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0篇“ 气液相平衡“的相关文章
乙酸乙酯-乙腈-离子液体三元混合物液相平衡被引量:1
2024年
为有效分离乙酸乙酯-乙腈共沸混合物,对含有离子液体的共沸体系进行了研究。在101.3 kPa下,对乙酸乙酯-乙腈-[N_(1,1,1,1)][NTF_(2)](四甲基铵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盐)或乙酸乙酯-乙腈-[N_(2.2.2.2)][NTF_(2)](四乙基铵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盐)三元物系的等压液相平衡数据进行测定,探讨了2种离子液体对乙酸乙酯-乙腈的液相平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会使体系产生显著的盐析效应。乙酸乙酯-乙腈物系的相对挥发度随着体系中离子液体的摩尔分数增大而增大,当离子液体达到一定摩尔分数时共沸现象消失。分析实验数据并关联NRTL模型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计算出2种离子液体最小打破共沸所需摩尔分数分别为0.019和0.035,使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工艺流程并优化工艺参数,使用高斯软件计算三元组分各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进行机理分析。
肖孟杰李文秀马帅安金泽张弢
关键词:乙酸乙酯乙腈离子液体NRTL相互作用能
新型低GWP混合制冷剂液相平衡及溶油性研究
阳威
R1234ze(E)液相平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2023年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R1234ze(E)在288.15 K~338.15 K温度范围内6个不同温度点达到液相平衡时的压强、液相密度分布及液界面性质。结果表明,R1234ze(E)的饱和压力与相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液相密度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液界面厚度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高温状态下液相变的连续性要好于低温状态。
文承泽戴源德
关键词:环保工质气液相平衡分子动力学
CO<Sub>2</Sub>二元混合工质液相平衡的基团贡献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CO<Sub>2</Sub>二元混合工质液相平衡的基团贡献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CO<Sub>2</Sub>二元混合工质;对于给定的温度区间和CO<Sub>2</Sub>的液相摩尔组分区间,遍历所述温...
石凌峰吴子睿谢继勇田华舒歌群孙瑞王轩
含HFO混合体系液相平衡的理论模型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HFO类新型环保工质具有很低的全球变暖潜能,但受限于热工性能且具有可燃性。含HFO的混合工质可实现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液相平衡是混合物最基本的热力性质,其理论模型极为重要。选取PR状态方程,vdW、HV、WS三种混合规则和NRTL、Wilson两种活度系数模型,构建了PR-vdW、PR-HV-NRTL、PR-WS-NRTL和PR-WS-Wilson共4套理论模型,对HFC+HFO、HC+HFO、CO_(2)+HFO类二元体系液相平衡的计算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型对含超临界组元体系的计算效果和对三元体系相平衡预测能力。结果表明PR-vdW模型计算性能稳定,对大多数体系计算性能优良;PR-WS-NRTL模型和PR-WS-Wilson模型性能优秀,但预测混合体系临界轨迹线和三元相平衡时稳定性不够好,PR-HV-NRTL模型预测三元相平衡时性能良好。
汪尔奇彭书舟杨震段远源
关键词:HFO汽液平衡混合物活度系数
PR状态方程+基团贡献模型预测CO_(2)+HFC二元混合物的液相平衡性质
2023年
由于良好的性能和环保性,CO_(2)+HFC二元混合物被认为是冷电联合循环系统中良好的替代工作流体。液相平衡特性是计算混合物焓和熵的关键,这冷电联合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至关重要。为了准确预测CO_(2)和HFC(R23,R32,R41,R125,R134a,R143a,R152a,R161,R227ea)二元混合物的平衡性质,本文建立了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混合规则的群贡献模型(PR+MHV1+UNIFAC和PR+LCVM+UNIFAC)。通过CO_(2)和HFC制冷剂的液相平衡实验获得了-CO_(2)、-烷烃、-CHF和-CHF3等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这些基团参数对于预测其液相平衡性质(压力和相摩尔分数)至关重要。PR+LCVM+UNIFAC模型计算的AARDp值为5.53%,AADy1值为0.0132,PR+MHV1+UNIFAC模型的AARDp值和AADy1值分别为7.40%和0.0229。然而,对于CO_(2)+R32系统,PR+MHV+UNIFAC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AARDp和AADy1的值分别为1.53%和0.0045。综上所述,对于CO_(2)+HFC二元混合物,PR+LCVM+UNIFAC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但对于CO_(2)+R32二元混合物,PR+MHV1+UNIFAC模型也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基团贡献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之前系统使用的PR+MHV1+UNIFAC模型相比,PR+LCVM+UNIFAC模型的计算进度显著提高。
