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篇“ 气温序列“的相关文章
- 基于气温序列演化特征的汛期极端降水次季节预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极端降水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气温序列演化特征的汛期极端降水次季节预测方法。对待预测区域特定历史时段的降雨量数据和气温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用与所述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相关的3‑5月观测数据序...
- 夏昕贺南张葵贺开捷王璐陈乐孙罗娜王勤
- 美国本土地区地表气温序列中的城市化影响
-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随着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引起的局地尺度气候变暖,不可避免地给位于城市地区或城市附近的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带来了系统偏差。只有通过科学评估地面气温(Surface Air Tempe...
- 黄思琦
- 关键词:地表气温气候变化
- 1951—2020年贵州均一化气温序列构建及初步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基于质控的小时气温资料,根据不同时期气象观测规范、气象站历史沿革、资料完整性、均一化影响和空间分布代表性,在贵州区域选取44站构建1951—2020年均一化气温序列。应用趋势系数法分析贵州区域气温倾向率,累年平均值分析气温的升降时段,T检验检测气温变化稳定性,Yamamoto、Mann-kendall法检测气温突变年份,结果表明:近70年和近60年贵州区域气温分别以0.13、0.17℃/10 a的速率升温。1951—1986年处于降温时期,1987年开始升温,2012年后升温发生突变,1984、2015、2016年气温与其他年份气温存在显著差异。贵州各区域气温倾向率差异较大,近70年、60年变化区间分别在0.06~0.19、0.09~0.26℃/10 a。城市自身及周边地区气温存在增温效应,县级观测站到省行政中心所在地,气温升温速率差异在0.03~0.08℃/10 a。升温速率总体上呈现南低北高、自东向西逐渐增大的分布。升温主要是最低气温升温导致,各区域升温速率差异原因与地理区位、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环境、水汽差异有关。
- 吴兴洋陈怡璇支亚京廖留峰郭茜
- 关键词:气温
- 利用排序熵检验树木年轮重建气温序列效果的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利用排序熵检验树木年轮重建气温序列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P1:树轮年表的获取和建立;步骤P2:实测气温序列的获取及统计处理;步骤P3:利用树轮年表重建气温序列;步骤P4:重建序列及实测序列排序熵计算...
- 胡义成李庆雷张璞张正阳孔婷刘珍
- 三亚站气温序列非均一性检验订正及其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利用RHtestsV4软件包中的PMF方法对三亚国家基本气象站1959—2020年的逐月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结果显示,气温序列存在非均一性。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序列突变主要是由迁站引起,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的不连续受观测时次变更和迁站共同影响。对于观测时次变更引起的突变选用QM订正法进行订正;对于迁站引起的突变,采用高度订正法将迁站后的气温序列订正到迁站前同高度。通过订正得到三亚国家基本气象站均一化的月气温序列,对订正结果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59—2020年三亚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增温幅度分别为0.27、0.24和0.46℃/10a,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最强;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在不同月份均呈显著性增温趋势,冬季的增温趋势强于夏季,月平均最高气温在夏季的增温趋势强于其他季节。本研究结论有利于气候资料持续应用,也为今后气候变化、气候预测等相关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 方勉吴慧吴慧张日晶刘经山
- 关键词:气温均一性检验订正方法
- 河北保定百年均一化逐日气温序列的建立及其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23年
-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收集整理的保定气象站1919年以来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数据,首先,通过数据质量控制剔除原始观测资料中因人工观测或记录、仪器故障及数字化人工录入等导致的错误数据;其次,基于天津百年均一化逐日气温数据,利用标准化序列法对质控后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延长插补;进而通过两种途径建立的年和月尺度参考序列,利用惩罚最大t检验(Penalized Maximal T,PMT)和分位数匹配法(Quantile-Matching, QM),修正了插补后保定气象站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序列中因数据插补、迁站和仪器变更等造成的非均一性影响,由此建立了河北保定1912—2019年均一化最高和最低气温日值序列。分析表明,构建的年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百年尺度的年代际和趋势变化特点与Berkeley Earth-monthly、CRUTS4.03和GHCNV3基本一致,并且与整个京津冀区域相比,很好地反映出保定地区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增暖变化特点。另外,从百年极端温度变化来看,保定地区1912年以来年和季节极端温度也是呈明显的增暖变化,年和秋季极端最低气温(TNn)的增暖趋势分别为0.340℃/(10 a)、0.404℃/(10 a),对应的气温日较差(DTR)分别为-0.118℃/(10 a)、-0.215℃/(10 a)(均通过置信度为95%显著性检验)。
