,可知生物质炭焦的活化能为60~66 kJ/mol,神木煤焦的活化能为110~128 kJ/mol。
郝文俊张晋玲李嘉元宁
关键词:生物质炭神木煤
香菇渣—麦秆/松木屑共热解行为及热解焦理化结构与气化反应研究
作为一种二次生物质资源,开发合理高效的食用菌菌渣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和化石能源替代具有重要意义。热解技术可将食用菌菌渣转化为可燃气、生物油和热解焦等高附加值产物,与其它固体原料共热解可进一步改善食用菌菌渣的热解...
杨衡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
一种提高共热解焦气化反应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及化石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共热解焦气化反应的方法。具体为:将钙基添加剂与生物质和煤共混后,于惰气氛下进行热解。本发明采用钙基添加剂解决生物质和煤共气化过程中生物质碱金属失活的问题,以...
丁亮阮云赵晟国白斌邱泽刚李志勤
生物质炭化及其生物质炭气化反应研究
余浩文

相关作者

于广锁
作品数:757被引量:2,024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气化炉 合成气 气化 水煤浆 煤气化
顾永达
作品数:63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煤 煤焦 催化剂 气化 抽出物
李寒旭
作品数:300被引量:885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水煤浆 煤 助熔剂 配煤 煤灰
崔洪
作品数:32被引量:34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煤焦 煤 气化 气化反应性 动力学
王辅臣
作品数:740被引量:1,899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气化炉 合成气 气化 喷嘴 气流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