吴子睿石凌峰孙瑞田华王轩舒歌群
多孔泡沫材料对二元体系液相平衡的影响
2022年
多孔泡沫材料作为新型液传质元件已被证明对精馏过程具有强化作用,但其强化作用的关键机制尚不清晰而亟待研究。已有研究从流体力学方面阐述多孔泡沫材料对液传质的强化机理,多孔泡沫材料对热力学性能方面是否存在影响仍缺乏定论。本文设计了泡沫碳化硅对二元体系液相平衡影响的实验,通过动态法的液双循环相平衡釜装置测定了泡沫碳化硅以及刻蚀形成表面微孔的泡沫碳化硅存在时乙醇/乙酸乙酯、乙醇/环己烷二元体系的液相平衡数据,旨在基于不同孔径的泡沫碳化硅构造曲率液界面的理论探究多孔泡沫材料孔径大小对液相平衡的影响。本文实验中多孔泡沫碳化硅材料对乙醇/乙酸乙酯、乙醇/环己烷体系的液相平衡的影响在液相图上的体现不明显,通过对实验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反思了多孔材料下的液相平衡实验存在的问题,并在现有实验技术条件下探究了泡沫碳化硅对液组成的影响,进而对未来在多孔泡沫材料对二元体系液相平衡影响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与方向。
董欢欢李洪矫义来李鑫钢高鑫
关键词:气液平衡气液界面
CO_(2)混合工质的液相平衡的混合规则对比与预测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O_(2)混合工质兼顾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在新一代热功转化循环中受到广泛关注。混合工质液相平衡性质是循环分析与计算的基础。为了提高O_(2)混合工质液相平衡数据的计算精度,采用PR状态方程结合三种混合规则(vdW、MHV1、WS),对7种O_(2)+HFCs/HFOs及4种O_(2)+HCs混合工质的液相平衡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对O_(2)+HCs混合工质,vdW混合规则可达较好的结果;对O_(2)+HFCs/HFOs混合工质,在亚临界区三者计算精度相近,但在超临界区,WS混合规则对计算精度提升明显。最后,提出了一种差值模型预测O_(2)混合工质液相平衡性质,预测的AARD(p)值为2.03%,AAD(y)值为0.0120,预测精度较高。
吴子睿孙瑞石凌峰田华王轩舒歌群
关键词: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
HFO及其二元混合工质液相平衡性质研究
为抑制全球变暖,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减少高全球变暖潜能(GWP)工质的使用,发展低GWP工质。因此,氢氟烯烃(HFO)及其混合工质应用前景广阔。工质的热物理性质...
李树浩
关键词:HFO饱和蒸气压气液相平衡基团贡献
丙烷与POE润滑油液相平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研究环保制冷剂丙烷(R290)与多元醇酯类(POE)润滑油的相平衡性质,通过相色谱质谱方法对多元醇酯类润滑油POE22的组分和各组分所占的摩尔分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等体积饱和法在278.15~348.15 K的温度范围内对R290在POE润滑油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活度系数NRTL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POE22润滑油中主要含有4种酯类化合物和3种添加剂,这7种成分在润滑油中占比99.49%。由模型计算得到的R290与POE22二元混合物理论平衡压力值和实验平衡压力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565%,最大相对偏差为2.934%。此外,在温度范围278.15~348.15 K内未发现制冷剂R290与润滑油存在化学反应或不互溶的现象。将实验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R290在两种矿物油(ISO VG12和NM100P)中的溶解度进行了对比,发现POE油更适合R290。
贾秀璨王建孙艳军王晓坡胡余生史正良郭小青
关键词:相平衡二元混合物丙烷

相关作者

段远源
作品数:246被引量:959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制冷剂 热力学性质 气液相平衡 氢氟烃 声速
孔令鑫
作品数:235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真空蒸馏 碲 冷凝 稀散金属 提纯
侯树鑫
作品数:10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气液相平衡 氢氟烃 混合工质 HFC 混合物
胡芃
作品数:178被引量:50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太阳能 有效能 制冷工质 平板 气液相平衡
陈则韶
作品数:242被引量:89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太阳能 有效能 热物性 节能 制冷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