- 司鹏郝立生傅宁王敏赵煜飞梁冬坡
- 气象探测环境的变化对气温序列的影响分析
- 2022年
- 本文采用滑动平均、差值、差值标准差及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武清区国家一般气象站2005年~2021年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探测环境改变,原址后期气温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显著升高,观测记录不再能反映观测场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而现址的气温数据与原址建站初期的一致性较高,观测资料更具有代表性。
- 王心妍王玮琦王若萱闫艺兰
- 关键词:探测环境气温气温序列
- 滇西北地区1678-2019年9-10月平均气温序列的建立
- 2022年
- 作者于2012、2019年11月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98.48°E,27.78°N,海拔高度3,245 m)采集了苍山冷杉(Abies delavayi Franch.)的树轮样芯,然后,运用X射线法获取了树轮密度数据。本文选取27棵树51根样芯的晚材最大密度数据,利用ARSTAN程序去除趋势(采用步长为67%序列长度的样条函数,拟合树木生长趋势)与标准化,建立了1678–2019年的晚材最大密度年表,将树轮密度年表与该县1951–2019年气候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晚材最大密度的差值年表与9–10月的平均气温相关性最高。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重建了滇西北地区1678–2019年9–10月的平均气温数据,重建的方差解释量为33%。该重建方程通过了留一法交叉验证,缩减误差值为0.29,表明该重建序列稳定可靠。此外,该重建序列与滇西北邻近地区重建的晚夏平均气温序列相关系为0.458–0.526。该数据集内容包括:(1)采样点的地理位置数据;(2)树轮样芯的基本统计特征;(3)苍山冷杉晚材最大密度差值年表与滇西北9–10月平均气温重建序列;(4)苍山冷杉晚材最大密度差值年表统计信息;(5)重建所用的1951–2019年格点气温数据。数据集存储为.kml、.shp和.xlsx格式,由7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56.5 KB。
- 邓国富李明启
- 关键词:滇西北气温重建
- 长江源区气温序列趋势变化及突变年份识别被引量:1
- 2021年
- 对长江源区气温变化规律的研究,能为该地区气温变化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文中以长江源区9个标志性的站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1961-2019年的月均值、月均最高值和月均最低值气温走向,并且运用Spearman相关检验法、Mann-Kendall检验法、线性回归检验法和ArcGIS地图法对长江源区的气温走向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年份的识别。结果表明:1961-2019年长江源区的气温为上升趋势,年均最高气温的倾向率最快,为1.28℃/10a,年均气温及年均最低气温无明显上升趋势,平稳波动。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长江源区的气温检测显示,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突变年份在1968年和2000年,年均气温无较大波动。长江源区总体温度为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
- 马莲杨颖刘增辉司剑华卢素锦高云鹤祁玥金诚繆言哈妍晖寇启超李红梅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序列突变
- 几种插值方法对年气温序列连续缺测插补的评估被引量:1
- 2021年
- 以我国1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代表站1961—2010年年平均气温序列为研究对象,设计各站年平均气温序列分别在前、中、末段连续缺测(5年、10年、15年),利用标准序列、多元回归、差值等方法进行序列订正试验,计算原序列与订正后序列气候变化趋势的绝对趋势偏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考察了几种插值方法的相对优劣。结果表明:针对不同订正方法,相同缺测年份下,前段缺测有80%的站用多元回归插值法效果较好,中段和末段缺测分别有60%和53%的站用标准序列插值法效果较好;因为序列趋势变化受两端数据影响较大,所以中段位置插补订正对趋势变化影响最小;一般来说,低海拔地区较高海拔地区的插补订正效果要好,随缺测年份增加偏差在增大。
- 成晓裕张进
- 关键词:插补方法差值法
相关作者
- 任国玉

- 作品数:294被引量:8,159H指数:49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城市化 城市热岛效应 地面气温 降水量
- 唐国利

- 作品数:29被引量:1,746H指数:19
-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气温序列 气温变化 全球变暖 气候变暖
- 李庆祥

- 作品数:76被引量:2,834H指数:25
-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研究主题:气温 城市化 均一性 气候变化 气温变化
- 张同文

- 作品数:172被引量:66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雪岭云杉 气候变化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西伯利亚落叶松
- 王绍武

- 作品数:276被引量:7,446H指数:4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气候 全球变暖 气候变暖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