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篇“ 气钡灌肠“的相关文章
- 放射科气钡灌肠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放射科气钡灌肠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可水平转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储液罐的下...
- 韩爱平唐瑞范小娟
- 胃镜引导下小肠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胃镜引导下小肠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期收治的临床怀疑小肠疾病患者38例,对其实施胃镜引导下的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作为A组,另外选取同期怀疑小肠疾病行口服小肠钡剂造影患者52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完成造影所用时间以及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A组完成造影的平均时间为(75.2±35.0)min,短于B组的(125.5±32.5)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诊断出小肠病变11例,阳性检出率为28.9%,B组诊断出小肠病变10例,阳性检出率为19.2%,A组小肠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大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引导下小肠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且检查时间短、痛苦小。
- 庄晓东曾培尧赖培鑫
- 关键词:胃镜气钡双重造影小肠疾病
- 低张气钡灌肠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灌肠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核磁共振成像(MRI)、低张气钡灌肠及螺旋CT检查。比较低张气钡灌肠、MRI、螺旋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低张气钡灌肠检查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敏感性(95.83%)、特异性(90.00%)、准确率(92.37%)均高于MRI(37.50%、65.71%、54.24%)及螺旋CT(72.92%、60.00%、6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张气钡灌肠对比MRI及螺旋CT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诊断方面,检出率较高,可辅助临床检查。
- 庄晓东
- 一种防漏气钡灌肠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气钡灌肠装置,包括容量瓶、瓶盖、输液管、肛管、堵头、调节开关、侧孔、三通气管、小气囊、手动气泵、第一开关、大气囊、脚踏气泵、第二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漏气钡灌肠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能有效防...
- 徐贵平孙兴旺李妙玲王秋萍强永乾张月浪
- 文献传递
- 钡餐序贯联合气钡灌肠对提高阑尾显影率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收集纳入本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口服阑尾造影检查84例住院患者完整资料,其中常规钡餐造影回盲部充盈后阑尾未显影26例,立即补充气钡灌肠。统计常规钡餐及序贯联合钡检阑尾显影率及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结果常规钡餐造影阑尾显影69%(58/84),26例联合钡检阑尾显影19例,证实慢性阑尾炎13例,正常阑尾6例,钡餐序贯联合气钡灌肠检查阑尾显影率提高至91.7%(77/84),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90%。钡餐序贯联合气钡灌肠有效提高阑尾显影率,从而提高阑尾病变诊断符合率。
- 何旭霞吴庆德郑玉劲许林锋
- 关键词:钡餐气钡灌肠阑尾
- 排粪造影结合气钡灌肠对便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慢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消化道症状之一,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一种,其患病率在西方国家约4%,老年人高达28%[1]。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在9.18%[2]。术前的诊断正确与否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3]。收集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间213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术前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张红军常树勋吉强王宝婷王晓鹏
- 关键词:慢性便秘气钡灌肠排粪造影消化道症状功能性便秘出口梗阻性
- 气钡灌肠器
- 本实用新型气钡灌肠器,由悬挂式吊瓶、三通管和气囊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上端分别与先挂上吊瓶和气囊相连通,下端与肛门插头相连接,所述的三通管上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注气和注钡剂组合为一体的结构形式,可一次插管,同...
- 付建斌石冰路洪春姜玲
- 文献传递
- 低张气钡灌肠排便后检查对提高大肠憩室诊断率的价值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灌肠排便后检查对提高大肠憩室诊断率的价值。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影像科96例行低张气钡灌肠的患者,嘱其排便后检查,对便后检查中发现的新增憩室病例数、憩室数目、憩室大小及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96例低张气钡灌肠排便后检查,新增大肠憩室病例18例,大肠憩室诊断率提高了18.7%;新增憩室共计35枚,其中直径<2 mm的有28枚,占新增憩室总数80%;位于盲肠到结肠右曲之间的有31枚,占新增憩室总数85.7%。结论低张气钡灌肠排便后检查能提高大肠憩室(特别是右侧大肠小憩室)的诊断率。
- 曾良成游斌高川黄兰珠
- 关键词:诊断率
- 气钡灌肠诊疗肠套叠25例被引量:2
- 2011年
- 肠套叠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管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1]。多数病例在2岁以下,特别是1岁婴儿,尤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逐减[2]。95%为原发性,多为婴儿,发病过程较急;5%为继发性病例,大多为年龄较大儿童,发病过程多较缓[1]。临床常需到放射科利用气体或钡灌肠作出明确诊断并试行复位治疗。本科2009年对25例临床拟诊肠套叠的病儿进行气体或钡液灌肠诊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石键涛
- 关键词:气钡灌肠肠套叠诊疗绞窄性肠梗阻婴幼儿时期复位治疗
- 气囊导尿管在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气囊导尿管气钡灌注的病人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肛管灌注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检查中导管滑脱、钡剂外溢、疼痛、出血情况以及检查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滑脱、钡剂外溢、疼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气囊导尿管可以优化护理操作,减少对肠管刺激损伤,保障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顺利完成。
- 孙道聪胡茂能
- 关键词:气囊导尿管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
相关作者
- 莫洪波

- 作品数:18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癌 临床及X线分析 多排螺旋CT X线 灌注成像
- 许有进

- 作品数:70被引量:12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诊断 影像学诊断 脾亢 影像诊断 肝癌
- 张红军

- 作品数:29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排粪造影 64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螺旋计算机 肋骨
- 王春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南铝加工厂
- 研究主题:回盲部肿瘤 慢性贫血 气钡灌肠 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右下腹包块
- 王宝婷

- 作品数:11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肛周脓肿 排粪造影 创面愈合 患者术后 紫草油